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讲话】教育厅长在2010年教育现代化评估现场考察评务工作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3-05-17 17:08:01 来源:网友投稿

在2010年教育现代化评估现场考察评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省教育厅专门召开2010年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的现场考察评务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前一阶段各地申报教育现代化评估材料评审的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讲话】教育厅长在2010年教育现代化评估现场考察评务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教育讲话】教育厅长在2010年教育现代化评估现场考察评务工作会议上讲话



2010年教育现代化评估现场

考察评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省教育厅专门召开2010年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的现场考察评务会议,主要任务是通报前一阶段各地申报教育现代化评估材料评审的情况,与各有关县(市、区)共同签订《规范评估责任书》,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现场考察的相关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向来自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关心、支持、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刚才,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冯大生同志向大家通报了今年的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申报和材料评审情况,教育评估院陆岳新同志简要介绍了现场考察程序以及县(市、区)的主要配合工作,评估院还和各县(市、区)代表共同签订了《规范评估责任书》。这些工作都是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按照评估工作的规范要求落实好。现场考察是检验各地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展现各地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的良好机遇。各地要在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规范、高效、优质地配合专家组的现场考察。下面我就现场考察中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研读建设指标,准确把握现场考察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第四个年头,这次是第三批集中性的评估活动。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保持评估标准、评估程序的稳定不变,力求评估组织、评估技术的稳中有变。这样做,既有利于县(市、区)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也有助于县(市、区)增强信心、争先创优。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促使我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由教育主导向政府主导的转变,由苏南先行向全省推进的发展,由硬件建设为主向内涵发展同步的飞跃,教育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江苏教育在全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成为人民群众最得益的民心工程。因此,今年的现场考察主要内容依然是省政府办公厅颁布的16条主要建设指标。对于“16条”如何看、怎样评,我想从三个板块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板块板块为1--6集中表述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目标,描述了我省构建国民教育体系、优质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反映了江苏人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追求。既有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职工培训、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覆盖面的关注,又有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数量上的要求。我们在考察这些指标时,将注意数据的四个“一致性”:一是县(市、区)内不同系统统计数据的一致性,二是计算百分比时分子与分母的一致性,三是县(市、区)提供数据与教育厅掌握数据的一致性,四是县(市、区)自评结果数据与专家组考察印象的一致性。县市区要重视学校原始档案的管理,同时要按照《自评表》相关指标开列的数据项目进行汇总,实事求是的让数据说话,让事实证明。

第二板块第7--12集中表述了江苏教育的质量目标,反映了省对各县(市、区)政府建设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反映了江苏人对优质教育资源追求。这一板块从两个方面分别表述,79条是对幼儿园和学校整体创优的要求,1012条提炼出了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的3个核心要素,即素质教育、师资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将此3要素作为独立指标分别列出,说明其在优质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从过去评估的情况和刚才政策法规处通报的材料评审情况看,一些县(市、区)在自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1)优质幼儿园和优质学校的比例较难达到。主要是长期以来创建工作不力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幼儿教育欠债太多,基础薄弱。(2)把素质教育当软指标,只见概念,不见制度、措施、效果。实际上,我们这次将从5个主要方面进行考察,要求政府做到“五有”:有督促学校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措施;有合理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规定、作业量规定、考试评价规定;有督促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措施;有足够的青少年课外活动场所和教育实践基地;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学校制度。这“五有”都是实实在在的、一点不软。(3)信息化建设水平尚未达到省标准化建设要求。我们在基层学校看到,虽然实现了校校通,但配套设施较差,教育资源也少,使用也不充分。这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合理使用。现场考察我们将高度重视学校的教育装备及管理、使用情况。不仅要查阅设备台账、投入账目,还要现场抽样核对设备装备情况和使用情况,产生样本数据。

