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9篇)

时间:2023-07-14 14:32: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当前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都在进行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院校与企业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高职院校可以提供先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企业则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可以提供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环境。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机制和流程,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是产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要求。企业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而高职院校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只有将校企优势做好结合,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二)实践意义

  1、构建了一个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师生的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

  2、破解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之间脱节的难题,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3、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提高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打造“效益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现整体化的教学体系,实现多学科,多层次,多元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2、构建系统化的实训基地,突破传统人才培养的瓶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推行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互动。

  1、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策划并实施各类产学研项目,优化课程设置,设立企业实习基地,打造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

  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优化资源整合,开展校企共建、共享、共赢模式,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3、建立企业领衔导师团队,依托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共同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和创新创造,形成产学研相互交融的战略联盟。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1、引入高科技研发成果,通过人才科技创新创业,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创新产品。

  2、实施成果转让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服务,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

  3、建立与校企合作的多方合作平台,设立股权投资等相关投融资渠道,形成集资、技术、市场等产业链,助力整个产业的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既是产学研合作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高职院校在新时代促进教育创新,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期盼高职院校和企业能深挖潜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引企入校,深度融合,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宁波大红鹰学院机电学院与山藤公司校企合作案例

  一、合作背景

  宁波大红鹰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一个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学院,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机电工程中心是机电学院的实践教学部门,于2005年10月正式成立,所辖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近600万元。学院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任务,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锐意改革,不断在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2011年正在为落实专业认识教育、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积极寻找合作企业。

  宁波山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成立,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主要生产直交轴系列减速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及其配套电机,固定资产500余万元。山藤公司处于成长期,希望能充分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人才、信息和科研资源,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校企双方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于2011年12月在校内共同组建了山藤机电工程生产性实习基地,基地拥有合作共建的研发中心、机械加工生产中心、装配流水线和检测中心。

  二、合作内容及方式

  1.校企双方共建研发中心、机械加工生产中心、检测中心及生产装配流水线。

  (1)由山藤公司技术人员和机电学院教师组成研发团队。

  (2)将机电工程中心部分加工设备与山藤公司投入的数控车、数控铣等设备进行组合,建立机械加工生产中心。

  (3)由山藤公司投入齿轮检测设备、电机型式试验装置、测功仪等仪器设备,机电学院将金相实验室设备,以及三坐标测量实验室的设备合并在一起,校企共同组建具有电机检测、齿轮检测、材料检测、精密测量等功能的检测中心。

  (4)山藤公司在机电工程中心建电机、减速器两条生产装配流水线。

  2.山藤机电工程生产性实习基地面向全校免费开放,接纳师生的实验、见习(实习)和培训,山藤公司根据需要派相应的技术人员作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完成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相关实践活动。同时基地也为教师科研及挂职锻炼等提供技术支持。

  3.校企双方开拓渠道,利用生产性实习基地资源共同承接校内外加工业务、检测业务、产品研发、职业技能培训等任务。

  4.建立组织制度,保障生产性实习基地的正常运作。从实际出发,充分沟通,精心策划,以协议、记要等形式明确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能,校企双方

  分工协作,共同管理。

  5.双方共同申报或承接各级政府科技项目(课题),共同申报政府重大学科或研究平台,共同研究新技术、共同开发新产品及成果转化,并根据各自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量分享项目经费。其中,行业学术和技术交流、项目(课题)申报主要由校方负责,并向厂方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厂方要积极参与项目合作研究和产品开发,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6.校企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行业优势和影响,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双方的知名度。

  三、合作成效

  一年来,合作双方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为基地的建成和正常运作做了大量工作,合作初见成效。

  表1山藤机电工程生产性实习基地接纳学生实习统计表(2012.6-2012.12)

  序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人数

  内容

  1机电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设计

  10电自1-578《生产实习》64学时

  2机电学院

  12机电1-267专业认识

  3机电学院

  11工设1-257专业认识

  4信工分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信管4-587《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项目

  1.增加了认识实习环节。新生的专业认识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以往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大多数的企业不愿接待新生参观实习,而组织几百名学生到校外,必须解决交通、安全等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学生通过校内参观就可以了解机电产品制造的完整过程,对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工艺工装设计制作、零件加工、检验、装配有基本认识,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专业。

  2.解决了电自专业的生产实习的基地建设问题。根据电自专业培养计划,第四学期结束后有两周的生产实习,教学目标:体验工厂生产环境、熟悉设备电气要求。山藤公司从事电机设计、制造、检验,拥有一条电机装配流水线和绕线机、真空浸漆机、测功机等电机制造、检测设备,正好提供给电自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2012年暑期10级电自专业的学生分期分批在基地完成了生产实习。

