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12篇

时间:2022-03-26 08:51:03 来源:网友投稿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12篇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1

大道至简,以奉献书写人生华章;赤子初心,以使命绘就壮美画卷。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陈俊武的先进事迹被报道后,河南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工段长王建勋说:"陈院士的事迹激励扎根一线的技术工人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市场营销教工党支部书记邓宏斌说:"陈院士为青年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要不懈怠专业、不虚度年华、不辜负时代,以钉钉子的干劲攻坚克难。“

河南省民政厅人事教育处主任科员高桃丽告诉记者:"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陈院士的耕耘之路,让我们看到以奋斗拓宽人生宽度、以奉献提升生命价值的意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积极组织职工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截至发稿时,在中石化企业微信平台"奋进石化“上,20多万人次参与"接力学习陈俊武“活动。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国良与陈院士工作交往30多年,见证了这名63年党龄、70年工作不息的科学家的奋斗人生,"陈院士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定践行者,是忠于理想、科技报国的典范。“

"我们要将陈院士当作榜样,立足本职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追寻和展现人生真谛、人生价值,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新时代的新业绩。“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青年员工刘倩说。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2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2019年10月,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并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1944年,17岁的陈俊武考入北京大学化工系。大二那年,他到辽宁抚顺参观,看到一座日本人留下的人造石油厂,被其先进的生产技术震撼了。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会被欺负?是因为我们的国力太弱。”从那时起,陈俊武就暗暗下定决心,要为国家的石油工业出把力。

1949年12月,陈俊武辗转来到抚顺,进入人造石油厂,当了一名技术员。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选择,就把自己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960年,大庆油田开发建设,陈俊武所在的单位转向石油炼制。一直专注人造油的陈俊武,之前学的很多东西都用不上了。有人问他:“你打算怎么办?”他不假思索说出四个字:“从头再来。”

当时,西方国家通过一种叫流化催化裂化的炼油技术,能将汽、柴油产出率提高两到三倍。但这类装置在全世界只有20多套,技术和设备被西方国家严密封锁。之后,国家决定自主研发,34岁的陈俊武成为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总设计师。

当时,我国正处在困难时期,陈俊武和他的团队要加班加点进行研究,还要经常忍受食不果腹的煎熬,陈俊武却说:“咬咬牙,就过去了。”

1965年5月5日,是中国炼油工业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由陈俊武领衔设计的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抚顺投料试车成功。这套装置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炼油深加工技术的垄断,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近20年,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的第一朵“金花”。

1969年年底,根据国家需要,陈俊武随单位搬迁到洛阳,从此扎根洛阳50年。

20世纪80年代初,陈俊武带队成功研发了新型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当时,兰州炼油厂希望采用这项技术建设一套年加工能力5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有人因担心出事故而质疑。

熟悉陈俊武的人都知道,他性格温和,很少与人发生争执。然而这一次,他拿出试验数据据理力争,当即立下军令状:“出了问题,我陈俊武负责!”1982年秋,兰州炼油厂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当年就收回4000多万元的投资。

“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这是陈俊武以科学家的精算法,列出的“人生公式”。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3

闫骏:今天有幸参加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深感受益匪浅。会上对陈院士的一番讲话感悟较深:

不忘初心、科技报国是给我们指明奋斗的方向,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以所学所研报效祖国,在石油石化工程建设领域为国家而工作。

牢记使命、贵在实干是给我们讲明工作的重点,我们应像陈院士一样时刻牢记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不做表面工夫,专心埋头苦干。

人生价值、在于奉献是告诉我们奋斗的意义所在,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收获了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多少的贡献。

赵文哲:听着耄耋之年的陈院士亲自讲述自己七十年的石油情,使我感受良多。从青衣少年到白发先生,变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陈院士石油报国的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在七十年的工作中,陈院士始终不忘初心,战斗在石油炼化工艺的最前沿,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攻关,使我国石油化工得到长足发展。这七十年的坚守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们要以陈院士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公司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吕净妍:陈院士从20多岁开始搞创新,一天也没有停歇过。作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集多项国家技术奖于一身的陈院士,在耄耋之年又指导攻克了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看似普通的以为老人,拥有者如此传奇的人生,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身边有陈院士这样的楷模,我们有何借口一曝十寒,有何理由不揽辔中原!

