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10篇

时间:2023-07-15 10:40: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做法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为了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融合,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课程设计上加入思政元素

  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加入了一些与思政相关的元素。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我们在教授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讲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

  二、案例教学中体现思政教育

  我们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责任等问题。例如,在会计学课程中,我们通过讲解一些会计丑闻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及其对社会公正的重要性。

  三、课堂互动中融入思政教育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引导他们思考社会问题与道德问题。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中,我们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市场道德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分析商家与消费者的权益平衡问题。

  以上是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做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思政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1-

篇二: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要充分挖掘产业与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大批可靠接班人。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

  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尊重课程建设规律,切实强化课程建设管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掘具有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的“思政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例如在机械专业数控加工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形成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②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③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在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确定了教学内容:①

  诚信:诚实守信;说老实话,做老实事;②友善:同学之间团结、包容,互助、合作;③爱岗

  :热爱自己的专业;④敬业

  :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在教学方法上:①结合课程要求,平时考勤、作业等,要求学生从诚信做起,不抄袭别人的作业,不弄虚作假等。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之间互相团结,相互帮助,形成你追我赶,互帮互助的学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习氛围,培养学生互助友善合作精神;③通过学生动手自己加工产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自己的专业;完工后整理工具,清除垃圾等,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达到激发大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广泛讨论、积极思考的良好氛围,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全方位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

  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价值引领”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和责任,其他专业课程则只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程之间产生“两张皮”现象、各门课程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合力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针对这一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强调所有的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也有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这就要求,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以“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为指南,每日“三省吾课”:知识传授明晰否,能力提升落实否,育德功能实现否。在反思中改进,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德育和素质的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标准。当前,许多高校的工科专业正在推行基于这个协议的专业认证,以此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这种从学生毕业标准出发来制订并实施教学方案和计划的思路,值得“课程思政”改革借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千禧代”学生即将进入高校,他们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网络和社交媒体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过程。因此与以往的在校大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四个正确认识”立足当下世情、国情,透视历史、现实和未来,激发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引导学生了解目前世界各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对激发广大学子的报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提出了工业4.0,中国提出了

  “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纵观全球,谁能把握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安全、赢得未来。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敢于担当,投身国家信息战略布局,打造信息产业制高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适合一个学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未必十分适合其他学校。为此,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生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则。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结合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新尝试,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色,也具有不同的课程思政资源,要达到理想的立德树人效果,还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篇三: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建议和措施

  一、提倡主题教学。

  把思政教育的主题纳入课堂教学,主要是把思政课的相关知识放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熟悉和理解思政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念,并将其本质、原理、范围等相关内容贯穿教学整个过程,以把思政教育的精神贯彻实施。

  二、引进思想教育资料。

  采用新媒体和现代通信技术,引进各种思想教育资料,如社会主义先进精神文化、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精神文化、各国友好交流和志愿者活动等,利用资料的特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内涵;并且在课堂上大力宣传以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为宗旨的社会主义道德法则,使学生实现“心有所属,把祖国放在心里”的精神。

  三、促进学生交流活动。

  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举办国旗礼、宣传学校活动、参观思想教育基地、省际学生交流访问、志愿者活动等,以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教育的价值观以及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和社会意识。

  四、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专业能力。

  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思政教育专业能力,主动学习国家、部门和学校关于思政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要求教师善于把每堂课都当成一个思政教育主题,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一种基础性课程的重要作用,把思政教育和其他知识紧密结合,把思政教育各个方面与课堂教学融汇贯通,以实现思政课程各项指导要求,堂堂正正的教好思政课。

篇四: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思政教育应当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互联网+思政”建设,通过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文化创意产品、视听作品等新载体传播思政教育理念,推动党史国史军史、思政课程与大众文化交流互鉴。1。

  如今,在我们身边,一些文艺作品出现了粗制滥造、低俗庸俗媚俗的情况,这严重背离了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深入开展文艺领域的专项整治,让好的文艺作品,能够从艺术表现形式到价值观导向都有正面引导和积极示范作用,而不是迎合市场、迎合口味,丧失艺术原则。让社会风气更加清朗,促进全民族精神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就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富强即国富民强,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文明即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即社会和睦安定。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强调自由即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公正即是要建立一种人人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状态;法治即是要使每个人都在法律约束下享有自由。

