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3篇

时间:2023-07-26 09:5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让朗朗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发表时间:2011-05-18T10:35:58.170Z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2011年第40期供稿

  作者:

  徐燕[导读]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朗朗的读书声。河南新安县铁门镇中心小学

  徐燕

  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朗朗的读书声。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如何让朗朗的读书声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旋律呢?

  一、朗读指导

  淡化技巧

  “有感情地读课文。”这几乎成为朗读课文的统一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往往过分强调纯技法的指导,比如哪里要读重些,哪里要读轻些,哪里要读慢些,哪里要读快些;或者要求学生“带着悲痛的心情读”“带着高兴的感情读”;或者不时提醒学生“声音要低沉”“速度要轻快”……通过这样的技术指导,学生按教师的指令机械朗读,看似读得“有感情”,其实这样的朗读并不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很多学生无病呻吟,装模作样,声音和气息极不协调。

  朗读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还原语言形象、理解语言内涵、体会语言情感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朗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因此,教师与其作纯技巧方面的指导,不如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文章的神思妙笔,在与作者共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二、范读引路

  感染学生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能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还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教者、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情真意切的朗读,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向每一个学生进行“辐射”。

  当然,范读只是引路,只能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教师不应让学生机械模仿,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此外,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三、巧用评价

  激励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讲究评价艺术,巧用评价语言。学生读时或读后,教师“好”“真棒”“你读出了……的感情”这样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无限喜悦。

  评价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时要委婉含蓄,讲究技巧。如:“你读得很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你读得很好,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就更好啦。”比如《海底世界》中有一段话写到海底动物“窃窃私语”,一个学生读这句话时声音过于响亮,我听后说:“你这么读,海底动物都被吓跑啦。”那个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了朗读此段的方法。

  有时教师也可以延时评价。朗读是读者对作品所描述的感情的体验,读不好的原因或是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或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后就评,读者缺少内省的时机,缺乏感悟的过程,往往仍然故我。因此,当发现学生读不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读中揣摩、体验,在听读中比较、鉴别,引导学生把作者的情感和自己的体验读出来。

  四、尊重主体

  个性朗读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感悟文本之后的真情倾诉,是学生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后用有声语言来表达自己感受的个体行为。因此,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以自己对文本的处理或其他学生的体会来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应该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多元朗读,珍视每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篇二: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奏响“朗读”主旋律

  聆听语文教学的自然美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能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却存在着不少问题,令人担忧。那么,如何优化朗读的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有效示范,追寻一份朴素的美;2.拓展会文,追寻一份意象的美;3.语言创境,追寻一份和谐的美;4.优化形式,追寻一份诗意的美。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策略

  驻足课堂,最美的享受莫过于沉浸在对文学作品的朗读了。当学生启用丰富的想象,调动全身的感官,声情并茂地将一段段静止的文字读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首首和谐乐曲时,文本之意与读者之情自然和谐共振,语文最大的亮点便得以凸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仔细倾听课堂的声音,却发现琅琅书声其实并不优美。朗读作为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却在实际语文教学的朗读训练中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一、朗读指导机械,不利表情达意。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反复诵读,在潜心涵咏中增强语感,而语感和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对美文的鉴赏如果仅靠理性的分析和纯技巧性的朗读指导,那么就会使学生的精神流浪在声音之外,更无法达到“知情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从而使朗读患上了“精神疲软”症。常常有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这样的机械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在朗读训练时不知变通,把握不准基调,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二、冷落静思默想,处处书声琅琅。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读为本”理念已渐入人心,书声琅琅已经成为了语文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步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用“书声琅琅”代替“静思默想”。在很多公开课中,书声琅琅,很是热闹,却难觅这样的镜头:教师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写,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思默想,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缺少了细细地读、静静地读、自由地读、投入地读、动情地读,读的时间匆匆过场,读的层次模糊不清,读的要求不明不白,读的形式乏味单一。这样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将文章读出意,读出味,读出形,读出神呢?