赵清梅:陈俊武院士将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4

在学习陈俊武先生事迹时,脑海中总是浮现曹操的《龟虽寿》。尤其是那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来形容陈俊武先生再恰当不过。

“我的几个姐姐都是共产党员,我一直觉得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当初的入党志愿书就是这样写的。”如今,92岁的陈俊武先生依然语气坚定地说:“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入党对他而言,不单是一段誓词,更是对家国的一句承诺。

为了兑现这一句承诺,在其后的数十载岁月里,陈俊武先生直面技术难题,自我探索、攻坚克难,以一名科学家的责任和带头人的担当不断推动了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时代的动力,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引擎。

有着92岁高龄和63年党龄的陈俊武先生,带领团队创造了石油炼制、化工技术领域的诸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同时也带给我们最大的震撼、最深的思考,那便是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诺言,家国魂不灭,创新者不老。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5

“回忆逝水年华,因有所为而有所成,也因有所未为而有所失。雪泥鸿爪,人生如斯,……有得有失、无怨无悔。”这是陈俊武院士90岁时讲过的话。10月7日,中宣部向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其科技报国、勇于创新、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品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是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长期在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在长达7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带领团队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不断推动中国石油炼制、煤化工技术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如今,已92岁高龄的陈俊武仍奋战在科研前线。

“我要学习陈俊武院士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作精神,立足岗位、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本职工作。”这是湖北孝感石油公司员工仰慕菡写下的“接力学习陈俊武”小卡片,卡片上还有她的号召:“我是第141697位追寻陈俊武足迹的人,请大家继续接力。”

“陈院士和我们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他的专注与情怀,诠释了科技报国精神,谱写了改革创新篇章,引领了弘文励教风尚,彰显了高风亮节。”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平说,有着63年党龄的陈俊武院士是我们身边可敬可爱、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陈俊武精神已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强大精神内核,是公司巨大的精神财富。

近日,陈俊武院士的先进事迹一经发布,社会各界掀起了学习陈俊武先进事迹,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热潮。

在陈俊武身边工作35年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陈香生说:“‘石油’就是陈院士的‘初心’,他搞研究是现在做一,准备做二,观察和思考做三,停不下来,至今心中还装着一系列和‘石油’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他是一代科学家中的典范。”

“30多岁是最想干成点事,又往往没方向的时候。这时有人把你扶上马、送一程,引导到正确方向,难能可贵。”回忆起跟随陈俊武学习的日子,中国石化第二期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学员吴青说,“遇到陈院士这样的大师是我一生的幸运。他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长期采访陈俊武的洛阳日报记者孙自豪谈起陈院士的生活,感慨良多。2016年3月,在郑州大学担任兼职教授6年的陈俊武将所得的近20万元报酬全部捐出,用于支持郑州大学化工领域的优秀青年学子。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郑大师生的款待邀请,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将这束花带回洛阳,送给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伴。在妻子还健康的40年里,家庭的重担一直由妻子承担,陈俊武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曾对女儿说:“这个荣誉也有你妈妈的一半。”

“陈院士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他对工作、对生活、对家人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跟陈院士接触,远不止收获几篇稿件,他的精神将影响我一生。”孙自豪说。

“我们很尊敬陈院士,不仅因为他是大科学家,对我们而言,他更是良师益友,工作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朋友。”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经理侯宝东说。

“陈院士看重原则,不重排场,公私分明。走上领导岗位后,谢绝了配秘书、坐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差,在出行住宿方面都非常节俭。”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松静浩说,“他不但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好党员。”

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告诉记者:“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6

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10月7日,人民网)

63年党龄、92岁高龄、从事石化行业7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的陈俊武,仍奋斗在石油石化行业科研前沿。

“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天起,我便做好了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陈俊武经常这样说,也严格这样做。1949年建国前夕,他怀着振兴石油石化工业的梦想,克服重重困难,带着母亲从台湾返回大陆,主动要求到生活条件艰苦的抚顺从事人造石油项目设计与生产。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使命,铭记自己入党的初衷,铭记对党许下的诺言,把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自觉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忘我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发展而不懈努力。

陈俊武常常这样告诫,“做工程设计的人,在现场工作的时间不够,是干不好的”。多年来,他直面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始终以国家需要为使命,深入实际、深入一线,准确计算、反复论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时不我待的追求,迎难而上、抢占先机,创造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引领了中国石化的未来发展。

“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对待人生得失,陈俊武这样说。我们要以陈俊武为榜样,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动力,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自觉地将人生价值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当中,为祖国建设贡献毕生力量,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7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用的还是苏联较为落后的炼油技术,难以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流化催化裂化作为当时炼油工业的关键技术,但国外一些国家封锁了最新技术。这类装置在全世界仅几十套,时年34岁的陈俊武作为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为了完成任务,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终于有机会去国外学习这项技术。

陈俊武:短短半年时间内把它的资料尽量变成胶卷,胶卷拍了400卷,另外我们还拿到很多图纸资料,也记了很多笔记。

“取经”回来的陈俊武和技术人员干脆住进干馏炉旁的简易房里,睡大通铺,争分夺秒设计适合中国使用的一整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由上百套仪表、数千个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组成。

