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11篇

时间:2022-03-10 15:50:21 来源:网友投稿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11篇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1

  当好“三个者”,助力藏区法治建设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点赞藏区依法治理。不仅是在龙康村,在四川藏区的大小村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正在形成,法治种子已在高原落地生根。

  去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20字原则,将依法治藏列在首位,可见依法治藏对于西藏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四川省委紧跟步伐,在全省藏区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把依法治藏工作作为实现藏区长治久安的根本抓手,努力把藏区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大力加强藏区班子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证。

  四川作为全国第二大藏区,因受到传统观念、文化教育等因素制约,不少藏区群众习惯用民族宗教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有人也借机煽风点火,把事情往民族宗教问题上引,以至于影响到地方的稳定与发展。经过不懈耕耘,法治之花已落地生根,但要想枝繁叶茂,藏区干部还需当好“三个者”,让其在广阔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做民族政策的“宣讲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关键是要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作为藏区干部,要主动融入藏区群众生活中去宣讲,去宣传工作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可以创新方式,将法律知识编成汉藏双语的“脱口秀”,深入藏寨牧场一线演出,建立流动法庭,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的重要作用。开展好“法律七进”活动,让更多的僧尼、学生、农牧民受益,不断传授法治观念,给藏区法治“土壤”不断施肥。

  做干事创业的“耕耘者”。“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依法治藏,还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推动狠抓落实,以法治意识、制度意识起到引领,做政治的明白人,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头脑清醒,把依法治藏作为根本之举,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对“藏独”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露头就打,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使正在孕育的果苗茁壮成长。

  做授业解惑的“教育者”。实现藏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目前,四川藏区有的干部文化程度不高,不会说汉话的较多,交流沟通存在障碍;有的不熟悉政策法规,依法办事能力弱;外地“飞鸽”干部又不能扎根于此,人才流失严重,藏区队伍建设遇到瓶颈。正因如此,援藏干部、“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要有奉献精神,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藏区的年轻干部和人才,做好传帮带,使他们能快速成长、独当一面。与此同时,要积极传播现代理念,带领群众创新创业,搞好特色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藏区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推进依法治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藏区的发展。当前,藏区干部须当好“宣讲者”、“耕耘者”、“教育者”。唯此,才能助力藏区法治建设,更好地服务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跨越”添砖加瓦。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2

  发扬“老西藏精神”建设美丽新西藏

  深刻把握和认识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这是做好西藏工作的关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老西藏精神”是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 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老西藏精神”永远不过时。面对新发展时期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趋势,建设新西藏,更要发扬“老西藏精神”。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突出责任使命。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如今的西藏发展日新月异,不仅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而且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既与党中央正确实施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有关,也与“老西藏精神”密不可分。“老西藏精神”最核心的基座就是责任使命。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在高海拔地区,广大干部尤其是西藏干部能够一代又一代坚守雪域高原,靠就是心中的责任使命,靠的就是对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热爱。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需要广大西藏干部坚守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始终笃定理想信念,坚守责任使命,把“老西藏精神”融入到思想意识深处,融入到具体的工作细节,融入到每个人的血脉,才能做到无惧无畏,才能攻坚克难。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突出改革创新。“老西藏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就是一种砥砺奋进。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开动脑筋,敢于开拓创新。新时代的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发展机制、发展动力、发展活力等方面去谋划思考。要注重发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通过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活力。要抢抓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利用好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一贯政策,统筹用好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全方位推进西藏各项建设事业。从做好西藏工作“十个必须”来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发展,是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六个必须”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发展的,体现了对西藏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一种开拓创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讲话精神,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着力突出改革创新意识。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突出关心关爱。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要做好干部的关心关爱工作。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到西藏,都要把关心关爱西藏干部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要完善好、落实好工资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退休安置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唯有把关心关爱政策落到实处,让每位在藏区工作的干部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才能让他们坚定扎根雪域高原的决心,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的努力工作,为建设一个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智慧力量。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3

