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12篇

时间:2022-02-22 00:03:46 来源:网友投稿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12篇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1

2020年的春节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阴霾下到来。从发现肺炎病毒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着,感动于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海外华侨支援物资,白衣天使写下请战书坚守一线,年迈的院长身患渐冻症仍不惧艰险,深感这个新春的武汉并不“寒冷”。随着疫情的蔓延,我的家乡也出现了很多确诊患者,省政府启动一级响应。我所在的社区有很多武汉返乡人员,于是我加入了社区防疫志愿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和有关组织在一些主要路口进行劝返以及相关人员的登记工作。对国家的热爱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加入这场艰巨的战斗。

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我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受到社区居委会的关心。我深知回馈与感恩,2018年加入了沁水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寒假和暑假做一些志愿者的活动。2月1日,在在父母的理解和会长阿姨的鼓励下我加入了这次抗疫行动,每天帮助定点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电话询问,遇到身体不适而求助的居民就赶紧联系相关人员去家中检查,电话联系并留意关心独居在家的老人。起初,部分居民并未对此引起重视,依旧出门探亲,我们在路口一个个劝说并询问登记接触历史,的确有部分群众对此很抵触,但随着宣传的深入,大家都我们的工作逐渐理解并支持,部分居民也向居委会捐献了口罩和生活物资。

在与大家交谈时,我能感到大家的担忧,也慢慢体会到了那些身处武汉一线工作者的压力。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病毒隔离了我们却隔离不了爱,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战胜这次疫情。每一次觉得累觉得害怕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进志愿者协会的誓词:有些情必须有人做,有些人还在水深火热中,有些人还在一线奋斗!我穿上志愿者马甲、戴上口罩,每天坚守在路口,坚持着责任和价值,也肩负起社会的担当。

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睁开眼睛,这世间万物,温暖的阳光,凌烈的寒风,都在教会我们珍惜身边的一切,拥抱炽热的生活。天佑中华,天佑武汉,加油我爱的祖国,加油无数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2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3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4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全国已经调集11000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汇集武汉,协同攻坚。今天(3月1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仅是指导组专家,还是临床大夫。他和同事们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寻找着治疗的突破口和诊疗路径。

俯卧位通气是邱海波和同事们总结出来的对重症患者明显有效的一种呼吸治疗,目前已经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但是要将插管的患者翻身,还要避免病人身上各种插管的脱落和损伤,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节奏。

在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六版,现在又即将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锐医疗力量汇聚武汉,不同学科协同作战,邱海波奔波在各个重症医院间。在最近几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转,ICU开始出现了“床等人”的现象。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5

_,_农场工业科科长。当庚子新春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_和众多青年一道,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行列中,他主动请缨担任了农场网格防控机制管理下的包片楼道长,冲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进行入户排查,掌握居民基本情况。疫情防控至今,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居家隔离17人次,现已全部安全解除隔离。为做好从湖北尤其是武汉地区务工求学返乡人员的登记排查监控工作,_带领7号楼各楼道长深入居民家中,深入细致排查人员名单,做到户户底数清、情况明。至今已入户调查48家,共计109人,复工生产离场32人,剩余77人安全居家生活。

在复工复产期间,社区人员流动大,疫情危险程度高,为了帮助职工尽快完善复工离场手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离场政策和程序,细心查验填报信息,并在具体办理工作中,只要还有人员办手续,不管多晚他都要完成,因为他太了解这些人员焦急的心情了。到目前为止,已办理复工人员260多人次,装订档案200余册,开具社区居民证明30多人次。

_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场职工感觉心里有底,增强大家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而他作为一名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们的“爱”,群众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现在,疫情形势虽已向好但还未结束,做为抗击疫情志愿者的_,仍在和大家一道坚守在一线,只为让_居民从容的面对疫情、静待春暖花开而走出家门。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6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7