  3.增强了数控加工生产实习的实习效果。学生可以了解机电产品制造企业(中小型)的一般的工作内容和生产流程。可以将协作的零件加工融入到生产实习中,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艺、真实的加工、真实的检验。

  4.提高机器测绘、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基地可以零距离地了解减速器的设计、工艺工装设计、减速器壳体、轴等零件加工,在装配流水线上测绘、装配的减速器就是企业的产品,要经过严格的检验,须达到出厂合格标准,这样的教学效果在实验室里是达不到的。

  5.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基地全年开放,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活动。同时为学生参与科研、学科竞赛提供设备条件,还为创造发明提供了灵感。2012年机电学院学生获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康大杯”第四届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获省第九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获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比赛三等奖3项,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证书162项,发明专利授权证书1项,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基地的运作不无关系,如“改进型三爪卡盘扳手”、“双用工具钳”、“全自动安全节能手扶电梯”、“磁性制动装置”等多项专利的取得均依托基地提供的条件而成功的。

  6.锻炼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师的能力。机电学院一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对中小企业的运作管理,产品制造不了解,通过在基地见习、工作,使他们对工装设计、数控编程、产品加工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同时也提升了管理层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现场实际问题能力、沟通和控制能力。

  7.研发团队成员一起工作,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校企双方人员优势互补,提高了项目研究、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效率。2012年完成了CV25-750W-5S型减速器开发和试制,已投入生产。11月学院与山藤公司又签订了CV19-400-10S型减速器(养殖机械用减速器)的研制技术开发合同,通过改进减速器结构和改变关键零部件材料、性能、精度来达到使用要求,合同额21万元。

  8.对教师科研、课题申报、成果获奖提供了有力支持。以基地为主要实践场所的“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宁波大红鹰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9.基地的建成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山藤公司客户群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使学校在社会服务中提高了竞争力。依托基地,机电学院顺利与银球公司、九龙培训等多家企业、机构签订了服务合同。

  10.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实现了共赢的合作目的。山藤公司入驻以来,环境得到了改善,技术、生产等实力大大提高,提升了企业形象,2012今年上半年产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实现了产销两旺。

  四、展望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有利于高校全面、迅速了解企业的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有利于学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科研成果的转化,使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同时它架起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的桥梁,推动双方多层面的合作,实现了合作与共赢。今后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好好利用这个平台,丰富合作形式,拓宽合作领域,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为双方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篇三: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深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作者:田静

  林圆

  张绍骞

  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9期

  2019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校及科研院所研发成果产业化艰难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搭建供产学研三方进行合作交流的平台及联合研发中心,形成校企合作的“生态圈,提升高校、科研院所智能制造研发成果产业化效率,实现产学研共赢的局面,从而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突出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教育部于2016年10月发布《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校人才、科技优势,推动一批能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显著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有力促进科技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发展智能制造业的产业政策,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都是以强化我国制造业为核心目标,因此如何推进智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当前科技成果的低转化率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何低?原因主要在于科研队伍和企业两大板块之间未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大学、科研院所定位前沿的科学研究,得出的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众多科研成果在形成之后就被束之高阁;而企业又缺乏强大的研发力量,多数只能参与中低端产业的国际竞争,双方在需求对接上严重失调。虽然学术界与企业界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但高校及科研院所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提供者,企业是科研成果的需求者,两者本应是建立在供求需求上的合作关系,因此为了改变此现状,让科研成果尽快落地,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势在必行。

  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国在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自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大力实施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7全球创新报告》显示,我国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据

  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全球最具创新性经济体中总体位列17名,比上年提升5名,但产学研创新能力、创新政策有效性、政府规制质量分指标方面分别位列27、48、70

