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讲话】副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

时间:2023-05-18 10: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副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总结回顾“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讲话】副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讲话】副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



副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总结回顾“十五”期间的职业教育工作,认真分析全省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全面部署全省“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工作。因此,可以说,这次会议是进一步推进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明确提出了“抓经济就要抓职教,抓职教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春贤书记到湖南工作不到11个月,就对职业教育作了多次重要批示。周强代省长在工作繁忙中出席今天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建立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机制,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为了开好这次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今年3月,由省政府牵头,省人大、省政协共同参与,组织10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对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起草制定的。下面,我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讲四点意见。

一、对我省“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的回顾和总结

“十五”期间,特别是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重要成绩。职业教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需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确立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努力培养数以百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指导思想,基本完善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主要行业和每个市州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布局;基本形成了以高职学院为龙头,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农校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网络;基本形成了服务新型工业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服务就业再就业的灵活多样、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初步实现了全省职业教育和培训四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传统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四是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职业教育开始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事业规模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十五”期间,全省中、高职招生人数稳步增长,分别从“九五”末期的21.4万、2.2万增长至“十五”末期的35.3万、14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5.2%44.4%。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109.3万毕业生,高等职业学院输送了10.2万毕业生。中、高职毕业生年均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中、高职毕业生分别占全省新增劳动力的21%4.8%。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日益显现,在3月份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长沙市近几年来,新增企业员工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80%,攸县在劳务输出时明确提出了“劳技经济”的概念,该县7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接受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工资是全省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工资的2.3倍,怀化市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该市职业院校2004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4.6万人次,在服务“三农”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效果,获得广大农民的广泛认可。

()初步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2005年,我省共有高等职业学院60所,技师学院1所,中等职业学校636所,技工学校137所,乡镇农校1870所,各类职业培训机构797个,初步形成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中政府主办226所,占35.5%,行业企业主办211所,占33.2%,民办199所,占31.3%,高等职业学院中政府主办17所,占28.3%,行业企业主办33所,占55%,民办10所,占16.7%,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专业214个,其中,面向第一产业的5个,面向第二产业的81个,面向第三产业的128个;高等职业学院开设专业511个,其中,面向第一产业的5个,面向第二产业的128个,面向第三产业的378个,初步形成了反映市场就业需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

()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十五”期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逐步成为广大职业院校的共识,职业院校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确立。一是大力推进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据抽样调查,有90%的学校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二是大力推进“双证书”教育制度,2004年,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通知》,据抽样调查,相关专业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85%;三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引进企业课程,在省教育厅主导的IT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中,有16所高职学院引进国内外先进软件企业的课程和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四是进一步加大了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2001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技工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2004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并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适应初中毕业生生源高峰需求,加强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据24所职业院校抽样调查,“十五”期间,这些学校累计扩大校园面积76.7万平方米,新建教学用房13万平方米,新建生活用房12.9万平方米,各地在未铺新摊子的前提下,依托现有学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招生规模和办学容量逐年扩大;二是根据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市场就业的需求,大力加强了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据抽样调查,职业院校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占总投入的12.8%,其中高职学院近三年实习实训设备经费投入校均达410万元;三是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十五”期间,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共培训骨干教师3000余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由“九五”末期的47%提高到“十五”末期的6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据抽样调查,近三年来,职业院校有47.5%的专业教师参加了专业技能培训,有9.8%的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13.9%,“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32.8%;四是积极推进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十五”期间,我省共有81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3所技工学校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技校,11所技校升格为高级技校,15所高职学院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10所学校评为优秀,5所学校评为良好,有13个高职专业确定为国家级改革试点专业,12个中职专业成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长沙民政职院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3所示范性高职学院评估学校。

()部门参与,各司其责,相互沟通的大职教格局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我省启动了由农业部门主导的“阳光工程”、由扶贫办主导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教育部门主导和企业广泛参与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由经委和国资委主导的在职职工培训、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导的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能振兴工程。这些由部门主导的培训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三化”建设,在提高我省劳动力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的“三年3万新技师培训计划”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19万人。抽样调研的6市州“阳光工程”培训7.5万人,扶贫工程培训2.2万人,由省政府出资免费培训湘西地区农村劳动力2万人,培训企业职工19.7万人,建设了7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各部门在实施这些培训项目时,采用了招投标的方法选择培训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了现有的职教资源,充分发挥了各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培训中的作用,抽样调研的24所职业院校,有13所参加了“阳光工程”培训,11所参加了扶贫工程培训,12所参加了企业职工培训。

