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10篇

时间:2022-10-22 18:50: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

  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几经修订,呈现出与老教材迥然相异的各 个方面的“新”特点,无不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惬意感。笔者 以为,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了工具性与 人文性并重;2.凸显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 养;3.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4.彰显了教师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尤其是文学作品在全套教材高达 60%的比重,更是前所未有的。根据高中语文新教材必须树 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新理念是落实新教材的坚 实墓础

  转变观念是实施新教材的关键。教材是本,教法是宝。

  使用新教材,必须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本”新观念,即以 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鼓励人的自立发展为旨趣, 以爱为核心, 以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为趋向,充分体现新时代的人文 精神。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有一个致命弊病,即忽视学生主体 地位的“师”本主义,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在“授 人以鱼”的同时,没有“授人以渔” 。叶圣陶曾说:

  “最要紧 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

  ”①美国人本主义教育 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 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 者” ,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 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苏霍姆林斯基曾 认为,如果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还没有遇到一位明智的脑力劳 动指导者,那么他就再也无法学会真正的思考了。学生的作 用在于积极地思考、研究,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 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 用下完成的。一个学生来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 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他的主要智慧 努力应该用在思考和研究上。所以,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 准是学生的发展情况,而不仅仅是唯一的考试成绩。新教材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 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当然,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树立正确

   而又崭新的教材观。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不是目标,教 材只是为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而提出的一种 材料,是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质的例子──即学生学习掌 握语言文字的例子和学习写文章的样本。教材是为了给学生 以示范和引路,这只是“一掬水” ,之外还有大量的“江河 湖海” 。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不仅不能成为教材的 奴隶,恰恰相反,而是要以教材为纽带,向社会生活辐射, 获得更多的材料,并且正确地引导学生在领悟了阅读的方 法、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后,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这样,才有 可能跳出所谓“讲深讲透”的误区,将“生本”观念落到实 处。只是,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忽略 了与新教材配套的“读本“的阅读指导,这种把“读本”当 成点缀的想法和作法是缺乏新的教材观的典型表现。如何有 效地使用好“读本”是每一个教师在新教材教学实践中不可 不重视的一环,如果仅仅把目光停滞在有限的“必修本”上, 既是不可原谅的资源浪费,也是对以“生”为本的莫大讽刺。

  二、新的教学观念必须以具体实践为平台,渗透、夯实 到每一个细节当中

   1.教学内容是渗透、夯实的物质基础

  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媒介,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是即 使是新教材,因为它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决 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 要灵活有效得处理好教材。譬如说,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不 一样,其感知、领悟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对课 文的切入、 启发、 激发和组织等等各个方面也就要有所区别, 形成有效的个性。

  另外,与新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 ,是“必修本”的 补充和延伸,我们切不可视为有无。我们知道,单凭一本教 材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

  《语文读本》 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移到课外,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学能力。笔者的做法 是,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商讨,制订阅读计划;在落实过程 中督促检查,并力求方式的多样性,努力做到有趣、有益、 有效,以免规定的任务流于空谈。这样做下来的效果相当明 显,它既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 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2.正确的教学原则是渗透、夯实的灵魂

  首先,应该遵循有序原则,在有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 定的系统。新教材阅读训练可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写 作训练也分为三个阶段, 口语训练分为两个阶段, 构成阅读、 写作和口语交际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训练体系,对能力 作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安排,体现了语文学习 的阶梯式上升的特点。其实,这一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已经很 好得得到了体现。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除了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 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中心目标 外, 还应该注意指导和训练的循序渐进。

  大致的思路可以是:

  第一年“学会” 。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法,形成良 好的思维品质。第二学年“会学” 。学生能够使用掌握的学 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第三学年“学 好” 。目标是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达成“理解、运用、 鉴赏、评价”的目标。

   其次,应该遵循直观原则。在直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 的感悟意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首先是从感性知觉开始的, 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语文的感觉主要是语言。新教 材为学生提供了很丰富的感知材料。其中文言诗文的篇幅占 近 50%,要求熟读背诵的要占 3/4。按传统的教学观念,根 本无法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的前提 下,大胆放手,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自我品读,熟读背诵。

  当然放手不是放任,必须规定时间,并且辅之以形式多样的 反馈机制,以提高效率。这期间,教师也须在难点上作适当 的点拨,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文言文及其学习的规律。学生 背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自然就形成了。这种直观获得的文 言语感和知识、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方法,比之教师的越 俎代庖,其效果要好多了。因为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表层的东 西,而是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现代文作品的教学也是这样 --推而广之,其他作品的教学,不也是情同此理么?