  西藏的变化

  岁月如歌 却因发展奋斗而充实、而饱满、而精彩

  从城市中心到田间地头

  从教育新城到产业园区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改善

  触目所及

  这片崛起的高原大地

  沐浴在改革春风中焕发出勃然生机与活力

  在照片里

  回望过去

  充实现在

  对新时代的西藏发展 怀抱憧憬

  四十年改革开放 西藏欣欣向荣

  西藏蓬勃发展

  西藏走进新时代

  藏族群众在过林卡(1982年6月)阿多摄

  2018年雪顿节期间拉萨市民和游客在罗布林卡享受假日时

  光。洛桑唐斌次旺旦增西旦摄

  1980年,西藏电视事业有了发展,拉萨市不少居民买了电

  视机,参木觉一家正在看电视。

  西藏阿里革吉县完全小学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 。新华社记

  者刘东君摄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一代乂一代的西藏人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挥洒青春

  共享改革开放的新成果

  城镇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

  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人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舒心,在便捷的出行里坐上火车去北京。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2009年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10年12月嘎隆拉隧道贯通拉林高等级公路

  在一代代交通人的奋斗下

  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为起点

  从单一公路交通方式到综合交通全面发展

  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一条条神奇的“天路”

  正在雪域高原不断延伸开来 纵横交错的柳梧立交桥

  收获,在红火的产业里

  1985年6月冲赛康市场华润雪花啤酒西藏有限公司昌都卡 若区生产线一角。

  非公有制经济从弱到强

  市场发育越来越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

  来自国内外游客在鲁朗林海观景台欣赏美景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后

  西藏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

  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9月初的“地球第三极” 暨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介会上

  西藏就推出今冬明春“冬游西藏”优惠政策

  大数据里,看西藏的 40年

  改革开放以来

  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

  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1310.63亿元

  比1978年增长48.3倍

  年均增速10.8%

  人均GDP达到39259元

  比1978年增长103.7倍

  年均增速8.7%

  通车后的拉林[Wj等级公路。

  墨脱公路西莫河大桥。

  西藏已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

  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8.93万公里

  比1978年的1.59万公里增加7.34万公里

  高原的美味佳肴也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藏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2017年接待游客2561.4万人次

  西藏经济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青藏联网工程的建设者正在放线。

  西藏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 太阳能等综合能源体

  藏南鼓韵

  西藏

  用她广阔无垠的天地

  包罗万象

  用她湛蓝的天空和白云相携

  镌刻画卷

  用她纯粹本真的微笑

  拥抱幸福

  站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新跨越

  西藏正在拥抱更加蓬勃奔放的春天

  正在以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同心共筑中国梦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西藏70年的历史巨变,饱含着党中央的深情关怀,西藏始终在祖国大家庭中繁荣发展。

  为使西藏免遭战争的创伤和损失,顺应西藏各族人民翻身解放的强烈愿望,毅然作出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西藏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推动西藏走进一个与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完全不同的新社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牵挂西藏的发展,推动西藏实现社会转型、体制转轨、重心转移、思想转变,加快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西藏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西藏70年的发展进步,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各个历史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深情关注西藏、无私援助西藏,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西藏特殊支持,从第一所现代小学到现代民族教育体系,从第一条公路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第一座电站到数百项重点工程,创造了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

  特别是中央作出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对口支援工作覆盖了西藏所有的县(市、区),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同西藏各族人民共创大业,一个又一个援藏项目拔地而起,在各族人民心中矗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西藏各族人民从内心感受到了党的阳光雨露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有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的伟大创举,才能有西藏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发展奇迹。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共产党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党中央同西藏各族人民心连心。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见证着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吟诵着西藏发展进步的恢弘乐章。70年风雨历程,70年沧桑巨变,形成了一个基本事实,证明了一个根本原则,揭示了一个伟大真理。

  这一基本事实就是:西藏的变迁,拨正了西藏的航向,改变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命运,彻底摧毁了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残酷、野蛮、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把现代文明的火种撒遍西藏高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根本原则就是:西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藏,是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西藏,任何搞“西藏独立”、分裂中国的图谋都注定必然失败,达赖集团开历史倒车、梦想恢复封建农奴制度的图谋绝不会得逞,鲜艳的五星红旗将永远在西藏高高飘扬。

  这一伟大真理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新西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会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5

  治藏兴藏建藏点亮藏区发展稳定“长明灯”

  8月28日上午,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提出,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治藏兴藏的战略思想和重大部署,不断开创四川藏区工作新局面。