  三、评价泛泛而谈,缺乏有效点拨。

  “你读得真棒!”“你读得很不错!”“你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语,在语文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看似教师很注重评价,而事实上这样的评价语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棒”“哪里很不错”“什么地方很有感情”学生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朗读,自然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前面的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这样的朗读训练,结果只能是白白耗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我们以为语言是美丽的,语言是需要品味的。我们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原野上徜徉,用动听的嗓音、丰富的表情读出世界的缤纷、生活的感悟、独特的自我,赋予语言生命以最亮丽的底色,聆听这样的声音才是最美的享受。

  一、有效示范,追寻一份朴素的美

  朗读是一种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它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技能。语言的直觉感受能力,与学生的气质类型、生活经验以及个体体验有关,如果一味地想让学生读好,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再变个方式引导学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会割裂课文的情境,使朗读僵化,味同嚼蜡,从而失去品读的兴致。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读不到位时适时搭建示范的桥梁,用自身充沛的情感传递言语信息,激起学生再一次触摸语言的欲望,朗读教学则如坐春风,教而无痕。

  《桥》一课描写的是山洪暴发的危急场面,学生大多缺少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对课文中山洪暴发时的危急氛围并没有多大的感受。于是在检查学生初读课文这一环节时,我一改平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的做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洪暴发的声音,我在这样的声音中范读课文开头部分,再让学生配乐接读课文的后半部分,学生马上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也逐渐进入佳境。

  二、拓展会文,追寻一份意象的美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对与有一定内涵而在课文中又起关键作用的语段的朗读指导,可以通过借鉴美文重组表象,补充课文内容,在鉴赏玩味、掂量比较中激活联想和想象,化简单的词语解析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造出新的意象之美,从而使朗读一波三起,充满情思和韵味。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其朗读教学颇具匠心。

  师:别人看到的花是怎样的?请大家好好读一读,看谁能把独特的异国风光带给大家。

  师:请你再读一读,其他同学闭眼感受一下,她的读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窗户外很多的花连成一片,就像是花的海洋。

  生:我看到了百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异常美丽。

  师:是啊,很多的花连成一片,那就是——(花团锦簇);很多的颜色光彩夺目,那就是——(姹紫嫣红)。听着你们说,老师想到了一段话: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出示朱自清《春》中的这一段话)

  师:真是风景这边独好!谁也想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

  学生非常投入、忘情地读。

  师:这样的感觉,用上书里的词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能读出你理解的美吗?谁来试一试?

  每一个教师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实践者。在这个片段中,课文本身的语言朴素简练,对花的描绘仅仅用上了两个生动优美的词语,如果只凭着对词句的解析理解春天的五彩斑斓,是远远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的。而该教师以敏锐的课程整合意识,巧妙地引用外来的优秀语言拓展文本的意象之美,熏陶学生的语感,此处的朗读言为心声,情为达意,似悠悠琴声,舒缓而美丽。

  三、语言创境,追寻一份和谐的美

  活化的朗读教学便是在读之前酝酿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朗读磁场,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掷地有声,字字入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创设语言情境,以情传声,以声带情,使情感的催生与技巧的点拨似水乳交融般和谐。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对“静静地”这一词语的朗读是这样处理的:

  师:你从“静静地”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那位青年虽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可是内心却极不平静。此时此刻,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请把你们的体会送进朗读中。(大多数学生读得平淡无味,言不由衷,无法动情。)

  师:不着急,这句话中不仅仅只有这个词触动我们的心灵,再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让你感动?

  师:(在学生交流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紧紧抓住“此时此刻、仍、也”这几个关键词层层推进,同时配上舒缓略带忧伤的音乐,娓娓道来)这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顷刻间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就在那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2295人永远地长眠在了废墟中,38万户房屋似排山倒海般倒塌,十几万人颠沛流离,无家可归。而此时,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也在承担着生命的危险,进行着紧张的手术,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的心还能平静得下来吗?谁再来读?

  ……

  (有了教师语言的催化,再加上融技巧性的点拨于真实自然的体悟中,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四、优化形式,追寻一份诗意的美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赋予他们新鲜好奇的特性,假如我们的朗读教学能留足时间想着法哄孩子认真专注,有滋有味地读,还愁朗读教学的效率无法提高?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一自然段时,我将原来的语言形式进行了转化,运用了诗化的方法,在娓娓动听的音乐声中,朗读了这样一首清新隽永的小诗: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学生在这样的格式引读下,自然地随着音乐的伴奏、优美的意境,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地读出了秋天的美,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由此,我联想到,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多一些自由灵动,多一些真知锤炼,多一份诗情画意,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语文的清新自然美。

篇三: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刘明乐

  【期刊名称】《人生十六七》

  【年(卷),期】2017(000)08Z

  【摘

  要】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和常用的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总页数】1页(P20-20)

  【作

  者】刘明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靖县山城育才学校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33.3【相关文献】

  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2.让朗读成为主旋律,培养学生朗读兴趣3.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4.让“朗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旋律5.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靓丽风景——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荐访问: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朗读 主旋律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