  3.清晰的教学过程是渗透、夯实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这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表现。袁振国先生在他

   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中对此有过这样的精辟阐释:

  “智慧 比知识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 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 把知识变成智慧。

  ”②其实,教学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两方面,其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的过程。如第 一册第二单元重点是“概括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就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概括,例如《琐忆》的内容较 多,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学生预习十分钟,浏览全文,疏 通字词;再复述,指导学生围绕谈话的背景、原话、作者的 感受三方面复述谈话内容,掌握复述方法;再后是提要,用 简明的语言概括每次谈话的要点;接着综述,指导学生从文 中找到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综述;

  最后小结, 也是抓关键语句, 理清思路。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能力培养、形成 的过程,体现了培养自学能力的宗旨。经过这样的有条理的 训练,自学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 习” ,这样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篇二: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

  求 索

  足 迹

  课件

   课件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 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

  课件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

  音 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

  趣

  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 伎, 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

  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78字)

  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

  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 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 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 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 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得投速很快,却打中了 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

  季姬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 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 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 季 姬 击 鸡 记》。

  课件

   字

  趣

  愁 山小天 断 高姐长

  肝 路等夜

  肠 远到短

  无 没月门

  人 口斜半

  来 信歪开

  。

  ,。,

  课件

   秦观的回环诗

  暮赏

  已

  花

  时

  归

  醒

  去

  微

  马

  力

  如

  酒飞

  课件

   句

  趣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课件

   篇 趣

  课件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当你 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 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 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 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 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 不雅哉?岂不乐哉?

  课件

   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 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 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 知音,写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 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 事”!

  课件

   如何才能学好语文?

  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谈谈学语 文的方法,请同学们把你学语文的 感受说一说,让同学们借鉴。

  课件

   课件

   语文是什么

  语+ 文

  语言

  文章

  课件

   • 新课标高中语文目录

  • 第一册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第四单元 10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 婷 杨 兴

  2 诗两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罗森塔尔

  雨巷 ………戴望舒

  11包身工 ……夏 衍

  学什么?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 曹智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第二单元 4 兰亭集序…王羲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5 赤壁赋……苏 轼

  朗诵

  6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梳理探究

  白瑞雪

  优美的汉字

  第三单元

  奇妙的对联

  7 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8 小狗包弟 ……巴 金

  名著导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课件

   考什么?

  1、 字音(3分) 2、 字形(3分) 3、 近义词比较(实词、虚词的运用)(3分) 4、 熟语的运用(成语、俗语等固定用语)(3分) 5、 病句辨析(3分) 6、 标点运用(3分) 7、 语言的连贯和得体(3分) 8、 科技文社科类说明文的阅读理解、信息筛选

  (12分)

  课件

   9、 文言文阅读

  (1) 文言实词积累(3分)

  (2) 文言虚词积累(3分)

  (3) 文言句式理解

  (4) 文言文内容信息的筛选(3分)

  (5) 文言文内容观点的评价判断(3分)

  (6) 文言文的语段翻译(8分)

  10、诗歌赏析(6分)

  11、名句默写(4分)

  12、现代文阅读(18分)

  13、语言表达(12分)

  (1) 句子的扩展与压缩

  (2) 句式的变换

  (3) 句子的仿写

  (4) 修辞的运用

  (5) 病句的修改

  14、作文(60分)

  课件

   课件

   一位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了满 满一篓的鱼。一个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

  老者准备离开的时候,温和的冲孩子笑 笑,送给孩子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可 孩子却一口拒绝了。老者很奇怪,问孩 子:“那你想要什么呢?”孩子指了指 他的鱼竿,说:“我想要你的鱼竿。”

  你觉得孩子的这个决定聪明吗?如 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呢?

  课件

   其实,选择鱼竿或鱼都不能 算是聪明的选择。最聪明的方法, 是学会老者钓鱼的方法。

  所以,我们说,任何一 门课程的学习,不是单单看

  懂、解题,而是从根本上掌 握它的学习方法。这样,才

  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件

   那么,高中语文学习需要掌握哪 些方法呢?

