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措施

时间:2022-10-26 09: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A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措施,供大家参考。

A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措施

A 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措施 第一节 设计概况 大同煤矿集团恒宝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经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21号文核准,以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大同煤矿集团恒宝源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朔州岳海恒宝源煤业有限公司与原山西朔州全武营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 2.613km2 ,保有资源储量 10201 万吨,可采储量 2707万吨。设计生产能力 90 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 21.5 年。批准开采煤层为 4# -11 # 煤层,各煤层均属长焰煤,均具有爆炸危险性与自燃发火性,矿井属瓦斯矿井。

  矿井使用斜井开拓方式,主副井利用岳海恒宝源煤业有限公司原有井筒,新开拓回风立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两进一回.即:主副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投产设计以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与两个掘进工作面保证矿井产量及接替。

  第二节 建设概况 2011 年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1】601 号文批准开工建设,建设工期 17 个月,到期后因种种原因,部分工程没有按期完成,山西省煤炭基本建设局以晋煤基局发【2012】133 号与【2013】226号文批准建设工期延期,延期至 2014 年 3 月底。

  自开工建设以来,截止目前矿、土、安三大工程已全部完成。包含矿井通风系统、压风系统、提升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洒水系统已完成;六大安全系统中的安全监控系统、人 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已完成;矿井防灭火系统中的注氮系统、束管监测系统、黄泥灌浆系统已完成;地面生产系统也已完成;井巷工程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完成,首采区之 4-1101 首采工作面综采生产系统已形成,具备生产测试条件。

   第二章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与 期限 一、联合试运转系统 矿井进行联合试运转的系统包含:矿井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压风系统、防尘、消防供水系统、通讯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采掘工作面、地面生产系统、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二、联合试运转范围 4-1101 回采工作面,4-1102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三、联合试运转期限 自批复之日起 6 个月。

   第三章 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测试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组织结构、人员 为使此次联合试运转取得预期效果,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及时处理试运转期间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防范可能出现的事故,加强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协调,公司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组织结构。

   一、领导组 组 长:胡开通(矿长) 常务副组长:张志平 副组长:赵红平、张凯、曹福军、范振元、李洲、赵彪、卢涛、杨明光、戎占东 成员单位:综合办、调度室、安监科、通风科、机电科、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工程科、党群办、财务科、考核办、人事科、运销科、培训科、物供科、后勤科、河南煤建项目部、中煤五建项目部、山西煤炭建设监理咨询公司 联合试运转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由每日矿值班领导具体负责当天联合试运转的领导与协调工作。

  二、领导组下设五个专业化小组 1、“一通三防”组 组 长:范振元 副组长:王玉海 成员单位:通风科、机电科 2、生产技术组 组 长:赵红平 副组长:张永泽 郭永利 成员单位:调度室、生产技术科、考核办、地测科、综采队、中煤五建项目部、河南煤建项目部 3、机电运输组 组 长:张凯 副组长:胡保东 成员单位:机电科、皮带队 4、安全设施通讯组 组 长:曹福军 副组长:李崇山 成员单位:安监科、机电科、调度室、通风科、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考核办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李洲 副组长:张绪友 成员单位:综合办、物供科、财务科、工程科、机电科、培训科 三、各专业小组职责 1、“一通三防”组:负责通风、防尘、瓦斯管理等安全工作,收集、测试主扇、局扇性能,安全监控设备性能。收集井下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数据,变化规律。负责风量调节,风阻测定等工作。

   负责测试矿井风量,按配风计划测试各个工作面与各条巷道、硐室的风量、风速、温度,瓦斯员负责检测矿井瓦斯涌出量,通风科负责做好各项测试记录。机电科配合通风科做好主扇风机的运转工作使主扇风机在试运转期间稳固的工作在最佳工况点上,并做好主扇风机的运转记录。通过联合试运转测试矿井通风系统是否满足矿井生产能力的要求。

   2、生产技术组:组织生产,解决技术难题,制定采掘计划,探 放水措施方案,提供地测资料,收集煤层地质情况,记录综采,综掘设备运行情况、维修情况。每日出煤量,回采率,综掘进尺、支架压力,顶板离层的数据及工作面涌水情况等涉及生产、掘进的数据。总结综采综掘设备的优缺点,设备配套等情况。

  3、机电运输组:保护井上、井下设备正常运行。负责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保证其性能,及各大保护运行正常。负责记录各类设备每班运转时间、温度,出现故障次数及时间,确定该设备是否与出厂设计相符,是否需更换或者重购等。