篇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经济纵横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集中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核心是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核心技术供给,持续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助推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产研院”)着力于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集创新资源、产业需求和研发载体于一体,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持续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省产研院围绕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需“核心关键技术”供给的现状,构建以创新资源、研发载体和产业需求三部分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需求驱动创382021年/第9期刘庆新研发,组织专业研究所科研力量对接企业需求,并向全球征集技术解决方案,支撑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资源端,主要任务是广泛集聚海外创新资源,围绕企业需求单独或联合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全球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硅谷、波士顿、休斯顿、哥本哈根、斯图加特等)建立了以4个离岸孵化器为重点的海外合作平台。与海外55家、国内53家知名高校和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为每个海外合作大学和研发机构设立国际合作资金池、共同聘请专职工作人员、为国内大学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和共同培养集萃研究生/博士等方式,支持其研究成果到江苏落地转化。研发载体端,主要任务是从事应用技术开发,补齐创新链短板,根据企业需求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已拥有一流研发平台和技术人才的研发载体58家。产业需求端,主要任务是征集提炼行业代表性关键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进行关键技术突破和行业前瞻性技术布局。省产研院与省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共建116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近两年,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共提出技术需求亿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589项,企业意向出资金额17.13由省产研院作为中间背书方,促进了企业和院所双向增信,省产研院做好产研对接“翻译家”,通过专业化力量提炼、分析和论证企业技术需求,把“企业语言”转化为研发机构看得懂、可以做的“科研术语”。经过三年探索,依托各研究所、项目经理团队、海外合作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资源和渠道,帮助企业对接需求560余项,达成技术合作157项,合同额7.37亿元。同时,省产研院积极打造创新综合体,引进顶级高校院所代表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细分产品领域龙头企业研发分中心、顶级专业服务机构(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科技金融、财务与人力资源、地方园区),集聚各类创新主体与要素资源于一体,推动各类创新主体融通创新,促进创新要(后)

  素优化配置,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载体示范,加快推进跨区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作为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省产研院定位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的阶段,技术创新风险高、难度大、更贴近市场,其体制机制改革出发点需要全新的更加市场化的逻辑,特别是科研财政资金支持方面,需要更加灵活高效的资金支持方式,提升资金支持的时效性和与市场资本、企业投入的联动性。“团队控股”新建专业研究所,让各方成为利益攸关者。由地方园区提供研发场所和设备,团队、地方园区和省产研院共同现金出资组建团队控股的轻资产研究所运营公司,研发收益归运营公司所有,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新机制下,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实现机构发展与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捆绑,人才团队由拥有“成果转化收益权”增加到处置权和转化收益权”,最大限度避免科研机构行政化运作。新模式有效推动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央企研究院的改制。联合培养研究生,培育未来创新人才。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不对口的问题,省产研院以企业需求为课题,以专业研究所和企业为平台,以研究所专家和企业高工为合作导师,与国内外大学实施研究生(博士后)联合培养,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人才。“拨投结合”支持前瞻性技术项目。针对前瞻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早期募资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探索重点项目实行同行尽调评估与立项支持的模式。评估时,请团队提出“小同行”评审专家名单,以便真正了解团队在业界影响力和实力。通过项目经理培育和充分尽职调查,先以科技项目立项给予资金支持,让团队专心开展研发攻关,在项目进展到市场认可的技术里程碑阶段进行市场融资时,将前期的项目资金按市场价格转化为投资,参照市场化方式进行管理和退出。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技术创新项目的扶持作用,保障团队在早期研发阶段的主导权,又利用市场机制来确定项目支持强度和获得研发成果的收益。打造研发产业,培育更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研发产业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最顶层、最高端的产业,也是江苏产业链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研发产业位居价值链的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理应成为江苏产业结构高端化的重要内容。针对江苏创新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的实际,省产研院提出“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的理念,即在我省若干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以技术研发与转化、以提供技术服务或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为主since1937营业务的研发公司,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和现代化。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自主研发。根据江苏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产业需求,紧跟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以市场化导向开展原创性技术研发。以多元模式引进全球创新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探索多元投入集聚创新资源合作模式,引进外部高水平创新成果二次开发技术,增强研发资源外部供给,提升省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合资方式引进国际研发公司,快速提供技术。以市场化机制,引进一批以技术服务为主业的国际高水平研发公司,助推技术研发供给的国际化跨越。“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国家制造业基地,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动力支撑。新形势下,省产研院将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持续深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卡脖子”环节的突破,为促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者系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责任编辑:陈学科http://www.qunzh.com39“试验田”“成果所有权、

篇五: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产学研合作是推进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方式主要有课题合作、基地中心、产学研联盟、大学科技园、校办产业、技术转让、企业自主研发等。根据科技部网站2020年4月17日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21.3万家企业中,有合作创新的企业占66.6%;

  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的企业为5.2万家,占合作创新企业的比重为36.9%。新形势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的创新效能有待提升,合作各方各自为政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难以解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难以突出体现;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缺位越位错位问题,协调、监督、引导等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充分发挥。亟待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方式,不仅要解决技术创新问题,也要取得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突破,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一、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体系

  1.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

  一是完善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技术创新共享平台,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各类创新支持机构、各种创新环境

  的相互联系和融通创新。二是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供应链创新链组织协调,提升标准制定和规则设计能力,完善交易结构和利益关系,引领创新协同化、生产网络化、平台生态化。三是培育企业技术创新创业生态。加大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加强保护创新的反垄断执法,弘扬激励创新、尊重创新、保护创新、包容挫折的社会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风气。四是探索实践创新治理等新理念,健全创新生态体系,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提升创新成果质量和产业化效率,形成高效的創新政策体系。