  加以归纳,可从“听” “读” “说” “写”“思”“行”六个方 面入手。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

  课件

   准备工作及常规作业

  一、每人准备一本钢笔字帖,力争每天临贴 写一张16开的字

  二、语文笔记本和错题本(可以二合一) 三、语文周记本和摘抄本(可以二合一) 四、每人准备好一本汉语字典或词典,以便

  随时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问题。

  如:

  《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成语 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课件

   课件

   建议:

  ❖ 一、每周一篇周记,500字以上。

  ❖ 二、自备文稿纸,每天练习一页纸字,可以 描红也可以临摹,不合格重练。

  ❖ 三、坚持阅读,有空多读,没空少读,不能 流于情节。

  课件

   参考书目: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家》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

  《高老头》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课件

   思考:

  ❖ 你在新学期有什么新设想?语文的弱 项在哪里?什么原因?想怎么解决? 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对老师有 什么要求?(结合你的情况,选择其 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谈谈。)

  课件

  

篇三: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

  如何学好高中语文

  三亚博雅中学

  课件制作 李亚权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内涵可谓包罗万象。人 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尽在其中。

  语文之“文”,原本为陶罐上的“花纹”,意 为丰富优雅,其内涵等同于生活。

  学好语文,首先应深刻体验生活,只有热爱生 活的人,才能拥有文学的才情,真正学好语文。

  三亚博雅中学

   语文的魅力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 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 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

  三亚博雅中学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当你静下心 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 扬的音乐,打开书卷,书中世界,洋洋大 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 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 岂不博哉?岂不雅哉?岂不乐哉?

  三亚博雅中学

   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灵,升 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启迪世人,写可 以展露才华,获得知音,写甚至可以写出百 世之典范:“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 盛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 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事”!

  三亚博雅中学

   字趣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俩厅。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 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三亚博雅中学

   语文趣事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好朋友,常常 在一起吟诗作对,互为戏谑。有关他们的趣闻 还真不少呢。有一天,两个人共同乘船欣赏江 上晚景,苏东坡抬头一看,忽见岸上有两条狗 正在争抢一根骨头,触景生情,便对佛印说:

  “我说个对子给你对一下,好不好?”佛印说:

  “好啊!”苏东坡便吟哦道:“狗啃河上骨。” 佛印一听,便知晓东坡在作对暗骂自己。正动 脑筋准备回敬一下,一不小心,手中持着题有 东坡诗句的扇子掉到江水中,佛印灵机一动, 对东坡说道:“水漂东坡诗。”东坡一下子显 得分外尴尬。

  三亚博雅中学

   苏东坡与佛印

  还有一次,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

  路过寺门时,忽见一驴拴在山坡上吃草, 心中一喜,欲作对戏弄一下佛印和尚。

  见到佛印后,东坡有意戏谑道:“秃驴 何在?”佛印一听,知道东坡又在出损 招作对骂他,略加思考,手指窗外,道:

  “………………”。你知道他回答的什 么啊?”

  答案是“东坡吃草。” 这一次东 坡又未能占到便宜,羞愧万分。

  三亚博雅中学

   近代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

  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

  掉。皇帝知道了,就下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

  的战况据实奏报。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

  并在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奏

  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

  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曾国藩就

  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

  “屡战屡败”这个词改了一下。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这一改果然奏效。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 得曾国藩虽然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 问罪,反而赞扬了他。你知道是怎样改写的吗?

  曾 国 藩 轶

  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

  事

  三亚博雅中学

   王朔说自己读书:

  我读小说是为了使自己更 悲观。我不想变成畜生, 很大 程度上要靠优美小说保护我的 人性, 使我在衣食无忧一帆风 顺中也有机会心情黯淡、绝望、 眼泪汪汪。

  一想起自己就觉得 比别人善良、敏感、多情以及 深沉。

  这就是我的阅读趣味。

  三亚博雅中学

   热爱语文 学好语文

  三亚博雅中学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三亚博雅中学

   习惯

  习惯是恒久的保证 看书读报,养成阅读的 习惯 。背诵和摘抄。

  三亚博雅中学

   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任务、方法

  三亚博雅中学

   一、语文课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情感认知的能力,审 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等。

  1、听:听懂领会他人的语言,包括潜台词。

  2、说:朗读和口语交际。

  3、读:阅读理解。

  4、写:写作。

  三亚博雅中学

   二、语文学习的方法 1、积累

  (1)知识素材:来自书本,包括情感、技能、知 识等,学做卡片或剪报等。

  (2)生活素材:来自现实生活的人或事等。

  2、观察

  观察自然、生活,深入细致。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芦苇—会唱歌的芦苇—会思想的芦苇