  2。马克思曾经说过:“青年团员只有解决了人的思想问题,也就解决了自己的一切问题。”现在很多学生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价值观取向呈现出扭曲的现象,有的人在选择大学时只看院校排名,-1-

  放弃了基础性、通识性知识的学习,这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耽误了他们未来的发展。高校应当开设与价值观教育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少榜样。家长应当注重言传身教,做孩子的好榜样。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支持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此外,我们还应当遵循儿童成长规律,鼓励孩子发挥特长,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优秀人才。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篇五: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变迁,课程思政融入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那么,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呢?

  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科知识的融入点,寻找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话题,如历史中的英雄事迹、文学中的道德情感、科技中的伦理问题等等。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引导,通过讲解故事、分析案例、开展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相关的思想道德问题,并进行深刻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加深理解和体验。

  其次,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或小组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交流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估、学生反馈和教师自我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质量。

  总之,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措施。

  -1-

篇六: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专业课教学

  课程的思政课,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坚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运用思政的方法论,立场,观点,教学,把其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理想效果,使专业课和思政课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两方面的能力。立德树人、承担使命的职责,要尽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共同发力,两者互相补充。

  1、教师要牢记育人职责,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发展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目前学习状况,思政情况,有意识动态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的进展。

  2、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对思政课的要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育人为依托,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体现出,教学育人的本性,让课堂生的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老师的双方优势,在合理的时间内,让两者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不同侧重,有效完善专业课与思政课两方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们更快地适应。

  4、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使大势所趋,也是未来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一环,采取有效的融合方式,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篇七: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融入是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核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国家的法制和价值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内容:

  1.政治学。政治学是一门关于政治领域的研究,而政治领域则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有关。在政治学的教学中,可以融入国家的宪法、法律、制度等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法治建设和治理体系。

  2.哲学。哲学是一门研究基本原理和价值观念的学科,在哲学的教学中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

  3.文学。文学是一门艺术形式,但其内容和意义也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密切相关。在文学的教学中,可以融入相关的社会和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4.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生产关系的学科,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融入国家的经济政策、资源环境保护等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责任。

  5.法学。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规则和法律实践的学科,在法学的教学中可以融入相关的法律实践案例、司法实践等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

  在实践中,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多,关键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

  -1-

  理解和领会国家的法制和价值观念。

  -2-

篇八: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融入点

  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必须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课程思政是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理论热点,它强调以课堂为基础,通过在课堂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的将思想认识提升一个高度,进而培养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实,课程思政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其本身,还在于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要求自己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努力使每一堂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新的启迪,让教学的效果落实到学生的身上,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那么,如何才能让课程思政的融入更加有效呢?首先,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突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辉煌的民族》这一内容时,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实物投影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农耕工具——水车、草鞋、土陶、风箱等。在对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时,则利用微视频等手段,向学生详细介绍了袁隆平、黄大年、钟南山、李兰娟等数十位杰出科学家,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的同时,也不断激励着后来人。

  有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创意的-1-

  教学场景,能够深深地触动学生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进而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真切感受到祖国强大之余,也更加激发了他们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党史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电影《开国大典》或者纪录片《一百年的第一步》等影片,再配合优美的音乐、舒缓的语气,使得整个活动庄严肃穆、富有教育意义。尤其是,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回顾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对革命精神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拓宽教育渠道。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并不是说仅仅只依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完成的,我们必须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努力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扩大教育的覆盖范围。

  -2-

篇九: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大家熟知的重要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进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首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他人、包容差异。

  其次,可以通过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注重突出思政元素。比如,在涉及到社会问题的语言材料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社会现象的背后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另外,英语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讲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学作品来融入课程思政。比如,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同时,通过阅读英语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生哲理和人性探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篇十: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党性信念、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新时代奉献精神等,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融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

  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讨论中学习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知识和方法。

  3.

  开展心理辅导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品质。

  4.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和贡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党性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

  5.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融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时,要注意避免教条主义和政治宣传,而是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推荐访问: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 融入 课程教学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