  在全面小康,“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的执政理念下,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安全,保证西藏和四省藏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形势任务,深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全面小康与长治久安作出战略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点亮了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长明灯”。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所指出的,“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个大局意识,不仅西藏和四省藏区要有,全党全国都要有。”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是西藏和四省藏区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所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西藏工作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归根到底,为的就是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我们务必深入领会这一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中央精神在四川具体化。

  推动中央精神在四川具体化,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这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牢牢把握党的治藏方略,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确保藏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一要牢牢把握好藏区工作的特殊地位、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藏区工作放在全局中来谋划,把治藏方略结合具体实际来贯彻,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二要牢牢把握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加强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工作,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全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依法打击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社会稳定的活动,确保藏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三要牢牢把握藏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长期建藏思想谋划和推动四川藏区工作,加强统筹谋划,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扶贫开发、寺庙管理、反分维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紧迫问题攻坚破难,从根本上解决藏区发展问题,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富民兴藏、全面小康的目标。

  简而言之,金秋时节,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四川藏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翻开崭新篇章。我们坚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就能够不断夯实藏区发展进步的基础,构筑起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坚实大厦,让四川藏区的今天更精彩,明天更秀丽。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6

  当好“三个者”,助力藏区法治建设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点赞藏区依法治理。不仅是在龙康村,在四川藏区的大小村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正在形成,法治种子已在高原落地生根。

  去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20字原则,将依法治藏列在首位,可见依法治藏对于西藏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四川省委紧跟步伐,在全省藏区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把依法治藏工作作为实现藏区长治久安的根本抓手,努力把藏区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大力加强藏区班子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证。

  四川作为全国第二大藏区,因受到传统观念、文化教育等因素制约,不少藏区群众习惯用民族宗教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有人也借机煽风点火,把事情往民族宗教问题上引,以至于影响到地方的稳定与发展。经过不懈耕耘,法治之花已落地生根,但要想枝繁叶茂,藏区干部还需当好“三个者”,让其在广阔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做民族政策的“宣讲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关键是要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作为藏区干部,要主动融入藏区群众生活中去宣讲,去宣传工作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可以创新方式,将法律知识编成汉藏双语的“脱口秀”,深入藏寨牧场一线演出,建立流动法庭,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的重要作用。开展好“法律七进”活动,让更多的僧尼、学生、农牧民受益,不断传授法治观念,给藏区法治“土壤”不断施肥。

  做干事创业的“耕耘者”。“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依法治藏,还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以严的精神和实的作风推动狠抓落实,以法治意识、制度意识起到引领,做政治的明白人,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头脑清醒,把依法治藏作为根本之举,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对“藏独”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露头就打,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使正在孕育的果苗茁壮成长。

  做授业解惑的“教育者”。实现藏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目前,四川藏区有的干部文化程度不高,不会说汉话的较多,交流沟通存在障碍;有的不熟悉政策法规,依法办事能力弱;外地“飞鸽”干部又不能扎根于此,人才流失严重,藏区队伍建设遇到瓶颈。正因如此,援藏干部、“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要有奉献精神,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藏区的年轻干部和人才,做好传帮带,使他们能快速成长、独当一面。与此同时,要积极传播现代理念,带领群众创新创业,搞好特色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藏区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推进依法治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藏区的发展。当前,藏区干部须当好“宣讲者”、“耕耘者”、“教育者”。唯此,才能助力藏区法治建设,更好地服务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跨越”添砖加瓦。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7

  治藏兴藏建藏点亮藏区发展稳定“长明灯”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提出,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中央治藏兴藏的战略思想和重大部署,不断开创四川藏区工作新局面。

  在全面小康,“不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的执政理念下,西藏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安全,保证西藏和四省藏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形势任务,深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全面小康与长治久安作出战略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点亮了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长明灯”。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所指出的,“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个大局意识,不仅西藏和四省藏区要有,全党全国都要有。”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是西藏和四省藏区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所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西藏工作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就是要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归根到底,为的就是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我们务必深入领会这一重要原则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中央精神在四川具体化。