第三板块为第13--16集中表述了省对县(市、区)政府重视、支持和保障教育的管理水平目标,反映了政府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主要考察投入水平、均衡教育、规范办学和安全保障4个方面。对这些指标,我们将重点考察“三个符合度”:一是看地方政策与上级要求是否符合,二是看政策规定与实际措施是否符合,三是看政策实施与实际效果是否符合。比如,对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问题,不仅要听汇报,看报表,还要认真查核原有改制学校状况、改制规范方案及实施情况。并通过群众访谈、现场核查来验证。对教育经费投入,每个专家组都配备了财会专业人员。不仅要检查教育局提供的财务制度、会计报表,还要查阅财政部门的年度报表,必要时要调阅财政部门的计算机信息。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既要考察政府政策、制度制定层面,还要对城区、乡村学校抽样调查,取得师资配备、办学条件、择校比例等方面的具体数据,从而对均衡水平进行评价。总之,希望通过改进和优化,使不足和问题查找得更具体、更客观、更明确,也使建设现状与评估结论更匹配。

如果将三大板块作进一步概括的话,可以表达为有学上,上好学,学而优。为使各地进一步了解评估指标的内涵,2007年教育厅就以文件形式发布了对各条指标的诠释,我们也把它编入了《教育现代化评估指南》。今年,评估院又研制了统一的《自评表》,对16条指标涉及的必要数据、佐证材料要目进行规范,使现代化评估体现新的教育政策和文件精神。这也是我们今年现场考察的重要依据,请各地一并研究,从中进一步明确现场考察的重点、要点。

二、明确现场考察准则,努力实现规范评估、和谐评估

教育现代化评估是江苏教育的首创之举,不仅引起了本省各县(市、区)的积极响应,也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广泛关注,我们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为使现场考察坚持正确的评估方向,我们确定了四条基本准则,这既是我们希望县(市、区)予以支持和配合的方面,也是我厅组织实施评估的自律要求。

(一)实事求是,公正评估。

实事求是是教育评估的灵魂。大家知道,评估结果对于一个县(市、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县(市、区)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形象标识,另一方面又是考量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各地渴望参评,渴望早评,渴望高质量通过评估,这种积极性要鼓励要保护。我们也希望参评县(市、区)百分百的通过评估,但这一切都必须以县(市、区)的实际状况作为评判基础。因此,我们聘请的专家们一定会出以公心,坚持公德,秉公办事,排除一切可能干扰评估公正的因素,一碗水端平地开展工作,力争评出干劲,评出力量,评出新举措。我们也希望县(市、区)能提供真实数据、真实现场,不出现任何有可能误导专家的现象。

(二)坚持标准,全面衡量。

现代化评估在设计上未采用积分制,它要求参评县(市、区)在“16条”指标上必须条条过关、条条过硬,有一条不达标就不能通过评估。为此,我们希望县(市、区)要认真领会各指标的真正含义,厘清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整改的工作力度。当县(市、区)的不足与评估指标相遇时,我们不能叫评估标准让步,而是希望县(市、区)不失时机地整改和建设。在评估期间,专家们坚持标准的做法我们希望能得到各地的理解和支持。事实上,我省各县(市、区)之间特别是南北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但评估只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南北一个标准。这种不均衡我们只能通过评估时序的先后加以体现,或者通过加倍的努力来消除。

(三)评建结合,以评促建。

评估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评估来促进县(市、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各地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希望各地不要为评估而评估,不要把主要时间、精力和经费耗费在评估活动的准备和专家组的接待上。一句话,希望各地做到平常之心迎评,扎扎实实整改。特别要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均衡不够、信息化水平不高、办学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要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通过评估来梳理存在的问题,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理清教育发展思路,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和谐评估,共同发展。

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评估者与被评者的关系最为人们所关注。首先我们要对专家给予应有的尊重,这些专家不管来自省级机关还是来自县(市、区),不管来自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不管是来自行政部门还是事业单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都有较多的研究与思考,都有一定的实践与经验。他们同时汇集到一个县(市、区),应该是县(市、区)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场考察的机会,争取专家更多的指导,把以评促发展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对专家的尊重并不是表现在接待规格上,而是体现在为专家提供考察方便和虚心听取意见上。即使专家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也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当然,被评者与评估者的地位是平等的,目标是相同的,大家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专家既是评估者更是好朋友,他们在评估的同时也在总结和学习被评县(市、区)的宝贵经验,他们会由衷地感谢大家的。我们也会要求专家组充分尊重当地意见,多沟通、多协商,确保评估能顺利、和谐、优质地运行下去。

三、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确保现场考察顺利进行

现场考察意义重大,工作繁重,要求规范,各地要从大局上科学把握,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确保评估的正常进行。