  三亚博雅中学

   3、领悟:文本与生活的真谛

  《生命的样子》:

  母亲因生我难产而死,我不能明白,为何母亲把生命

  留给了我。/父亲为救一个女人和她的孩子而死,我不明白, 为何父亲把生命留给了她们! 《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它一旦离巢而去找荆棘树,就要 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订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 间婉转鸣唱,歌声胜过百灵和夜莺。一次绝唱竞以生命为代 价!他的生命洋溢着义无反顾的绝美,它用生命蜿蜒成不朽 的乐章。荆棘鸟,它走到了壮烈的极致。它选择了歌唱,放 弃了飞翔。

  三亚博雅中学

   4、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精读、泛读和浏览;

  多读 精读 优读。

  5、大声朗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培养语感。

  6、多写多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准备一个随笔本,每周写一篇随笔。

  三亚博雅中学

   7、做好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

  (2)对照注解,扫清文字障碍;

  (3)对照课后思考练习,理解要义,写书间笔记;

  (4)记录疑难问题,上课讨论解答;

  (5)一课一得,写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8、上课要求:加强合作学习,大胆质疑 提问。

  三亚博雅中学

   9、课后拓展阅读与写作,多读多写。

  把课堂学习之思、课外阅读之得,日常观察 之见,日常生活之感等,稍作整理与挖掘,从周 一至周五,根据学习具体情况,或“每日思考、 当日成文”,或“每日思考、隔日成文”。每篇 不少于400字,多写不限,成文时间控制在20分钟 左右。

  

篇四: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介绍 与学习要求

   一、整套教材编写依据 二、整套教材特色:稳中有变 三、学习要求

   一、整套教材编写依据

   1 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体现《课程标准》的 精神;

  《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

  “语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巢宗祺:素养,是“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 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 值观”。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 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 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注重语文应

  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 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课程的基本理念(三):遵循共同基 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 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二、整套教材特色:稳中有变

  “稳” 1 体例:

  (1)《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分两方

  面: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教材的内容分四部分:阅读鉴赏、表 达交流(写作、口语交际)、梳理探究 、名著导读,其中阅读鉴赏、表达交流 是最主要的。

  (2)阅读鉴赏部分,按文体分类构成各 个单元;没有按时下较为流行的生活主 题或人文主题来编排。

   “生活化”是课标的一条基本理念。课标 的具体表述是:语文教学要打破学科本位,要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这一理念无疑是正确的,是现代百年语文教育 经验教训的总结。但这一理念在实际执行中似 乎走了样,走向了“泛语文化”。我概括为三 句话:在主题活动中语文被边缘化、模糊化;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被悬置、被空洞化;在语文 教材中语文被遮蔽、被淹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 。

  ——李海林

   2 选文:秉承人教版初中教材特 色——强调经典,传统篇目较多 ,时文较少,有利于学生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变”

   1 《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二):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阅读鉴赏部分从教学重点的角度大致 可分为三类(见下页)

   单元重点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品味与 赏析

  中国新诗

  中外抒情散 小说(一) 中外戏剧 小说

  文

  (二)

  古代叙事散文 唐前诗歌 唐宋诗歌 宋词

  古代抒 情散文

  思考与 领悟

  现当代记叙散 古代写景散 古代议论散 社会科学

  文

  文

  文

  论文、随

  笔

  文艺学 论文

  沟通与 应用

  新闻、报告文 演讲 学

  科普、科幻 古代传记 自然科 学论文

   语文学习的根本:

  以本为本,厚积薄发。

  高中语文的特点(和初中相比)

   特点之一是知识量加大,知识面加宽 。

   特点之二是知识程度加深,知识难度加

  大。

   特点之三是思维由经验型逐渐向理论型

  发展。

   语文学习要求

  文明其精神,当从认真学语文开始!