经过1300多个日夜攻坚克难,陈俊武终于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发和建设,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实现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带动国内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陈俊武:那时候是国家困难时期,我们当然也得咬着牙,克服困难熬过去。

工作了70年,时至今日,他依然在“想方设法地创新”。

陈俊武: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该不断地在科技前沿奋斗,努力创新,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受人民欢迎的科学家。

陈俊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攻坚克难,急国家之所急;矢志创新,与国家共奋进,这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陈俊武70载奋斗人生,因与祖国同频共振而更添荣光、更加精彩。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8

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于10月7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为新中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 年。他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通过媒体报道,网站学习,我对陈俊武的事迹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的先进事迹和他所彰显出的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品质感染着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必须向陈俊武同志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践行。

一、学习陈俊武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

初心就是情怀。陈俊武一直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先进人物,早在1993年,中国石化就在全系统开展了学习陈俊武活动。陈俊武所在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对陈俊武精神的学习弘扬活动多年来从未间断。无论是陈俊武的哪一种精神,都饱含着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都始终贯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主题。正是像他这样的一大批科学家推动中国石化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使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有了坚实支撑。他用毕生努力践行初心使命,树起一座精神丰碑,成为国家的英雄、发展的脊梁。我们只有把学习陈俊武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才能把陈俊武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二、学习陈俊武同志爱党报国的家国情怀。

陈俊武热爱祖国、精细严谨、精益求精的作风,勇于超越、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他以身许国70载,成为共和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70年来,中国从依靠进口“洋油”发展成为炼油,陈俊武功不可没。他用专注和情怀,诠释了科技报国的精神,谱写了改革创新的篇章,引领了弘文励教风尚,彰显了高风亮节。

三、学习陈俊武甘于奉献,永不停歇的精神。

陈俊武年近80岁时,还坐着火车上铺出差,今年,陈俊武已经92岁高龄了,但他仍然坚持每周刷卡上班3天。别人都心疼他的身体,他自己却不在乎,一辈子都笃行石油报国。曾经有人送给陈俊武一袋枸杞,被他拒绝了,因为枸杞和“苟且”谐音。他不愿苟且,不愿坐享其成,这位一辈子走在时代最前端的老人,从不停歇,不能停歇。在甲醇制烯烃装置取得成功之后,很多人觉得他这么大年纪了,是该功成身退享清福了,但是他偏偏不,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他常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9

张强:学习陈俊武院士,学到更多的是他的精神,是他的态度,是他对整个社会进步的担当。“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陈俊武院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为石油炼化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毕生的力量。

从革命年代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直到如今,像陈俊武院士一样,一辈又一辈人在为着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当时前辈们的愿景,是的,他们的付出得到了收获,他们的愿望也逐渐实现。但是中国梦还在不断前行,作为新生代力量,我们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国不断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做出自己的贡献,一如我们的前辈们那样,以默默付出、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及严谨的求学态度,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凡莹:风雨数十载,大道求索,陈院士自青年时期便立下科技报国的抱负,几十年开拓创新,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耄耋之年仍然指导攻克了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有志青年应做到“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青年员工担负着公司和祖国未来发展的光荣使命,是社会未来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青年当志存高远,在青春的道路上执着梦想,为祖国、为炼油事业奉献青春年华,绽放生命光彩。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10

陈俊武,一位少年时就立下鸿鹄志誓为祖国石油化工领域奉献终身的优异学子,一位走上工作岗位后义无反顾扎根到工厂生产装置第一线的非凡青年,一位历经千辛万苦、不断攻关,催开了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的新中国杰出专家,一位耄耋之年仍手不释卷、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的卓越大师,谁能体会到,已过鲐背之年的他,对祖国的石化事业的发展,挥洒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又蕴藏了多少深厚的情结?

读完《陈俊武传》,除了对老先生一辈子取得的光辉成果钦佩不已,更不由得被他那种不忘初心、倾尽一切报效国家的崇高精神深深感染。回顾陈院士一路走来的历程,每一时期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立志,是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正确的奋斗方向,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少年时期的陈俊武虽然成绩名列前茅,又精通英语,且早已对化学、药物学有着浓厚兴趣,但真正让他心中埋下石油报国的种子,却是大二到抚顺参观时第一次见到日本人留下的人造石油厂。那一片片破旧的生产装置伴随着轰隆的巨响,好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向着这位满腔热血的青年述说着祖国石油化工受制于人、落后于人的窘况,而这,更激发出他誓为石油化工行业奉献终身的斗志。我至今无法想象在那个动荡不堪、风雨飘摇的年代,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甚至不惜乘小渔船从台湾偷渡回大陆,花一年时间一路颠簸北上,又放弃了省城条件优异工作的青年,心中究竟有怎样的赤诚之火,为报效国家义无反顾的扎根到偏远小城石化工厂生产装置第一线。但我明白,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更是立志报国的决心。