(一)正确处理政府负责与教育主体的关系,确保现场考察配合工作组织到位。

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是根据省定标准对区域教育的综合性评价,主体是教育,但全面负责的应该是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建立责任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的制度。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协同作战的机制。要强化督导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考核工作,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与评估情况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创建如此,迎评也是如此。市县教育部门要吃透评务会议精神,把工作要求原原本本地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按教育厅及评估院的规范要求周密组织好迎评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细致安排好日常工作与迎评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确保现场考察工作的顺利。

(二)正确处理查漏补缺与实事求是的关系,确保信息与现场的真实、客观。

15个县(市、区)虽然经过几年的创建,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仍有部分项目或部分学校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或一些工程正在扫尾。在迎评期间可以进一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效能。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可以通过评估在即的氛围产生压力,促使一些问题的攻坚克难。但是,我们要提醒各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从长计议,不能造成不稳定因素。更不能为了达标,提供虚假信息,制造虚假现场。要勇于暴露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比如教育投入达不到三增长问题,教育费附加不能全额用于教育建设的问题,建制园与分园、办园点数量的问题,政府下达高考指标的问题等等,应该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假如藏着掖着,必将适得其反,如有发现,一票否决。

(三)正确处理热情周到与严格规范的关系,确保阳光评估落实到位。

公平、公正、廉洁、高效是阳光评估的核心要素,也是检验现场考察成败的重要指标。这不仅需要专家组的规范运行,更需要地方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配合。专家组进入现场考察,需要地方有关部门接待和配合。我们努力减轻基层的负担,但必要的材料、现场、后勤等工作需要你们予以保障。我们希望“周到”,就是要按照评估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配合工作,确保专家组正常履行工作程序,完成工作任务。我们要求“规范”,就是坚决做到《规范评估责任书》明确的“五不”要求,不弄虚作假,不私访评估专家,不超标接待,不馈赠任何礼品,不安排与评估无关的活动。“五不”评估纪律是教育系统廉政建设要求的具体化,体现了教育评估的专业特点。我们要从执行廉政法规的高度来认识,去实践。县(市、区)要大力宣传,让“五不”评估纪律深入人心,成为地方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和广大干群的共识。要狠抓落实,把“五不”评估纪律渗透到创建、迎评、接待等具体工作中去,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要加强监督,使“五不”评估纪律成为纪检监察部门为现场考察保驾护航的重要武器。要奖惩分明,对“五不”评估纪律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专家组将提请厅党组取消评估资格。这次签订《规范评估责任书》,既是对评估机构组织工作的一种约束,也是对各地有关部门迎评行为的一种要求。希望大家理解,全力支持评估院实现科学评估、公正评估、廉洁评估、和谐评估的追求。

(四)正确处理创建迎评与持续改进的关系,确保以评促发展效能的最大发挥。

这次现代化评估只是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今后还将按照《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现代化建设的新工程。因此,在首轮评估中,各地既要全面展示教育现代化创建迎评的成果,又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深刻反思,精心规划,持续改进。要根据《江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和主要指标,找准薄弱环节,在重点领域、解决关键问题方面有所研究、有所规划、有所作为。比如以城乡一体、优质均衡为重点,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提高全社会教育公平程度。比如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推进教育观念更新和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再比如,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为重点,健全区域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特别要通过评后整改进一步提升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县(市、区)应认真梳理专家组现场考察反馈意见和专家个人建议,负责地向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集体汇报考察意见,并对整改工作重点进行研究、部署。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省教育评估院寄发的《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报告书》,组织力量认真制定《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评后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方案》应充分体现《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的要求,体现《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体现现场考察专家组提出的重要意见,既着眼于长远发展规划,又明确近期整改目标任务。请在接到《评估报告书》后10日内将《整改方案》以人民政府的文件形式报送省教育厅,并根据省教育厅统一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总结、上报整改情况。省教育厅将连同专家组考察意见一并研究,形成最终评估结论报省政府认定、表彰。

同志们,展示最丰硕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配合专家组顺利开展工作是我们共同的职责。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创造具有现代化特色的迎评模式与经验!

最后,预祝各县(市、区)现场考察工作圆满成功!祝愿同志们幸福安康、事业兴旺!

推荐访问:教育厅 讲话 教育 【教育讲话】教育厅长在2010年教育现代化评估现场考察评务工作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