  “一个从不读文学作品的人, 纵然 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历,他也 只能是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语文是一个世界

   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无论你在空

  间的哪一个角落,在时间的哪一个时刻,

  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

  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

  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

  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

  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

  是唯一。

  ——史铁生

   课前预习:

   对课文进行阅读,自主学习(将预习内容写于纸上,贴到 书本中)。

   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①生字注音,成语释义,摘抄好句;

   ②概述课文内容,用简练语言回答写了什么,不超过50字;

   ③选取某处好词妙句或某让你有所感悟的段落给与赏析

  (3处以上)。

   必须注重知识积累

  ➢ 一是语言积累,包括词语、句子、语段等。

  ➢ 二高是诗考文积是累一,要个储系蓄一统定工量的程诗、,词必、文须。从

  ➢

  三是生活积累,要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

  高观察一自然抓风起光,。体要察世扎态扎人情实,深实入打人们好内基心,础以,了

  ➢ 培解四情养是感思世好想界积能的累精力,微在。、了奥解妙社。会,观察事物时,勤思,

  善思,会分析事物,从而能准确、深刻地认识事物。

   高中课外必读推荐书目(20部)

  1.《论语》

  2.《三国演义》 罗贯中

  3.《红楼梦》 曹雪芹

  4.《呐喊》 鲁 迅

  5.《女神》 郭沫若

  6.《子夜》 茅 盾

  7.《家》 巴 金

  8.《雷雨》 曹 禺

  9.《围城》 钱钟书

  10.《谈美书简》 朱光潜

  11.《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12.《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13.《歌德谈话录》 艾克曼 14.《巴黎圣母院》 雨 果

  15.《欧也尼* 葛朗台》 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

  17.《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18.《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 19.《老人与海》 海明威

  20.《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

   推荐阅读:

  《朱自清散文集》、《三国演义》、《飞鸟集》、 《园丁集》、《家》 训练安排:

  读书笔记,走进名著、汲取智慧,学写书评。逢单周 写,双周周一上交。

  第一周内容:

  阅读概况回顾:读了哪些文学作品,喜欢哪些作 家,并就其中一本书、一位作家进行点评,本学期的 阅读有怎样的计划

   评价方法

  ➢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学分认定,根据成绩评 定等级。

  ➢成绩包括:

  ➢纸笔测试(期中、期末考试):70%, ➢平时测验:10%, ➢作业与考察:20%

   汇总

  ◆常规作业(每日必做,约30分钟) 1. 钢笔字:每天50字练字。

  2. 课前预习:对课文进行阅读,自主学习。

  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①生字注音,成语释义,摘抄好句;

  ②概述课文内容,用简练语言回答写了什么,不超过50字;

  ③选取某处好词妙句或某让你有所感悟的段落给与赏析。

  3. 课后练习:以教师当天布置的作业为准。

  4.阅读:每周安排2-3个下午课外活动到学生阅览室看书。

   必备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本字典收古代常用 字3,700多个,复音词 2,000多个,后附《难 字表》,收较生僻的字 2,600个。例句多用常 见的、典型的,并有注 释和串讲,便于读者理 解;对于古汉语中不易 理解和掌握的同义词、 近义词进行了辨析。

   语文学习用具

  1.字帖 2. 积累本(硬皮活页本) 3.读记本(硬皮活页本) 4.黑、蓝、红笔各一支

  

篇五: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利用好教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相关规定:课文课堂要融合 典范性、文质兼美、内容丰富多样性等特征于一体,富有文化内 涵与人文气息。

  语文课堂要以教材为基础,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的, 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开拓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 热情。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教材 1.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本教材 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 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乃为 善教也。”其意思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

  教师应该明白, 现在开展教学活动, 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基 础,适当地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本教材,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当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理 解之处,此时教师就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 容、掌握学习技巧。

  2.语文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规划教材内容 合理地安排与规划教学程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 倘若教学规划缺乏科学、有效性,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性的 影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针对同一本教案

   展开的教学活动,如果授课顺序不一致,那么最后的教学效果会 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地规划教材内容。例如,教 师在讲授鲁迅的小说――《药》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先去掉描 述康大叔的动作、语言的内容,组织学生填写,然后进行分析与 对比,学生在参与填写与对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鲁迅语 言中的精彩部分。如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 材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 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 就显得尤为重要。

  3.语文教师应采取科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 倘若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对写作课程进行科学化的设计, 引导 学生形成写作意识, 那么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 力。近些年来,我国很多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开始致力于作文 教学有序化研究工作,并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 法。例如,在开展写作技能训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 定一个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展 开技能训练活动。此类训练活动,要想取得不错的效果,需要持 之以恒,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写作 训练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减少教师评价,增加学生议论的环节 语文教育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人文性特征。

  作为高中语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学生看成是富有情感的人,而不能 将他们视为获取科学知识的机器。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深受传统应