  2.大力培育核心技术突出、集成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创新型大企业引领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创新

  一是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二是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提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三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开发转化的投入,调动科研人员产业化研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大原创技术的研发投入。

  3.探索开放型产业融合创新的新范式,构建企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一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企、民企、外企联动发展,促进内外资企业融合创新,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二是促进研发机构“引进来”和“走出去”,发挥技术“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培育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优势,加快企业创新范式和轨迹转变,建立开放型技术创新机制。三是鼓励企业“走出去”,探索多样化形式的开放式创新,吸引更广泛的国外企业参与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来,深度融入国际创新体系。四是积极鼓励新业态新模式中小企业发展,健全中小企业技术价值评价体系,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4.加强企业在国际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

  一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建设企业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加强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促进国际知识产权相关组织、单位、机构的交流。三是加强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研究,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联盟,支持企业在海外布局知识产权。

  二、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1.加快企业数字化创新转型,促进数字要素向企业集聚

  一是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要素流动机制和配置方式的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资源要素和组合模式。推动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和精准匹配,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

  等要素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二是强化对以研发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从信息接收方、信息传达方、信息内容、信息渠道等方面进行政策设计实施。三是加强企业研发创新环节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建设,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为更多企业提供指导性框架。四是在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的基础上,围绕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变化,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提高要素配置的灵活性、协同性,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五是培育数据驱动型创新模式。顺应企业创新发展要素构成的变化,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2.完善促进高精尖创新人才向企业汇聚的激励机制

  一是加大股权期权激励。支持企业将从新增净资产和资本公积金中的一部分作为股份,奖励为公司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高级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探索推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创新科技人才持股制度。二是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培养人才。三是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完善激励机制、科学与技术的系统机制。四是着力解决企业科技人才政策、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科研考评指标等问题,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与奖励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为重点的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五是促进战略科技人才向企业汇聚,设立战略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建立跨界融合

  创新研发平台。

  3.探索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是探索建立国有企业创新风险承担和容错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二是建立国有企业创新驱动能力考核機制,强化技术创新导向。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对科研骨干的激励力度,支持企业探索利用股权、期权、分红等多种方式,完善中长期激励措施,有效激发国企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四是加强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人员激励机制。加快科研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的边界范围和独立性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研发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五是合理提高国有企业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的指标权重,从利润为主向利润、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收益并重转变。

  三、加强创新需求侧政策扶持力度,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创新需求侧政策力度,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发挥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对于产学研创新资源配置的作用,以市场需求引领,协调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关系,创新成果和产业链有机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1.加强技术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融合创新

  一是创新国有风险投资管理制度,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风险

  投资发展的作用,按照风险投资运作的规律,创新国有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制度。二是探索建立国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决策和执行制度、激励和约束制度、资产管理和交易制度。三是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法律体系,明确风险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规范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风险投资的运作、风险资金的退出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等新兴领域立法。

  2.发挥创投资本对于促进企业创新的催化作用

  一是鼓励引导风险资本加大对初创期中小企业关注和投入,发挥创投行业专业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资本、产业紧密融合,为中小企业融入高端产业链提供资源支持。二是探索创新资本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新路径。建立健全符合创投行业特色的监管体制和政策环境,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创新型科技企业,支持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壮大,加快创投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三是引导创投资金投资国家迫切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大支持企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发展升级。四是引导投资机构树立长期思维、坚守价值投资,加大为科技创新、为广大中小企业输血的金融管道,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3.建立技术转化经纪人制度和交易平台

  一是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元化主体协同推进知识产权经纪人制度和交易平台建设,建立起产学研之间沟通桥梁和纽

  带。二是建立促进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投融资平台,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投融资服务,开发各类符合中小企业创新过程中融资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制定科技中介法律和扶持政策,培育一批信誉好、水平高的中介机构,促进技术中介机构集约型转变,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四是发展专业的技术转化行业和完善的技术经纪人资质体系。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转化行业,建议大力发展技术转化经纪人行业,产学研、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风投机构、孵化器企业等共同合作,大学设立技术转化专业及课程,培育掌握市场前景、价值预判、商务谈判、组织协调等能力的技术转化经纪人。政府设立专门的技术经纪人认证机构,负责相关考核及颁发资质证书。

  四、完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科研项目评价机制

  1.健全国企技术创新业绩考核制度,加强创新投入、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重点指标

  一是运用多种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调整高校院所的评价考核体系,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学研融合创新基地。二是加强考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经费使用、成果产出、收益分配,对创新能力强而商业化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予以扶持,对使用公共资金进行研发活动的企业提出相应要求。三是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在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不同行业