  4、安全设施通讯组:负责保障试运转期间安全设施、通讯、人员定位等系统正常运行,与通风组配合做好各类探头调试校对工作,收集好监控数据,做好各类安全设备运行记录,总结安全设施、通讯设施、人员定位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5、后勤保障组:负责收集试运转期间后勤保障工作,地面生活设施在试运转期间运行情况,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情况,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地面噪音,煤尘等数据。

  第二节 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 一、开采系统 1、采掘现状:4-1101 采煤工作面一个、4-1102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两个。

  2、测试内容、方法:

  (1)采掘进度:工作面是否能正常掘进及达到合理的施工进度 (2)4-1101 采煤工作面回采率:是否达到公司核定的回采率 (3)生产调度协调是否正常、并统计各环节故障的影响时间 (4)安全管理:矿井隐患处理情况及三违现象统计 二、通风系统 1、各工作面风流路线 (1)4-1101 回采工作面 主斜井 →主井绕道→东胶带运输大巷 ↘ 4-1101 工作面运输顺 副斜井 →井底车场→东轨道运输大巷 ↗ 槽→工作面→4-1101 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绕道→东回风大巷→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 (2)4-1102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 副斜井→东轨道运输大巷→9# 煤东轨道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回风绕道→9# 煤东回风大巷→回风暗斜井→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 (3)4-1102 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副斜井→东轨道运输大巷→9# 煤东轨道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回风联络斜巷→回风暗斜井→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 2、测试内容、方法 (1)每日测试各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使用风速表测风;

  (2)测试风流的稳固性、通风构筑物的质量、矿井漏风率;

  (3)检查各用风地点是否出现无风、微风作业,瓦斯是否超限,测量瓦斯浓度。

  三、排水系统 1、各工作面排水路线 (1)4-1101 回采工作面 顺槽排水管→顺槽临时辅助水仓→东轨道运输大巷排水管路→9# 煤东轨道运输大巷→采区水仓→东回风大巷→北胶带运输大巷→主水仓→副井排水管路→地面 (2)4-1102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排水管路→采区水仓→东回风大巷→北胶带运输大巷→主水仓→副井排水管路→地面 2、测试内容、方法 (1)矿井正常涌水量(实测);

  (2)矿井最大涌水量(实测);

  (3)矿井联合排水能力(实测);

  (4)排水系统的故障率(统计)。

  四、提升、运输系统 1、各工作面运煤路线 (1)4-1101 采煤工作面运煤路线 工作面→4-1101 运输顺槽→东胶带运输大巷→主煤仓→主斜井→地面皮带→筛分系统→封闭煤棚 (2)4-1102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工作面运煤路线 掘进面→漏煤眼→11#煤东胶带运输大巷→东胶带运输大巷→主煤仓→主斜井→地面皮带→筛分系统→封闭煤棚 2、测试内容、方法 (1)主运输能力,实测;

  (2)运输大巷运输能力,实测;

   (3)顺槽运输能力,实测;

  (4)保护装置的故障率(统计);

  (5)运输设备的故障率(统计)。

  五、供电系统 1、井下采掘供电 (1)4-1101 采煤工作面电力总设备容量为 2928KW,低压供电电缆使用 35mm2 、50mm 2 、70mm 2 、95mm 2 ;高压电缆使用 70mm 2 .载流量 269A,采区低压供电电压分 1140V、660V 两个等级。4-1102 胶带运输顺槽、轨道运输顺槽掘进:每个掘进工作面设备总容量为 680.3KW,高压供电电缆 35mm2,载流量 171A,供电电压 660V 一个等级。

  (2)中央水泵房:中央水泵房电力负荷 3 台 315KW,供电电缆35mm2 ,供电电压 10KV。

  2、测试内容、方法 (1)矿井实际电力负荷:

  矿井变压器总装机容量 2*12500KVA,实际工作设备总容量9899.1kw。测试内容与方法:根据初步设计与实际参照。

  (2)矿井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

  最大有功功率负荷 6493.87kw。测试内容与方法:矿井实际电力负荷测试根据 35kv 变电站电度表峰、平、谷值观察矿井实际电力负荷运行情况。

  (3)保护装置的故障率:

  测试内容与方法:以 3 个月为一个参考段,测定每月事故率,取平均值。根据:事故跳闸记录统计次数与实际投入保护数量,测定保 护装置事故率。

  (4)运输设备的故障率:

  测试内容与方法:以 3 个月为一个参考段,测定每月运输设备使用事故率,取平均值。依次统计使用设备入井次数,统计过程中发生故障次数,测定运输设备事故率。

  六、压风系统 1、压风管路布置 (1)主管路布置:地面空压机房→副斜井提升→井底车场→东回风大巷→各支管路 (2)支管路布置:4-1101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4-1102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

  2、测试内容、方法 (1)井下及地面各地点压风管路的连接情况、气密性:

  测试内容与方法:组织人员对井下各用风连接点进行目测、耳听、手触摸方法进行实地测定,判段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2)井下各压风自救装置的风压、风量及气密性:

  使用风压表与测风表对压风自救装置进行实地测量,测定数据记录满足使用要求。

  (3)空压机故障率、连续供风的能力:

  测试内容与方法:以 3 个月为一个参考段,测定每月设备使用事故率,取平均值。根据统计过程中发生故障次数,与投入运行次数,测定空气压缩机设备事故率。

  (4)空压机保护装置的故障率:

   测试内容与方法:以 3 个月为一个参考段,测定每月设备保护投入次数,统计投入过程中事故次数,计算事故率,取平均值。保护装置符合使用要求。

  七、防尘供水系统 1、管路布置 (1)主管路布置:地面 500m³静压水池→副斜井→各巷道支管路 (2)支管路布置:东胶带运输大巷→9# 煤东轨道运输大巷、工作面顺槽巷与各用水点 2、测试内容、方法 (1)地面消防水池的供水量、蓄水量;

  (2)地面用水点的水压、水量;

  (3)井下各洒水防尘地点的水量、水压。

  八、通讯系统 1、通讯系统布置 (1)外部通讯:固定电话机与移动手机 (2)内部通讯:矿井安装了一台程控交换机,能够容纳 308 门电话。根据需要目前使用 213 门分别在各办公室、值班室,井下采掘工作面、大巷、各硐室、各转载点均安装有电话。

  (3)无线通讯:设主机一台,井下通讯基站 15 台,天线 30 台,手机 50 部。

  (4)广播系统:井下广播设备 5 套,覆盖井下。

  2、测试内容、方法 (1)外部电话处理、协调外部事务,使用率、速度;

  (2)内部生产电话协调生产能力、影响时间、产量;

  (3)利用手机与程控电话与市线电话进行通话测试;

  (4)广播系统实施分布式、集中式与调度发送语音指令。

   九、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1、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布置情况:

   现安设由监控主机 2 台,型号 KJ76N,分站 13 个,瓦斯传感器23 个,风速传感器 4 个,负压传感器 1 个,开停传感器 12 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10 个、氧气传感器 1 个、水位 1 个、温度传感器 4 个、馈电传感器 3 个、风筒传感器 2 个、风门开关 2 个。4-1101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及 4-1102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按规程要求均安设瓦斯各类传感器。

   2、测试内容、方法 (1)井下各点瓦斯传感器的准确性(利用光学瓦斯器校正);

   (2)瓦斯传感器的自动报警与断电功能。

   十、后勤保障系统 矿井已按设计要求在主、副、风井邻近地段布置工业场地。工业场内要紧布置有主斜井皮带机房、皮带走廊、筛分车间、副斜井绞车房、变电所、机修间、仓库、静压水池、压风机房、黄泥灌浆房等;在工业广场中北部布置生活及办公区;有井口综合办公楼、食堂、宿舍、澡堂、矿灯房等;西部建有锅炉房;其中食堂 429m2 、澡堂 1086m 2 、综合楼 6362m2 ,场区内建筑面积 30018m 2 。矿井地面生产、生活用水已建成一口水源井,井深 220m,出水量 40m3/h。消防及洒水建有 2 座 500m3 与 1 座 300m 3 生产消防水池。

   对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建立了污水处理站,配备了 2 台 70m3 /h 处理能力的一体化处理机。生活污水处理配备 2 台 10m3 /h 处理能力的一体化处理机。矿井水处理后回用于地面生产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等。

  1、测试内容、方法 (1)生活保障;

   (2)物资供应保障。

  做好日常运行记录及时处理环节中发生的故障并提出改进方案

   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与效果 一、联合试运转的目标 1、找出各大系统优缺点,提出整改方案。

  2、找出各类机电设备优缺点及配套情况,淘汰不合格,不配套设备。

  3、验证主扇通风能力,排水设施排水能力,运输设施运输能力,供电系统供电能力,生活设施保障能力。

  4、收集矿井瓦斯涌出数据,涌水量及煤层地质资料。

  5、测试安全设施性能,通讯设备...

推荐访问:标签 安全措施 联合 A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措施 联合试运转方案怎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