说起格桑花,相信大家便能联想到盛开在雪域高原上的格桑梅朵,联想格桑花的简单,不妖艳,不芬芳,纤细但不失挺拔,柔弱但不失坚韧。我们可以说格桑花是幸福的天使,谁拥有了它,谁就会拥有一生幸福。在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有一位来自青藏高原上的格桑花---_。

相信大家如对_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近期,各大网站和各类朋友圈刷屏了来自青海省化隆县藏医院的内科副护士长_的先进事迹。今年31岁的_,当听到党支部向该院全体医务人员发出驰援武汉号召时,_同志主动举起手说:“院长,我去吧”。简短的几个字,瞬间彰显了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打破了会场一时的尴尬和纠结气氛,同时也感动了在场所有医务人员。

在日常工作中,_同志的工作表现就如其道出的“我是一名护士,护理经验比别人多,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有自己的特长”一般,在业务能力方面她是属于该院数一数二的能人。作为一名一线护士,她始终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放在首位,并做到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不顾两个幼年的孩子,直奔武汉。当有人问她,“你舍得丢下两个小孩吗?”她便道,“我也舍不得,谁愿意丢下小孩,但我穿上工作服,我就是一名护士,驰援武汉,我就是一名战士,抗击疫情是我的职责”。几句没有豪言壮语的对话,真是应验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穿上大褂她是白衣天使,脱下大褂她是女儿亦是母亲”的佳话。

白衣天使不是百毒不侵,白衣天使也是血肉之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赞扬_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更要大力宣传和学习的忘我工作、忠诚奉献的品质,以_为榜样,扎实工作、不辱使命、奋勇前进。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8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全国已经调集11000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汇集武汉,协同攻坚。今天(3月1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仅是指导组专家,还是临床大夫。他和同事们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寻找着治疗的突破口和诊疗路径。

俯卧位通气是邱海波和同事们总结出来的对重症患者明显有效的一种呼吸治疗,目前已经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但是要将插管的患者翻身,还要避免病人身上各种插管的脱落和损伤,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节奏。

在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六版,现在又即将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锐医疗力量汇聚武汉,不同学科协同作战,邱海波奔波在各个重症医院间。在最近几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转,ICU开始出现了“床等人”的现象。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9

_,_农场工业科科长。当庚子新春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_和众多青年一道,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行列中,他主动请缨担任了农场网格防控机制管理下的包片楼道长,冲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进行入户排查,掌握居民基本情况。疫情防控至今,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居家隔离17人次,现已全部安全解除隔离。为做好从湖北尤其是武汉地区务工求学返乡人员的登记排查监控工作,_带领7号楼各楼道长深入居民家中,深入细致排查人员名单,做到户户底数清、情况明。至今已入户调查48家,共计109人,复工生产离场32人,剩余77人安全居家生活。

在复工复产期间,社区人员流动大,疫情危险程度高,为了帮助职工尽快完善复工离场手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离场政策和程序,细心查验填报信息,并在具体办理工作中,只要还有人员办手续,不管多晚他都要完成,因为他太了解这些人员焦急的心情了。到目前为止,已办理复工人员260多人次,装订档案200余册,开具社区居民证明30多人次。

_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场职工感觉心里有底,增强大家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而他作为一名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们的“爱”,群众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现在,疫情形势虽已向好但还未结束,做为抗击疫情志愿者的_,仍在和大家一道坚守在一线,只为让_居民从容的面对疫情、静待春暖花开而走出家门。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10

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党委书记_同志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积极投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一线,亲自指挥部署工作。1月23日,白音察干镇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部署会。会议要求,各嘎查村社区要坚守工作岗位,全面开展摸排,强化舆论引导,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1月24日年三十,这一天,_同志仍一心想着疫情防控工作,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特别是哥哥病重的情况下,也顾不上去看一看。亲自深入嘎查村社区指导督查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大年初二,面对疫情,全镇干部取消休假,在他的带领下,奋战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