  研发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考核。鼓励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专项技术攻关基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四是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合作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创新联合体评价指标,考核联合创新的综合实力,增加技术创新能力的权重,将评估结果与财政拨款、政策激励对接,激发联合体成员的创新积极性。

  2.建立健全以创新成果转化为目标导向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评价体系

  一是在评价指标中加大基础研究比重。鼓励原创性研究,鼓励开展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长远需求的课题研究。对基础研究取得成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行差别化管理。根据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周期、产出效率等方面的客观实际,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基础研究着重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贡献、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应用研究着重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技术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加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设计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的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四是完善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制度,建立以需求为牵引,以解决实际问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等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

  3.深化改革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产出率

  一是建立健全产学研融合创新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解决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创新的“二律背反”问题,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高校院所科研课题的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研发项目的技术效益。二是明确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发挥政府协调优势,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政府正确引导的协同作用,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产学研不同环节通过流程、价格、信息等要素设置,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高效运转。三是整合企业内部价值链,促进企业聚焦产学研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以获得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与产学研中其他环节的专业性企业进行高度协同和紧密合作,提高产学研的运作效率。四是强化产学研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关系,促进开发、生产和营销等多环节协同,提高整个产学研合作的运营效能和整体竞争力。

  五、探索全球创新资源整合与产业合作创新的新路径新方式

  1.提升对于全球創新资源的集成创新能力,在开放合作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提高我国企业创新的国际影响力。深入推进国际企业创新合作,面向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科技问题,主动发起全球创新议题,主动发起组织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培育若干国际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二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国际联合研究。加强与先进国家的项目合作,加强高技术产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精准引进高端企业创新人才。三是打造国际创新资源开放合作平台,培育一批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服务中介,促进关键技术国际转移,鼓励我国企业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四是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兼并重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实现全球创新资源整合与获取,联合国内外企业建立专利池,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突破技术封锁,推进全球联合创新,加强以我国高技术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2.“走出去”与“引进来”共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

  一是探索“国外孵化器+中国风险资本+国内产业化”联合创新模式。鼓励中国风险投资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高科技孵化公司,投资有前景的高技术项目,将孵化出的原创性技术与国内产业化需求对接。二是鼓励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建立面向中国市场的研发中心,雇佣海外高水平技术人才,加大国际联合创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创新资源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发展中外合作创新服务业。建立以海外研发人员为主要对象、市场化运作、以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的创新服务平台,利用创新平台机构推动国外中小创新型公司与国内产业需求对接,提供风险投资、技术交流、第三方担保等服务,根据国际规则设定技术成果转化权益。四是引进国外专业化创新孵化平台,发挥其在引进技术项目、整合国际资本、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促进海外创新成果和存量专利技术在中国进行转化。

  3.加强国际创新创业文化交流和促进国际企业技术人才引进

  一是加强国际创新创业文化交流。通过国家政策、扶持计划、国际项目合作等方式为企业搭建国际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前沿技术、企业运作方式、成果转化模式,完善企业研发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企业对于前沿技术的国际合作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国有企业研发人才结构的国际化水平。深化国有企业人才机制改革,对企业选聘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定价机制,对企业聘用国际高端人才设置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三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跨国技术人才服务,建设全球企业技术人才网络,整合跨国创新创业体系,集聚海外高端的企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人才,加快引进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

  4.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

  一是促进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升企业国际技术合作能力,鼓励内外资企业合作发展风险投资、信息服务、技术交易、人才服务、并购融资等创新服务型企业。二是推进开放式联合创新。通过引进外部创新资源要素促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技术创新,协调内外部资源和能力,联合创新伙伴实现协同效应,注重伙伴关系和合作联系。三是提高提升体系化协同创新效率。在国内外投资研发机构,开展人才交流、共建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跨国转移,加强与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及创

  新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国际研发网络,耦合全球创新资源,发展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创新联合体。

篇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池本军

  【期刊名称】《安徽科技》

  【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18-20)

  【作

  者】池本军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大力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创新链条,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投入方面,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43.6亿元,占GDP比重达2.51%,居全省第3位。成果创造方面,2017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64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件;2018年1—9月,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39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31件,均居全省第3位。成果转化方面,2017年全市技术交易额12.25亿元,截至2018年10月份完成9.37亿元,均居全省第4位。产业培育方面,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48家,居全省第3位。2018年以来,马鞍山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近三年开展产学研活动876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939项。

  一、健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体系,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驱动力