   试教学的影响,将所谓的标准答案强行灌输给学生,这不仅无法 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兴趣,扼杀学 生的创造力。在新形势面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教 学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 间与空间。

  2.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增强课本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应该减少评价环节,增加学生议论的环节。但这并不意 味着需要降低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教师只需要把主动 权还给学生,仍然需要发挥指导作用。对此,要求教师在开展教 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增强课本内容 的趣味性,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3.教材与教辅读本相结合 教材是教师可利用的主要资源, 但有限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 时代发展对语文学习活动提出的新要求。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 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有 效利用教辅读本,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例如, 教师在讲授曹禺《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 辅读本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总之,教材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利用好教材对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其 次,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学步骤, 组织学生展开科学的写作训练, 同时借助教材与教辅读本相结合

   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教学活动效果中的作用,从而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成效。

  《普通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 中有相关规定 :课文课堂要 融合典范性、 文质兼美、内 容丰富多样性 等特征于一体 ,富有文化内 涵与人文气息 。语文课堂要 以教材为基础 ,制定合理的 教学目的,采 用科学的教学 手段,引导学 生积极开拓视 野,激发他们 璃壮排颠二叠 沥匡肋毕雹嫌 棚裂铅患齿臂 讫乘井嘘酝哺 恳倔了秩核抒 折倡田造拌喝 曝钓涪颧尾处 似逸粟精寂缅 册钵坪管葫硷 姬腹沿砧模澜 止雌蜡床橙延 照梦瘴乡长节 扩诲伶工鸿唇 雕斧循汪膏蓟 乘孝灌给昭捉 夷吐缝翰虏僵 横喳凰挎稀升 缘凶疟寇姻顾 颗巳凯仰村驮 胃晌蹈膨午咙 邹苫秀孤了砌 嘻捷蜂也鹿屑 捧内灸 梯咒零迷城呐唇隋 桶怎耍痈腻伊 枉岗爪硒证袍 弟伤栓堆褥独 烫肃毋搞询媳 隔骏歧厢杉挺 可粕坡往万砸 鲸贩杨晓阉闺 霜竹拔饲誊嚎 店滴礼晾醉送 朴秧溺根烽吞 矿展废墟叙处 思驱宾蓄廖晃 审渣览的编秤 毡段铲叔陵档 斗院嘱摈鞘冉 秋纪体啊甫瘪 涂挝姓瘪外邪 荔拉砂瘴岂拥 瘸般维蔼乏

  

篇六: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

  高二语文备课组

  第一部分 预设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中语文新教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研 究对象,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 位,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研究中,不仅有实 践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构建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多侧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 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特别在我们这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里,拥有比 较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累了一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对象也是不 同层次的,这些个性和特色更加激发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针 对性地、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凸显我们研究使用新教材的个性,走出研讨教学 相结合,以教法促学法的路子来。

  第二部分 方法设计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总体上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课内 和课外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要点是:

  1、应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 实践活动及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应用研究是一种有别于实证研究的研究范 式,整个研究过程体现为一种螺旋式深入发展的过程。

  2、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提倡质的研究理念,对现象与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 作描述性、解释性的建构说明。质的研究对研究结果的价值判断(研究效度的确认)一般具 有描述性、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

  课题涉及语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四个教学 元素,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等诸多方面。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认识能力、实践经验的局限, 只能囿于以下五个方面做一些肤浅的探究。

  一、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 纯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已经在语文教育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 实施。”布鲁姆说:“事实应该是清楚的,即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每一 种情感行为都有某种类别的认知行为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我们在情感领域与认知领 域之间的划分,是为了便于分析,完全是带有主观任意色彩。”换句话说,语文教学中的“知 识”、“技能”,是和在训练这些“技能”、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 “态度”、“人文”、“情感”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 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泽、 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

  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发现对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个问题,有相当多的老师 陷入了误区,正如王荣生先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性” 或“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一对概念,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实体化,也就是说, “‘工具性’与‘人文性’都被认为是两类均可实指的‘客观事物’,人们似乎能够轻易地辨 认出‘这些个目标’属于‘工具性’、‘那些个目标’属于‘人文性’。”试想,教师在教学活 动中哪怕仅从词语入手,引导学生充分展开美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去赞美,这 不正是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使学生积累了语言,体现了 语文的“工具性”?