  推动中央精神在四川具体化,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这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牢牢把握党的治藏方略,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确保藏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一要牢牢把握好藏区工作的特殊地位、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藏区工作放在全局中来谋划,把治藏方略结合具体实际来贯彻,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二要牢牢把握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加强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工作,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全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依法打击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社会稳定的活动,确保藏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三要牢牢把握藏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长期建藏思想谋划和推动四川藏区工作,加强统筹谋划,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扶贫开发、寺庙管理、反分维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紧迫问题攻坚破难,从根本上解决藏区发展问题,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富民兴藏、全面小康的目标。

  简而言之,金秋时节,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四川藏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翻开崭新篇章。我们坚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就能够不断夯实藏区发展进步的基础,构筑起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坚实大厦,让四川藏区的今天更精彩,明天更秀丽。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8

  发扬“老西藏精神”建设美丽新西藏

  深刻把握和认识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这是做好西藏工作的关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老西藏精神”是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

  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老西藏精神”永远不过时。面对新发展时期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趋势,建设新西藏,更要发扬“老西藏精神”。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突出责任使命。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如今的西藏发展日新月异,不仅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而且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既与党中央正确实施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有关,也与“老西藏精神”密不可分。“老西藏精神”最核心的基座就是责任使命。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在高海拔地区,广大干部尤其是西藏干部能够一代又一代坚守雪域高原,靠就是心中的责任使命,靠的就是对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热爱。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需要广大西藏干部坚守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始终笃定理想信念,坚守责任使命,把“老西藏精神”融入到思想意识深处,融入到具体的工作细节,融入到每个人的血脉,才能做到无惧无畏,才能攻坚克难。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突出改革创新。“老西藏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就是一种砥砺奋进。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开动脑筋,敢于开拓创新。新时代的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发展机制、发展动力、发展活力等方面去谋划思考。要注重发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通过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活力。要抢抓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利用好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一贯政策,统筹用好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全方位推进西藏各项建设事业。从做好西藏工作“十个必须”来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发展,是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六个必须”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发展的,体现了对西藏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一种开拓创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讲话精神,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着力突出改革创新意识。

  发扬“老西藏精神”要突出关心关爱。越是条件艰苦,越是要做好干部的关心关爱工作。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从中央,还是到西藏,都要把关心关爱西藏干部当成一件大事来抓。要完善好、落实好工资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入学、退休安置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重视健康保障工作,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唯有把关心关爱政策落到实处,让每位在藏区工作的干部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才能让他们坚定扎根雪域高原的决心,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的努力工作,为建设一个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智慧力量。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9

  “鏖战金沙江”书写奋斗传奇

  10月11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和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境内先后两次发生山体滑坡,堵塞金沙江导致断流并形成堰塞湖,严重威胁下游万余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在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的指导下,在西藏自治区的紧密配合下,在党政军警民多方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科学应对、应急处置,最终打赢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

  由于大面积山体滑坡阻断河流,形成数十亿立方米水容量的堰塞湖,而堰塞湖一旦溃坝,对沿线群众带来的损失实在难以想象。能否尽快处置险情,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紧迫、最为艰巨的现实需求。往往越是危急险难关头,也最能考验我们的定力和信心。得知险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沉着应对,通过精心策划、科学部署、强力组织,排险工作有序开展,最终打赢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

  在抢险救援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工作犹如和时间赛跑。险情发生的消息传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由省委书记牵头迅速召开专题研究会,对应急处置工作作批示。随后,分管领导率队,奔赴抢险一线坐镇指挥。紧接着,各级职能部门和应急救援力量迅速结集,参与抢险救援大会战。同时,当地党员、干部也立即行动起来,主动承担疏散群众、险情监测、信息传递、物资配送等任务。从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到各级部门的积极参与,再到党员干部的主动融入,抢险救援如火如荼,这些快速反映,无不显示了“搏击自然、尊重生命、保护财产”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抢险救援得以顺利进行,更在于干群的精诚团结。一方面,这次抢险救援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既在于指挥体系的高效运转,更在于参与各方的有机联动、相互协作。另一方面,还得力于一线工作人员英勇奋战,他们面对随时可能新增的意外险情,仍然坚持加速工作,这为成功排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然,这次抢险救援,同样出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场面。很多村民自发组织,在道路边侧摆摊设点,免费为应急抢险的工作人员备茶送饭。如果说,有了这次抢险救援的严格考验,进一步体现了我们防汛应急的水平和能力;还不如说,抢险救援成功获胜,正是各部门、各团队、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协同作战的结果。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险救援战,让我们看到了迎难而上、不胜不休的勇气和信心。时间就是生命,一切困难终究压不倒我们的必胜信念。这次抢险救援,时间紧、任务重,可谓惊心动魄、险中求胜。抢险命令一出,工作人员立即奔赴一线,战白天、熬黑夜,从不退缩、从未胆怯,既能忍受饥饿,又能抗战严寒。为此,抢险救援胜利的取得并非偶然,这一切,都源于勇气鼓舞、信心使然。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次抢险救援行动给我们最大启示:面对大自然,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我们信仰不变、初心不改,有实战、苦战的耐力和韧劲,奋斗不息,必定会劳有所得,甚至还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10