()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

“十五”期间,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适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十五”初期,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通知》,“十五”中期,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保了我省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各地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加强了领导,“九五”、“十五”以来,我省历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对职业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对职业教育都做过专门的批示,今年初,春贤书记又专门就职业教育做出批示,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一些地方政府成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加大了投入,我省是全国最早在省本级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省份之一,并做到了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市、县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四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需求,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创新,例如长沙县在按每班5名教师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数的同时,每班拿出1.8个机动教师编制,支持职业学校聘请外聘教师,外聘教师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拨付工资,空缺编制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拨给经费,支持学校聘请高素质的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回顾我省“十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历程,我认为有两点较之以往更值得一提。第一,政府主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各级政府必须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统筹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统筹本地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环境。凡是政府责任到位的地方,职业教育发展得就好,主要领导不重视,政府责任不到位的地方,普职比例严重失调,职业教育事业严重滞后。第二,面向市场。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教育资源配置要面向市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走校企合作的路子,必须形成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应对机制,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求,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办学,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十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大力协同和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及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艰苦努力的结果。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能力十分薄弱,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加强基础产业,加强基础工作,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的“三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省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省综合实力,促进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全面把握我省 “十一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健全发展机制,强化服务宗旨,提升基础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办学特色,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促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各类技能型人才支撑和高素质劳动者保障。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湖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我省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从以上总体要求出发,我省“十一五”职业教育要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分级负责、以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基本面,第一,政府必须履行职责。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这是职业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所决定的,这个性质现在没变,将来也不会改变。第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必须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共同发展职业教育。

()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事业规模。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保持3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一半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要达到2000人左右,高等职业学院要根据学校办学能力核定规模,使学校规模与办学条件相适应。“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6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9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年培训城乡劳动者500万人次。

()形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普职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初等、中等、高等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部门协作、资源共享的职业培训体系。在专业建设上要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专业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的专业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建设50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5所技师学院,25所高级技校,100个省级示范性乡镇农校,40个省级重点县级职教中心,20个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200个省级精品专业,200门省级精品课程,培养70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职业院校毕业生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现代择业意识和创业意识以及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的市场针对性,使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对口就业率提高到70%以上。

三、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

省委、省政府《决定》提出了我省“十一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这里,我再强调以下几点。

()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

强化政府主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科学制定“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制定专项职业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职业教育与各类教育发展相协调,职业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做到“五定”,即定规模,根据“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确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事业规模;定特色,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确定职业教育的主要类型和特色;定项目,根据当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确定“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重点建设项目;定资金,根据当地职业教育建设需要,落实资金来源;定措施,为职业教育发展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措施。

第二,统筹各类职教资源。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的职业培训项目,这些项目实施的情况从总体看是好的,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职业教育资源多头管理、分散设置、浪费严重的问题在全省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少数地方、部门由于利益所致,职业教育资源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因此,政府统筹各级各类职教资源已经成为我省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各级人民政府要将部门主导的职业培养培训项目纳入当地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提升规划,实现部门项目与整体规划一体化;以当地职业院校为平台,建设区域职业培训基地,实现培训项目与资源建设一体化;加强培训、就业工作的衔接与协调,实现培养培训、就业一体化。

第三,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汨罗市从80年代开始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这么多年来始终坚持初中毕业生按照11分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得相当好,普通高中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普职协调发展的范例。从明年开始,我省初中毕业生开始回落,高中阶段教育将出现整体生源供给较之往年有所减少的情况,各级人民政府要对这一情况予以高度关注,及早采取措施,切实防止中等职业教育滑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决定》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确保初中毕业生按比例分流,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定》提出的每15万人口设置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则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对条件简陋、规模小、质量低、办学无特色的高中阶段学校,包括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主的培训机构采取撤销、合并、重组的方式予以调整。通过初中生源的合理分流和学校布局的有序调整,提高高中阶段学校规模效益,防止招生恶性竞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等教育结构。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领域,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重点支持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毫无疑问将是我省“十一五”各级财政工作的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致力于建设和完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1)制定生均经费标准。这次会议以后,要由省财政厅牵头,会同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研究制定包括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在内的生均经费标准,在确保公办职业院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按标准拨付公办职业院校经费,并逐年增长。在这里,我强调一下,按照生均经费拨款可以逐步实现,确保教师工资必须一步到位。在公用经费财政拨款不能马上做到“足额”的情况下,要合理确定职业院校的收费标准,按照专业大类测算教育成本,差额部分通过收取学费的方式来解决。

2)各级财政要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设立并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十五”期间,省本级财政已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有的地方政府根据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有力地推动了职业院校基本建设。但总体上看,我省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设置水平比较低,抽样调研的12县市区有11个县市基本没有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省委、省政府《决定》已明确“十一五”省本级财政用于职业院校建设的专项经费由“十五”的不到1亿,增加到2.5亿,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按照总人口人平1元的标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另外,“十一五”期间,国家设立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建设项目,目前实施的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导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0042007年已安排资金6300万元,预计“十一五”对我省还可安排2.5亿元;财政部、教育部主导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救助项目,今年已安排5800万元,职业院校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去年、今年两年已安排4960万元。国家在实施这些项目过程中,都要求一定的资金配套,为了确保国家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更多地争取国家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主办单位要按国家项目的要求足额配套项目资金。