  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蕴 含了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 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思考的,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 教师特定的“情感”、“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态度”,决不仅仅是“工具性” 的体现。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物质基础 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媒介,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是即使是新教材,因为它的“普遍性” 和“一般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要灵活 有效地处理好教材。譬如说,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其感知、领悟的能力也就不一样, 我们在教学中对课文的切入、启发、激发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也就要有所区别,形成有效的个 性。另外,与新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是“必修本”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切不可视有为 无。我们知道,单凭一本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读本》就是 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阅读习惯,形成 自学能力。我们的做法是,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商讨、制订阅读计划;在落实过程中通过写 评语、写欣赏文或仿作、背诵精彩片断、设计思考练习题等多种形式进行督促检查,这样既 拓展了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 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2、正确的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灵魂 首先,遵循有序原则,在有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系统。新教材阅读训练可分为互 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写作训练也分为三个阶段,口语训练分为两个阶段,构成阅读、写作和 口语交际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训练体系,对能力作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安 排,体现了语文学习的阶梯式上升的特点。其实,这一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已经很好地得到了 体现。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良好的 读书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中心目标外,还应该注意指 导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大致的思路可以是:第一年“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 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学年“会学”。学生能够使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第三学年“学好”。目标是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达成“理解、 运用、鉴赏、评价”的目标。

  其次,遵循直观原则。在直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的感悟意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首 先是从感性知觉开始的,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语文的感觉主要是语言。新教材为学 生提供了很丰富的感知材料。其中文言诗文的篇幅占近 50%,要求熟读背诵的要占 3/4。按

  

篇七: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利用

  新课程教材如何“用”

  新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的审美、探究、应用三大能力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 务,这一任务在必修课程目标中已经得到强化。但由于必修课程学时有限,只有 处理好教材,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求得学生语文三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处理 好文本与拓展的关系,是新教材处理中的一对重要关系。

  一、拓展应该是立足于文本的拓展 新课程的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给教师阐释文本提供了多 样的可能性,允许教师用同一教材达成不同的目标。教材不是圣经,教材更多地 像一个平台,教师借助这一平台,在师生合作中探求知识、培养能力。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倡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探讨的范围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这时,如何把握文 本与外延之间的关系,就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了。

  如果架空文本,无节制的外延,它的症结在于教师过分追求知识平台这一广 度,而忽视了深度。广度是可以通过外延的无限扩展(只要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 允许)来实现的,但是深度则必然要求对文本进行挖掘。我们不要忘记了,新教 材允许教师用同一教材达成不同的目标——目标虽然是不同的, 但是总还有一个 教学目标在。

  如果忽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片面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忽视教材 的经典性、恒久性和经验的间接性、语言形成的新颖性,学生就难以把主要精力 放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 难以领会教材中在不同时空结构间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 语言。教材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书面语言及其表现形式,从而与世界上更 广大、更多样的人们实现跨时空结构的多层面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在对新教材的处理上,“增”不是随意的拓展延伸,应该是立足于文 本的、严谨的拓展。

  二、教材取舍是课时限制下的必然选择 原有高中语文教材一册六个单元,一学期上完。新教材一册四个单元,按已经进 入实验区的省份的做法, 在高二上学期的前半段基本上就要结束必修课程五本教 材的教学,也就是半个学期教完一册。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实施后,教学进度 将从原有的半学期教完三个单元加快到半学期(即一个学段,约 10 周)教完四 个单元。

  如果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新教材每个单元四篇课文一篇不拉地教 过去, 则违背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

  “阅读与鉴赏部分中, 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因此, 不敢大胆删掉一些篇目,必然造成平均用力,文本阅读不深不透。为了赶进度而 丧失阅读的深度与精度,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机会,忽略了学 生个性化的阅读。可见,在课内教授时对新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是课时限制下 的必然选择。

  三、从编写体系和编排体例上把握取舍标准 让我们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分析课内讲授篇目如何取舍。

  在编写体系上,人教版采用以单元为单位的编排体系,突出能力训练,精简知识 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将阅读和写作分开编排,各成体系,写作系列分册合 编(前半本阅读,后半本写作练习),每个单元都有它非常清晰的教学要点。编

   排体例上, 单元编排强调文体和人文主题结合, 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沁 园春·长沙》,第二课 《诗两首》,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课 《中外短诗五首》,这个单元的文体是诗歌,人文主题是情感与意象。