勇于尝试,不断创新

一张破旧的小书桌,一盏泛着黄光的小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丝毫没有阻碍陈俊武不断学习、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脚步。他善联想,将水煤气和水蒸气混合的“蒸汽喷射器”用来带动水煤气鼓风机,停开一台鼓风机,小时就能为工厂省下25度电;他善思考,将工作中、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分类总结,不断反思,举一反三;他善专研,通过大量计算、反复试验,改进了蒸馏车间的管式加热炉,使设备处理能力显着提升;正是陈院士这些优秀的品质,催开了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为我国催化裂化技术零的突破、顺利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11

1969年年底,根据国家需要,陈俊武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从此立足洛阳,积极投身洛阳炼油厂、洛阳炼油设计院的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为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俊武洞察能源格局发展大势,将目光转向国家石油替代战略研究,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技术工程放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近年,他又把目光放在了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经济领域,与同事合作历时3年写就24万字的《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专著,为国家碳排放政策制定、能源结构调整等提出了科学建议。

“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我愿意去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争取提出一些对国家、对大局有益的论据和建议……”陈俊武说,“我从20多岁就开始搞创新,几乎没有一天停歇过。我已经比60岁退休的同志多工作了30年,今后还会继续思考下去,继续保持工作状态……”

确如其言,鲐背之年的陈俊武依然坚持每天准时到办公室,查阅资料,研究课题,风雨无阻。直到前不久,他才接受单位的强烈建议和家人的再三央求,减少为每周一、三、五上班。

一灯如豆,万点星光。陈俊武晚年甘当人梯,为中国石化行业培养了许多人才。他打破门户之见,开办了一个有独特教学方式的高级研修班,让来自我国石油化工领域的优秀学员接受高水准的“魔鬼训练”。当年研修班的许多学员,如今已经成长为石化行业的技术专家。

“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中国各方面的形象更加突出,前进的步伐也更加明显。”陈俊武说,“希望更多的年轻同志踩在我的肩膀上,成长得更快、更高,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成就大我、至诚报国!”

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篇12

勇于尝试,不断创新

一张破旧的小书桌,一盏泛着黄光的小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丝毫没有阻碍陈俊武不断学习、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脚步。他善联想,将水煤气和水蒸气混合的“蒸汽喷射器”用来带动水煤气鼓风机,停开一台鼓风机,小时就能为工厂省下25度电;他善思考,将工作中、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分类总结,不断反思,举一反三;他善专研,通过大量计算、反复试验,改进了蒸馏车间的管式加热炉,使设备处理能力显着提升;正是陈院士这些优秀的品质,催开了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为我国催化裂化技术零的突破、顺利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虽然早已离开企业领导岗位,年过花甲的陈老先生仍不忘初心,为让祖国石油技术更加进步,同时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他着手创办了公司催化裂化高级人才培训班,又先后开办了四期中国石化高级人才研修班。在这里,他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师者,对自己所知、所学向台下求知若渴的学生倾囊相授,传业解惑;他像一位辛勤动作的园丁,加班加点甚至牺牲假期也要对学员提交的不同装置工艺工程计算认真审阅;他又像一位真心的朋友,善用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这群年轻人着想。现在,经过培训的青年才俊早已一个个成长为我国炼油行业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企业的中流砥柱。看到这些人为祖国石化行业的贡献,我仿佛又看到了这位忘我付出的老先生那慈祥脸上浮现出的温暖笑容。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纵观陈老先生的一生,是勇攀高峰、不断求索的一生,他的创新思想一刻也未曾停止。在青年时期早已立下鸿鹄志,将自身理想融入祖国的发展;在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指导攻克困扰全人类的难题MTO。“雪泥鸿爪,人生如斯。一生未得闲固然是有所遗憾,但毕竟是有得有失、无怨无悔。”这是陈老先生90岁生日回忆过往勉励众多青年员工时述说的话语。对于在当日浮躁、浮华的社会上生活工作的我们来说,更应该静下心来、戒骄戒躁,学习陈院士那种耐得住寂寞的毅力,学习他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学习他进取创新、一生求索、以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己任的崇高品质。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事迹 陈俊武 陈俊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陈俊武先进事迹报告会 陈俊武时代楷模观后感 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陈俊武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陈俊武时代楷模心得体会 陈俊武院士事迹心得体会 时代楷模陈俊武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