3)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定》关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政策。我着重强调三点:第一点是切实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从我省目前的情况看,落实这一规定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好的地方部分落实了,不好的地方完全没有落实,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这是一条操作性很强的政策,不存在理解上的分歧和操作上的困难,关键是执行,要就这一条政策的执行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专项检查,落实情况要与国家和省各种项目资金挂钩,落实不好的地方要停拨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第二点是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职业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第三点就是严禁各级政府部门向职业院校乱摊派、乱罚款,职业院校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教育教学,政府部门不得收取调节基金,不得冲抵财政拨款,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

()建立贫困生救助机制

抽样调研表明,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贫困生占到学生总数的15%。因此,可以说职业教育就是平民教育。帮助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既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在教育领域里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以特殊的感情、特殊的工作力度做好这项特殊的工作。 (1)各级政府要设立贫困生救助专项经费。省本级财政“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每年救助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城乡特困学生和农林类等条件艰苦专业学生,市州、县市区两级财政也必须设立贫困生救助专项经费。国家和省贫困生救助经费的安排,将充分考虑当地贫困生救助制度和救助资金的情况确定。(2)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分别安排10%5%,专项用于贫困学生的学费减免。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3)继续在高职学院积极推进助学贷款工作。(4)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贫困学生救助中心设立职业院校贫困生救助专用帐户,经常性募集社会救助资金。

()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第一,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 “十一五”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抓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市州人民政府要按规划办好高等职业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重点办好一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整合职教资源,建设县级职教中心。

第二,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发展职业教育。企业和行业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企业和行业的要求决定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因此,校企合作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的内在需求,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依靠企业和行业。在当前情况下,一是行业、企业继续办好已有职业院校,企业正在进行主辅剥离,在这里我要明确一点,职业院校不属于剥离的范围,行业、企业继续办好职业院校既是行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也为社会做了贡献,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支持企业和行业举办职业教育;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省内规模以上企业要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技术性实习实训岗位和条件,每年接受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实习实训人数不少于企业技术岗位在岗人数的10%,要与职业院校共同组织好学生实习实训,认真做好实习实训教师、学生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对顶岗实习实训的教师、学生支付合理的劳动报酬,鼓励支持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三是要依托职业院校建立中小企业职工培训基地,经委、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职工培训基地的规划、指导和服务,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师资、场地、学习资料和教学设备。

第三,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近年来,许多市州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涌现了怀化万昌职业中专等一批办得好的民办学校。民办职业院校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机制灵活、贴近市场,我们要高度重视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对待并给予适当优惠,形成公办职业教育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要继续落实好民办职业院校在土地划拨、税费减免、引资建校、公平待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四是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指导,不断提高民办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五是要依法加强管理,规范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行为,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来的许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逐步转制为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他们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建立行业技能型人才信息发布制度,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二是鼓励行业协会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相关管理工作;三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组织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科研制度,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配备专职科研人员,增加对科研工作的投入,科研机构和组织要针对本地实际开展应用性职业教育研究,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服务,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

()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

改革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机制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第一,进一步推动办学思想的转变。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中职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而绝不是目前在部分学校中出现的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甚至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在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上,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从事职教工作的同志必须头脑清醒,方向明确。只有这样,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中最富有活力,最可探索,最具灵活、开放,最可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最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事业才大有作为、大有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才能真正增强为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技能人才服务的意识,才能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办学模式。

第二,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动公办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和重组,引导公办职业院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国际化办学的路子,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第三,建立适应于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一是制定职业院校编制标准及管理办法,实行以学生数定编制数,按核定编制拨付人员工资,职业院校编制实行结构管理和动态管理,以适应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办学规律;二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机制,教师队伍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要按照“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水平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专业教师准入制度,鼓励、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后到职业院校任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建立在职教师培训制度,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挂职锻炼,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掌握的教师培训经费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职业院校安排学费收入的5%用于教师培训;三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时,突出专业教师技能教学水平、就业市场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能力;四是进一步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完善职业院校实习指导人员引进办法,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技术骨干担任实习指导人员,由职业院校根据岗位需求自行确定招聘条件。

四、加强领导,确保我省“十一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体制性保障作用,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和促进就业,主要受益在地方,因此,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也在地方。各级政府要继续树立“抓经济就要抓职教、抓职教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切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和分管教育的负责同志,要深入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中心,督促检查和指导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职业院校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市县领导联系职业院校的制度,市县(市、区)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领导要联系一所示范性职业院校或县级职教中心,把联系的院校和中心真正办成示范性职业院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切实落实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认真实施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通过“四大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为了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面上工作的指导,我省已于去年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建立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局际联席会议应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教育、发展改革、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人事、扶贫办、经委、国资委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各地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协调指导区域内职业教育有关工作,定期研究和解决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适时出台有关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其中,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

()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现在,我省“十一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已经明确,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关键在于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要加强职业教育执法检查,各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向人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湖南省职业教育条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情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指导;要建立职业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将职业教育专项督导结果作为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

()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和倡导劳动者光荣的观念,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要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办学有特色的职业院校的经验,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广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大张旗鼓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当前我省职业教育工作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寄以厚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呼唤着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基础在于职业教育。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省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

推荐访问:讲话 职业教育 副省长 【教育讲话】副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