  1.出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

  先后制定印发《马鞍山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马鞍山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马鞍山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管理办法》《马鞍山市专利资助办法(暂行)》《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形成了“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引导扶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机构,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如:对引进的高水平研发机构,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对列入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3年给予新增研发仪器设备最高1500万元资助;对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成立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等。2018年首批共796个项目兑现市科技创新政策,兑现扶持资金8837.17万元,组织147个项目申报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创新政策,申请兑现资金3807.2万元。

  2.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

  财政科技资金重点投向产学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综合运用“拨、投、贷、补、奖、买”等手段,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投入方式由原先单一的“事后”补助向“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结合转变。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等政策,做好事前引导。对处于技术攻关期和突破期的企业,积极帮助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做好事中支持。对已经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企业、项目等,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做好事后奖补。

  3.健全完善投入机制

  探索建立财政引导、多方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设立6000万元的市创业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天使投资子基金。通过保费补助、贷款利息和评估费补助等方式,大力推进科技保险与专利权质押贷款,2018年共

  12家企业投保科技保险,保额达6.16亿元,6家企业申请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7600万元。

  二、搭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载体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力

  1.大力深化校地合作

  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积极招引大院大所。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市校合作关系。市政府及县区先后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5项、各类研发专项11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市科技局与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签订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协议,继续开展深度合作。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与中科院过程所签订协议共建中科战略新材料科技园及创新平台,已促成2个重大创新项目在马鞍山落地。近期,正积极对接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轻量化研究院,目前已凝练出全市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需求及重点企业技术需求9项、重点技改需求24项。

  2.积极组建研发平台

  依托马钢、华菱、安徽国星、中冶华天等重点企业,新建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全市共有各类研发平台682个,其中国家级14个,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先后组建了安徽工业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和县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南京大学(马鞍山)高新技术研究院、南航(马鞍山)智能装备研究院等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县区、开发园区全覆盖。

  3.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联合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与马鞍山市企业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借助外脑助推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先后组建“高性能建筑用钢”“冶金矿产资源

  高效开发利用”2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机床刃模具产业、LED产业、磁性材料、冶金及矿山装备再制造等7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全市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借力区域创新合作

  参与起草《南京都市圈科技专委会合作框架协议(2018—2020)》,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创新协同发展。对接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战略合作,谋划在马鞍山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分中心、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等。目前,全市企业正在与南京市高校院所及企业开展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共90余项。

  三、培育壮大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主体,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吸纳力

  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

  积极引导企业依托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借力登高”,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81家企业通过高企认定省级评审,75家重新认定的高企全部通过省级评审,预计净增高企61家。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2018年,4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切实做好政策兑现工作,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排忧减负。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约2.56亿元,143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4.39亿元。

  2.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

  科技“小巨人”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承接、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实施了一批产学研项目。2018年上半年通过验收的首批3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42.77亿元,较2015年年均增长29.04%,3年培育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86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目前有78家企业经部门联合初审,进入2018年度科技“小巨人”的评审。

  3.实施“诗城英才”计划

  注重强化人才培养引进,为政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力支撑。2018年,马鞍山出台了《关于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诗城英才”计划,推进“龙马”“骏马”“驿马”工程和本土人才培养“1221”工程、人才能力提升工程。2018年新组建院士工作站3家,累计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15家,柔性引进院士21名。累计招引培育44个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84人,扶持资金累计1.68亿元,其中8个团队入围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018年又有28个团队申报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已完成评审并推荐了16个团队进入江东控股遴选程序,将择优扶持。

  四、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良好生态,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合力

  1.对接活动有声有色

  以化解企业发展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活动。2018年,与清华大学共同举办2018清华大学(马鞍山)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签约仪式暨产学研对接会;赴合肥参加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4个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组织70余家企业携117项技术需求到会发布并寻求合作;组织华菱重卡、东海机床等10家企业赴上海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与中国航天八院及平台专家进行技术对接。

  2.强化科技项目支撑

  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工业基础好、行业竞争力强的优势,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近3年,全市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29项、科技攻关项目63项,争取项目资金5590万元。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5项。2018年,新获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9项,组织申报2018年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8个。

