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奖项是不够重视教学 思想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

时间:2022-03-21 16:16:4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一个奖项是不够重视教学 思想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供大家参考。

就一个奖项是不够重视教学 思想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

 

 9 月 10 日, 浙江大学教师节典礼上, 该校两位教授因长年坚持在本科生教学一线、 并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 每人获得了 “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 100 万元的奖励。(新京报 9 月12 日)

  舆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多家门户网站在首页转载了 这一消息。

 而有意思的是, 这是该奖第二次在浙江大学颁发——2011 年的教师节, 浙江大学宣布设立由浙大校友段永平和夫人刘昕捐资设立的“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基金”, 以表彰功底扎实、 业务精湛、 教学效果突出、关爱学生成长的优秀教师。

 设立基金的第二年教师节(即 2012 年教师节), 浙江大学开出首个百万奖励。

 ——可引起的关注远超过第一次。

 原因何在?

  这从两届的获奖者身份可看出端倪——第一届获奖者的身 份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而第二届获奖的两人, 则如媒体所称, 长年坚持在本科生教学一线,其中一名是没有行政职务的普通教授, 另一名拥有的职务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图象图形研究所所长”, 这是一个学术性质较强的职务。

 换言之, 第一届颁奖给了 有副院长职务的学校中层领导, 而这届则奖给了普通的教授。

 某种程度说, 这回归了 设奖的本意。

  其实, 早在去年此奖进行首次评选时, 笔者就曾注意到这一奖项。

 因为在评选时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有网友质疑 8 位候选人几乎全部是是校内掌握实权的中层干部, 甚至有校领导, 这和国家教学名师奖评选遭遇的质疑完全一样(统计显示, 近年来的国家教学名师奖评选有约80%有行政头衔), 本来应该奖励一线教师的奖项, 最终却被权力通吃, 这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反而伤害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如果该奖的评选就按照这一路径发展, “心平奖教金” 不但会令师生反感, 也会令设立该奖的校友失望, 难以心平, 最终可能收回奖励基金。

 好在浙大随后对评选条件进行了调整——2012 年, 该奖的评选对象为 “从事教学工作 10 年以上且在浙江大学工作 5 年以上的教师 (含班主任、 德育导师及辅导员)。” 而在 2013 年, 明确加上了一条, “学校领导不参选。” 这传递的意图十分明显。

 该校负责人在介绍此奖时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这表明, 只有行政退出评奖, 才能让教师真正得到重视。

 而沿着这一思路, 我们不难找到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办法, 这就是实现行政权、 教育权和学术权的分离, 推进学术自治、教授治校, 实行教育、 学术本位管理和评价。

 我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遭到社会质疑, 与大学实行的行政评价体系和教师缺乏教育自主权有关, 一方面, 学校办学者为追求办学政绩, 为教师设立了一系列行政考核指标, 包括发表论文数、 申请课题、 经费情况, 这导致教师普遍重视学术研究, 而轻视教育教学; 另一方面, 由于学校整体缺乏办学自主权, 加之学校内部行政主导教育资源的配置, 导致教育资源、 教育荣誉也被有行政资源的行政领导瓜分, 普通教师没有足够的教育自主空间, 也没有从事教育教学的动力, 一些教师上课也就图完成教学工作量, 教学没有活力。

  需要注意是, 浙大的“心平奖教金” 并不是学校出资设立的, 而是校友设立的奖项, 这反映了校友们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地位的关切。

 然而, 引导学校重视教育教学, 让教师重视教学, 单有这一奖项是不够的, 必须从整体上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的调整, 应成立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 负责学校教育和学术事务的管理、 决策, 学校行政只是执行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决定, 这样才能让学校按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办学。

推荐访问:思想重视不够 责任意识不强 奖项 重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