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2-03-21 09:44:40 来源:网友投稿

学党史心得体会4篇

学党史心得体会篇1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担任了“红色故事宣讲员”“党员服务志愿者”,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把党史故事宣讲送到百姓家里:在给农牧民群众讲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用我们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话,用小故事讲明白大道理,让群众开开心心受教育;给学生们讲时,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线,讲红色小故事、领读红色小人书、采取互动问答等方式方法,厚植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给苏木镇场干部讲时,就用庄重规范的书面语,联系社会舆论热点焦点,全面深入的讲好每一场红色故事。今年以来,我累计进行党史红色故事宣讲40余场,覆盖群众10000余人次。

  为了做好宣讲员工作,我将珍藏多年的红色书籍放到村图书室,并承担起了义务讲解员的工作,与乡亲们一同交流红色经典、红色故事。生活中我发现身边有许多攀比浪费等不文明现象,于是我联合几位文学爱好者自发组成了一个志愿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寻找党史学习典型事迹,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以更接地气的快板方式进行宣讲,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弘扬艰苦朴素、自强奋斗的正能量精神,对那些不好的现象进行批评指正。

  现在,在旗委文明办的支持下,旗微信公众号推出了“老孙话文明”专栏,已累计发布推送60余期,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能不能在基层遍地生花、取得实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真正走入百姓们的内心,能不能真正的把“办实事”贯穿始终。

  我从小的爱好就是收集一些红色老物件,这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红色收藏是党史教育的宝库,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革命故事,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一枚纪念章意味着战士的英勇无畏,一本红色故事书就是红军艰苦朴素的精神写照,这些都值得被世人知晓。我的“本事”也不大,但无论哪个学校需要我去给孩子们讲讲红色故事我立刻就去,哪个地方需要用到我这些藏品,我马上给他们送过去,到现在,我已捐献红色藏品、书籍大大小小200余件(本)。

学党史心得体会篇2

  建国初期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应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通过20xx新冠疫情的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蔓延,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尊重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是推动党和人民密切联系、深厚鱼水情的重要举措。这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形式,突出群众主体,聚焦为民主线,擦亮党旗“红”、展现地方“色”、释放群众“力”,将活动成效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发挥“桥头堡”功能,擦亮党旗“红”。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建设发展的“桥头堡”,起着推动、巩固、提升的作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组织功能发挥得好不好,检验着组织堡垒建设得牢不牢、坚不坚;让党旗在活动中高高飘扬,考验的是干群关系是疏还是密。“打铁必须自身硬”,基层党组织要在软弱涣散整顿提升中强弱项补短板,筑基固本,增强建设好、服务好的本领,锻造能干事、干成事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要把群众前置,始终树立以民为本的风向标,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好乡村振兴、返贫致贫监测、基层治理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在为民办实事中深化活动意义,延伸至群众日常点滴,从要群众相信组织到群众主动靠拢组织转变,擦亮党旗底色,让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展现地方“色”。活动因地制宜,方能落地开花结果。要创新活动方式,多用群众喜欢听、听得进的语言,多搭建群众爱参与、能参与的舞台,营造“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浓厚社会氛围。通过深度挖掘,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作为“接地气”的载体,用好用活,与活动主题交相融合。以深入群众一线讲乡村红色故事为引线,串联起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独有的“红色文化链”;将建党百年辉煌融入地方民族元素,编成民族歌、戏剧、小品等,通过戏台、鼓楼、院坝、广场等地方舞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寓教于乐,强化群众代入感,增强活动“振动波”,让“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深入人心。

  ‍突出主体地位效能,释放群众“力”。要聚焦为民解决急难愁盼活动主线,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度融合。主动将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晴雨表”。这必须牢牢抓住“群众”这一关键词,做到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在群众路线中将活动走深走实。做给群众看,不如带着群众干。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引导群众主动自觉参与进来,共事共处,与群众一起作为决策者和执行人。内化群众智慧为活动提质增效的推动力,在释放群众力量中无缝衔接深入群众生活,释放群众力量,精准问需于民、解民之忧。

学党史心得体会篇3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担任了“红色故事宣讲员”“党员服务志愿者”,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把党史故事宣讲送到百姓家里:在给农牧民群众讲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用我们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话,用小故事讲明白大道理,让群众开开心心受教育;给学生们讲时,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线,讲红色小故事、领读红色小人书、采取互动问答等方式方法,厚植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给苏木镇场干部讲时,就用庄重规范的书面语,联系社会舆论热点焦点,全面深入的讲好每一场红色故事。今年以来,我累计进行党史红色故事宣讲40余场,覆盖群众10000余人次。

  为了做好宣讲员工作,我将珍藏多年的红色书籍放到村图书室,并承担起了义务讲解员的工作,与乡亲们一同交流红色经典、红色故事。生活中我发现身边有许多攀比浪费等不文明现象,于是我联合几位文学爱好者自发组成了一个志愿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寻找党史学习典型事迹,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以更接地气的快板方式进行宣讲,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弘扬艰苦朴素、自强奋斗的正能量精神,对那些不好的现象进行批评指正。

  现在,在旗委文明办的支持下,旗微信公众号推出了“老孙话文明”专栏,已累计发布推送60余期,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能不能在基层遍地生花、取得实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真正走入百姓们的内心,能不能真正的把“办实事”贯穿始终。

  我从小的爱好就是收集一些红色老物件,这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红色收藏是党史教育的宝库,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革命故事,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一枚纪念章意味着战士的英勇无畏,一本红色故事书就是红军艰苦朴素的精神写照,这些都值得被世人知晓。我的“本事”也不大,但无论哪个学校需要我去给孩子们讲讲红色故事我立刻就去,哪个地方需要用到我这些藏品,我马上给他们送过去,到现在,我已捐献红色藏品、书籍大大小小200余件(本)。

 

 

学党史心得体会篇4

  通过观看《党史故事100讲》之一大首聚开天辟地,我再次学习了党史,再次感受了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

  我恍如看见毛泽东挥手之间,一次次拨正中共一大的方向,领导着中共一大顺利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期望和人民解放的重托,在灾难深重的中国正式诞生了。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的风雨征程。经坎坷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发展的先进性,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荐访问:党史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