  3.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2018年,全市共获12项国家专利奖、38项安徽省专利奖,组织9家企业申报第20届中国专利奖、26家企业申报省专利奖。2018年,5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4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居全省第1位;累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4家。先后组织7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华菱汽车2家企业评议项目入选2018年省知识产权评议重点项目。在省内率先开发应用“专利掌中宝”移动查询软件,鼓励群众利用手机发现、举报假冒专利。全市共有专利行政执法人员30人,专业队伍日益壮大。2018年以来,开展市县(区)联合执法检查活动7次,有效地维护了专利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篇七: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高层论坛Forum共促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出席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这既是一次创新思想的深层次交流碰撞的盛会,也是一次创新成果高水平合作的盛会。首先,我谨代表工信部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届大会以“创新科技、融合发展、勇攀高峰”为主题,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现实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演进史。从牛顿第一定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从烽火狼烟到量子信息传播,每一次理论科学的重大创新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每一次技术创新的迭代升级都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52020.01◎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重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各国围绕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还是法国新工业计划、日本互联网工业等,无不是将创新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效率效益的第一驱动动力。产学研合作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正引领创新发展的新潮流,催生智慧生产、生活的新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战略及政策,工信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以创新中心为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着力跨越从实验室产品到工业产品之间的死亡之谷。国家和省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批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二是推动形成基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市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助推产学研合作创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商用。一批高端装备标志性创新成果相继应用。三是支持打造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成立发起产业联盟,实现小核心、大协作的协同创新,部分重点领域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缩小差距,实现并跑甚至领跑。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历经几代人的筚路蓝缕,中国制造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完成了由农业大国向制造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自2010年以来,制造业规模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与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制

篇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施方案

  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宏观层面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微观层面能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产学研主体的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政府要成为参与者、服务者、引导者。

  政府要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参与者。特别是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方面,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推动,还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以产学研联盟为载体,力争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需积极引导创新,通过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推动构建协同创新治理机制。

  政府要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引导者。政府需引导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前者需要尊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利益和需求,充分考虑创新的贡献率问

  题;后者需有效应对成果转化风险、创新失败风险等,尽可能地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有效减少创新主体的损失。

  产学研深度融合需以市场为导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需更好遵循市场规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完善成果评估体系。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法庭,加大执法、执行力度,从法律法规上保障科技活动顺利开展;建立科学公正、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学术及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对评审标准、评审专家、评价结果等息全程公开、公示,有效维护科技成果评价的客观公正和权性。

  二是要健全人员激励机制。在给予科研人员物质激励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精神激励,大力培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并且建立一套科学评价技术人员工作成果的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形成市场认可、来去自由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

  三是要构建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和息技术手段,构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息收集和发布网络;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评价数据库,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合作项目的技术咨询和市场报价资料;在政府的引导下,打造集

  咨询、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投融资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权性的产学研服务。

  四是要建设科技中介体系。主要是加强科技中介建设,发挥其服务、评估、经纪和咨询等职能,为科技创新实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具体包括:制定统一的中介服务机构标准、定期开展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和审查、提升中介服务机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中介服务机构的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等。

  充分重视企业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承担着开发、转化、应用和推广的职能,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主体地位,从机制上推动其实现持续性的技术创新。企业也要主动贴近市场,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供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益。

  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集聚,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在创新目标、资源配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重点支持公共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

  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头作用。要从战略上加大考核权重,使企业更加注重长期技术能力的培育,从而改变各种短视

  行为,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虽然具有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但科研人员不足、科研资金缺乏、技术不够雄厚等难题普遍存在,在引进和使用新技术、参与科研项目和自行开展技术研发方面普遍存在困难。因此,需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做好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并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总的来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是顺应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有力举措,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研”与“产”脱节的突出问题,应建立科学有效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在这方面,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经验,需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产学研结合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

  (执笔:陆园园)

篇九: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社会科学论文

  产学研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为例

  董薛伟

  摘要: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着力推动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普遍性、稳定性、深入性依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却彰显了示范作用,本文以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骨干院校建设进程中校企合作实践案例、进程为例,深入剖析高职院校直接对接企业,以订单培养形式基于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实现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措施,校企合作实现了由紧密型转向深度融合。

  关键词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设案例;问题建议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10月17日-19日在江苏泰州召开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4年年会,此次年会目的在于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展示、交流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深入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政校企融合、共赢模式已成为发展主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校企合作进程案例分析

  上海高等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充分利用部市共建及与行业企业多年良好的合作条件,进一步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规模,优化合作内涵。探索建立以部市共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为依托,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机制体制。真正达到校企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出版印刷界知名企业共建学校的紧密型、深度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学校、企业共建“新校区产学园区”,引入知名企业驻园共建“校中厂”,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局面,促进校企紧密型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1.具体建设目标及思路

  (1)校企合作体制改革。依托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共建优势,按照“战略合作、校企一体、产学链接、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3年建设期内,引进接纳100家以上知名企业加入校企合作理事会,形成校企紧密型、深度合作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其具体进程如下:

  2012年:推进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建设需要,成立印刷包装、出版传播、艺术动漫三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吸纳到50家企业加入理事会。

  2013年: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增加25家企业加入理事会;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各重点建设专业分别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与合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