由于他全身心紧盯湖北省返乡和流入人员的个人档案,医学观察情况,小区、平房区、嘎查村管控等情况。就在1月28日接到哥哥病危通知后,他毅然决然的投身到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上。

作为白音察干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他的带领下,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推进。截止2月1日,累计放发宣传单30000份,张贴画报5000份,群防群治宣传横幅600条,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29个,转发相关新型冠状病疫情防控知识2000条。为嘎查村社区一线干部发放了体温计、防护设备、臂章、停车登记告示牌、彩旗带等;经与市农牧业局协调,为嘎查村社区解决疫情防护服300套、口罩500个、手套500双、防护眼镜5副、消毒粉20件。全镇共排查出湖北省返乡和流入人员68名,实施居家隔离,落实了监控责任人,按照“一对一”进行监控。同时,对乌兰察布市以外除湖北省返乡和流入人员进行排查,共计排查出1688名。镇区内所有小区、平房区和嘎查村全部实施管控,外来人员全部进行登记。可遗憾的是直到31日他的哥哥病逝,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_,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和神圣使命!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11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对抗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篇12

有人说,“03年,全世界保护90后,这一次,换90后保护全世界。”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从“九省通衢”武汉,到“革命热土”_,一座座城市都按下了“暂停键”,停下了往川流不息的交通、停下了新春佳节的聚餐、停下了计划许久的出行,而停不下的,是医务人员的接诊救治,是一线工作人员的排查宣传。

在_市_镇,90后小夫妻_、_,就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他们的青春守护_人民群众的安全。

1993年出生的_,是唐市中心卫生院的一名普通医生。面对疫情,年轻的小周成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名白衣战士。他坚决服从医院的安排,转战在唐市中心卫生院与_高速收费站卡口之间,参与诊治发热病人、转运疑似病人、测量外来人口体温等工作。长时间的日夜颠倒、无尽的值班与检查,_有时候连日子都数不清。但是他知道,_是_的“南大门”,肩负着全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责任重大。面对入常的车辆,他细致而专注,面对就诊的乡亲,他热情而耐心。凌晨1点的高速卡口寒风凌冽,吹不灭小周和他的同事们防控疫情的信念,上午10点的阳光明媚耀眼,照亮了这位医生小哥哥一往无前的仁心与妙手。

防疫“一线”,有“他”在坚守。

1994年出生的_,目前在_镇人民政府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工作,参与了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调度和安排。1月23日,当大部分群众都欢快地准备着年夜饭的时候,_和她的同事们,正在紧张准备全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的材料。当天下午,会议结束,_又紧张地投入到后续工作中。等走出办公室时,最后一抹余晖渐渐消失,安静的小镇洋溢着过年喜悦,她却知道:这个年,不好过。对于_来说,2020年的春节,没有一顿又一顿丰盛的聚餐、没有走亲访友欢乐、没有吃喝玩乐的悠闲,只有一条条疫情排查信息、只有办公室紧张而急促的键盘敲击声、只有自己与同事手机上一条接一条的信息与一个又一个电话。_每天保持与全镇14个村(社区)的顺畅沟通,第一时间掌握镇域范围内湖北返常人员的信息和动态,维护重点人员管理系统,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防疫“二线”,有“她”在付出。

镇政府离卫生院不到500米,却让他们俩在整个春节期间很少有机会相聚。在小徐的朋友圈,有这样一句话:“你在一线,我在二线,我们一起加油”,配图是“全副武装”的小周。2020年的新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却把心更紧密地连在一起。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新一代基层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推荐访问:肺炎 对抗 英雄人物 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人物 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有哪些人 抗击新冠肺炎的杰出人物 抗击新冠肺炎代表人物 新冠肺炎抗议英雄人物的故事 新冠肺炎中的英雄 新冠肺炎的代表人物的英雄事迹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英雄事迹 抗击新冠肺炎英雄故事 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