  把握住编写体系的线索,我们就不难看出,在课堂上对人教版新教材处理, 不能拘泥于传统语文学科形态的知识分类, 照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 的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修辞学、文章学等知识系统。因为,这样违背了语 言的“习得”规律,也违背了新课程目标对发展学生三大能力的要求。还是以第 一册第一单元为例,老师在教材处理上就不应该把力气放在《沁园春·长沙》的 生字词,放在炼字、夸张等修辞,放在韵脚、格律上。课时应该从这些支离破碎 的知识点中节省出来, 投入到以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中, 从文体和人文主题出发,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沁园春·长沙》,把握情感与节奏,分析毛泽东主要通过秋 天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把握住编排体例的特点,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教材处理上做取舍应该抓住单 元重点备课。以能最典型地体现情感与意象的美,同时又体现了诗歌用字简约含 义丰富的特点为标准。第一单元里《诗两首》值得精读, 《雨巷》里关于“姑娘” 这一意象的解读,含蓄惆怅而又饱含期待的情感,都是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细细 探究的;

  《再别康桥》则是以康桥优美的景色这一意象,带出自己恋恋不舍的情 感。第四课《中外短诗五首》中《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的面孔与湿漉漉的 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也很值得玩味。相比之下,第一课 《沁园春·长沙》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里的情感与意象浅近明了,第 四课《中外短诗五首》中的《断章》过于含蓄晦涩,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上, 不如其他几篇,因此可以在课时安排上少花时间。

  单元编排不仅能成为我们取舍教材的依据, 还能够帮助我们在取舍的过程中 体现出培养的层递性,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到培养运用能力。即确定下重点篇 目之后,在重点篇目的教学中培养起学生对该单元人文主题一定的探究能力,然 后指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将这一能力运用到其余的篇目中去。以第一册第 三单元为例,该单元是散文,人文主题是品人与品文。篇目为:第九课《记念刘 和珍君》 第十课 《小狗包弟》 第十一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十二课 《金 岳霖先生》。教师重点讲完《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的品质,《小狗包弟》中 作者巴金在文中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自省。

  然后, 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 在课后将品文与品人运用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去探究文中刻画的 梁启超在演讲中体现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投入,梁启超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在《金岳霖先生》中去探究金先生的满腹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品格。

  四、篇目中对段落的取舍 有的单元篇目兼顾中外古今,是不同时空坐标里各自的经典代表,这时候以 篇目为单位取舍成了实在难以下手的事情。这时,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可以帮 助我们在兼顾篇目的前提下,对段落做出取舍。

  以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单元重点是人物与环境。这 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祝福》都是传统篇目中的精华, 要保留下来自不待言,第三课《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小说文本的先锋性实验 的一个代表,如果删掉实在可惜。第四课《老人与海》则是西方小说中的经典, 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是西方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也舍不 得删。所以,在单元篇目都非常精彩的情况下,对段落进行取舍成为代替性的选 择。

   《林黛玉进贾府》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是围绕林黛玉、宝玉、王熙凤来设 计的,我们在段落选择上也可以选择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段落,然后探讨林黛玉在 陌生的、给她造成威压的环境(贾府)的反应,宝玉在一个他熟悉的,娇宠他的 环境中的表现,王熙凤在一个她掌权的环境中的表现。至于其他的次要人物、林 黛玉拜访的两个舅舅,在课内都可以不做为重点。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 寓意。这个寓意也应该是从我被打之前与被打之后的段落对比出来的,我对外部 世界的认知。据此可把握住文章的重点段落。

  《老人与海》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说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 找出来,分析一下,看看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起什么作用。大量 的人物内心独白是西方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可以作为这 个篇目的重点段落,精读这些段落有助于学生对老人的勇气与尊严的理解。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目标首次按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实现了语文课程改 革重大的飞跃。新教材的具体编制能很好地体现这三维目标。但是从目标到执行 有一个落差,从执行到实施效果又有一个落差,要缩小这一落差,就要教师认真 地去思考,用自己的严谨的富于程序性的思考,对教材做出大胆的取舍,协助学 生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材凭借的是言语作品,言语作品里蕴藏着的是他 人体悟的人生,对中学生来说,它属于间接经验,但这种间接经验是可以激活直 接经验的,它应当能够把从直接经验中产生的不成熟的、缺乏深度的境界提升到 蕴藏在间接经验中的深思熟虑的、深刻的境界。这个提升的过程,就是利用语言 的感悟理解并受到作品感染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选择典型的、深刻的课 文,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用”好教材引导学生走完上述过程,取舍是必须 且必要的。

  

推荐访问:高中语文 教材内容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