  2014年:理事会进一步吸纳不少于25家企业,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完善理事会各项制度,促进其高效运转。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①对接产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校企(高档印刷品生产企业)合作工作站,校企(图文制作、广告公司等企业)合作工作站。100%的应届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其中85%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②成立由校企专家参与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及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视野下,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组建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创意项目研发平台等。

  2012年:筹备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2013年:运行项目引领的“工作室”化教学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2014年:搭建校企创意研发平台及职业资格培训平台,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工作站4家。

  二、阻碍校企合作发展多重障碍

  1.政府法律缺位、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尚缺乏明确、具体、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与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更多处于民间活动状态。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政府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引导、规范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独立或参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必然选择。

  (1)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滞后。虽然从国务院到教育部乃至地方教育部门,都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实践,但还没有对校企合作体系进行很好的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首先,没有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奖惩机制,缺乏对校企合作中企业权责划分的立法,尤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足,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其次,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与协调管理机构,没有政府的统筹,高职院校各自行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实现区域共享,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校企合作法制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很大程度上还是处于依靠情感来维系的状态,形式凌乱,结、构松散,合作主体间的职责、权力、义务等界定不清,政府主导作用认识不足,制度建设滞后于校企合作的实际需要,导致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职责不清、权力不明、义务不尽等现象产生,严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

  (2)经费支持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资源,如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研立项、各类评奖活动等,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这对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十分不利。

  2.校企双方合作观念、利益存在冲突

  (1)观念未整合。学校、企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相对独立和封闭,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动、技术研发、文化融合诸多方面存在如何构建协同机制的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有效运行和深入推进。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捐资助学,不参与或很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少参与人才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学校服务企业意识不强,学校的公益性目标和企业的营利性目标之间存在差异,而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化现象突出。而在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突出问题,过多强调了学校管理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中无利可图,导致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管理上缺乏全过程的良性互动。

  (2)企业利益受损。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积极性不高,无法根本解决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经验积累环节,校企合作难于深入落到实处。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生产利润最大化多被视为“重中之重”,在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上,缺乏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眼前利益至上现象较为普遍。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阻力,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影响企业声誉。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企业缺乏校企合作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作平台

  从运作平台看,当前,校企合作精彩纷呈,但更大程度是形式上的某种创新,在具体软、硬件建设缺少实质性的载体创新,大部分校企合作未能建成有效技能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实施平台。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约束下的规范运行,缺乏将校企有机联系起来的运作方式。应该说,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各地也探索出了“订单班”、半工半读、前校后厂、职教集团等有效的运作模式,但是这些成功的做法只停留在一些点上或局部区域,缺乏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认真总结和及时推广。在新的形势下,探寻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健康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三、推进校企合作由精密型向融合型举措

  政府统筹主导,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统筹规划,谋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政府加强政策制度设计,营造校企合作健康发展良性环境。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形成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管理模式,政府加强管理创新,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1.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国家层面法规条例的修订和制定工作,启动其他配套法律条规的制定或修订工作,加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地方层面,鼓励各地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的修订或制定提供实践支撑。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着手制定地方性的法规条例,条件尚未成熟的地方可先进行相关制度政策试点,逐步推进。要通过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逐步明晰政、行、企、校各方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权利,构建各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

  (2)设立校企合作基金,营造校企合作良性发展局面。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企业培训基金归集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校企合作基金。基金的使用,一方面用于支持职业教育专项项目、支持校企合作日常运转、公共实训平台建设、购买师生企业实习岗位、外聘企业专家等基本费用,重在补贴校企合作各方成本,弥补校企合作经费不足。另一方面主要对校企合作中涌现出的企业、个人及典型做法进行奖励,旨在通过树先进、立典型,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社会环境的形成与发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展。

  2.行业企业推进校企合作

  召开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本行业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推进本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根据本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加强本行业相关专业建设和动态调整;发挥好行指委对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评价和服务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可以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优化现有机制,通过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和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和制度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行业人才标准制定中的作用;通过地方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协作联盟或理事会等新的组织形式拓宽行业企业参与的通道,让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过程。

  3.提高企业积极性,校企合作局面逐步改观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各方基于自身优势,锐意创新,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型企业积极举办职业院校,将职业教育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大型企业则依托现有的职业院校举办职业教育,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中小企业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利用企业自身现有的技术、设备和资金,通过企业实习车间、厂中校、校中厂等途径,将企业用人标准引入职业院校,积极介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师资培养、教学过程,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更多企业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积极参与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寻求企业与院校的利益共同点,成为许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共同做法。

  参考文献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黄才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3):62-66.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66-69.

  [3]董仁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若干亮点[J].职教论坛,2014(17):1.

  [4]叶小明.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_模式特征与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4):91-94.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 产学研 深度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