  2021年5月23日,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七十年前的今天,我国的雪域高原——西藏获得了解放。从此以后,西藏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1959年,中央政府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推翻延续几百年的的封建农奴制度。从此以后,百万农奴开始当家做主人,迎来了翻身把歌唱的幸福时光。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历史功绩要归功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西藏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藏民的脸上都充满了幸福的喜悦。

  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主要居民为藏族。西藏的面积非常大,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西藏的平均海拔高,有“世界屋脊”之称。她拥有高原、湖泊、山地、森林等自然景观,景色奇特、森林茂密,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也是全世界旅游爱好者向往的地方。

  和平解放后,中央非常重视对西藏的发展和建设,支持西藏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贫困落后的面貌,自此西藏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生态文明的建设,还是在涉及民生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西藏的发展都非常快。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解放前时的西藏,没有一公里的现代公路。新中国成立后,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巩固边疆,党中央命令人民解放军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自成都开始修建,始建于1950年4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宁,动工于1950年6月,两条公路全长4360余公里。在修建过程中,解放军克服了高海拔、地势险峻的恶劣环境,发扬了革命军人奋勇拼搏的精神,终于让两条公路于1954年12月25日同时通车至拉萨。修建好的公路,大大地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交通时间,为西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2013年,墨脱公路通车,标志着中国不再有“不通公路县”。2019年3月27日,拉林高等级公路的通车,将拉萨到林芝的400多公里原来需要走2个月路程缩短至四个小时的车程。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近年来,西藏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在,西藏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接近10万公里,比60年前增加了17倍。

  交通的便捷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的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改善。现在,西藏学生的受教育率大幅提高,除了义务教育,西藏的学前教育、中职教育等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内地对西藏学生的招生人数保持稳定,西藏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在逐年上升。除此之外,国家还加强对藏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建设,为农牧民群众设立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对先心病的儿童进行免费治疗,遏制住了以前高发的多种传染病。每年都会有内地的优秀医生派往西藏进行医疗援助和交流,这一措施大大的提升了西藏医生的诊疗救治水平。

  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年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与日俱增。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新征程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相信西藏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西藏七十大庆心得体会篇11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回头再看,从“百万农奴翻身把歌唱”到“千年冻土天堑变通途”再到“七十载写就高原辉煌画卷”,70年来,“老西藏精神”在高原上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当充分发扬“老藏精神”,赓续精神血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中彰本色、显担当。

  不畏艰险、不惧艰辛,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守土尽责”。

  破山修路开荒生产、平叛和民主改革、自卫反击战,“老西藏”们在艰苦环境和落后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毫无怨言扎根边疆;奇迹来自于埋头苦干、胜利来自于艰苦奋斗,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驻藏部队、地方援藏干部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身处恶劣环境不言苦,挑战生理极限不畏难,直面生命威胁不怕死,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面对人数众多的外军公然越线挑衅,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不畏牺牲,同外军对峙边境一线,寸土不让,“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见证使命担当和爱国情怀。使命所系、义不容辞,职责所在、当仁不让。******人最不缺的就是意志、最饱满的就是热情,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拳拳之心,

  爱党、爱民,守土有责、守土知责、守土尽责,情系于土、情系于民,在新时代不懈奋斗、克服困难、勇攀高峰,走好新的长征路。

  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在伟大新征程中“甘当路石”。

推荐访问:十大 西藏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