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历史名人故事7篇

时间:2022-02-21 22:02:32 来源:网友投稿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7篇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篇1

巾帼英雄刘和珍

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在古代社会,女性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与迫害,身体和精神上都遭受着折磨与摧残,缠足、男女不平等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清末民国初年,虽然进步思想已经影响到当时的中国人,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封建顽固派在极力抵触,不愿意接受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刘和珍作为一名进步女性,与这些封建势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刘和珍(1904—1926),出生于江西南昌。贫民出身的刘和珍,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天,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接受先进的思想教育和近代科学理论知识。她受到当时革命思潮的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她认识到,新时代的女性,不再是封建制度下的奴隶,而是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重大历史使命。于是她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当中。1919年,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在学生当中产生巨大影响。刘和珍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奋起奔走呼号,组织同学上街演讲,抵制日货,进行一系列爱国运动,从此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校规森严,刘和珍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但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学校“记大过”的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着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女子蓄长发是封建制度下女子必守的“传统”,刘和珍认为新时代的女性必须要有新的面貌,于是她第一个在江西提倡女子剪发,她自己也成了第一个剪发的女性。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很快掀起了剪发运动的高潮,两三天内剪发的女学生数以百计,整个女校女生面貌焕然一新。而学校当局则认为她“提倡剪发,有伤风化”,于是勒令刘和珍退学。刘和珍并没有气馁,1921年冬天,她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和《女师周刊》,以这两本杂志为新阵地,与封建势力展开斗争。

1923年秋天,刘和珍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和“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到学校后,她将这些课程所蕴涵的先进思想广为传播。同时,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是封建顽固派代表,她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学生的不满。1924年11月,“驱杨运动”爆发,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了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而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百余人打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1925年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进步师生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旧址复课。

1926年3月,日军舰队驶入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各国列强对我国提出无理要求。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槍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刘和珍虽然正患病不适,但是她不顾病痛,仍然坚持动员和组织爱国运动。在发表了慷慨激昂的简短演说之后,她高举校旗,带队出发。中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喊声震天,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抵抗外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槍实弹,几个士兵对着手举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突然,槍声响起,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瞬间,刘和珍就被无耻的士兵击中数槍,倒在血泊之中,伙伴们立即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她的语气依然是那样温和而关切,可是士兵们却没有停手,他们又发射了一排子弹,并且冲过来用棍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就这样壮烈牺牲了。鲁迅先生亲作《纪念刘和珍君》,怀念这位总是微笑着的和蔼的学生,称赞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体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篇2

扁鹊

我国医学源远流长,历曾涌现出许多名医。扁鹊便是其中的一位。扁鹊年轻时跟随师傅学医,非常用功。他学成后医术高超,到各地治病救人,被人们称为“神医”。

有一次,扁鹊到齐国见到齐桓侯,通过观察,扁鹊知道齐桓侯生病了,就对他说:“您生病了,如今病在皮肤里,如果耽误了,病情将会加重。”

齐桓侯不相信扁鹊的话,说:“我没病。你们医生贪功好利,总想靠医治没病的人来显示自己的医术。”

过了五天,扁鹊又见到齐桓侯,他真诚地说:“您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疗会加重。”齐桓侯不高兴地说:“我没病。”又过了五天,扁鹊对齐桓侯说:“您的病已经深入到肠胃了,再不治疗后果会很严重。”齐桓侯仍觉得扁鹊在骗他,没有理会。

五天后,扁鹊再见到齐桓侯,他转身就跑开了。齐桓侯感到很疑惑,就派身边的人去问扁鹊。

扁鹊说:“以前齐桓侯的病我能治好。可现在病已经到了骨髓,我治不好,只能赶紧跑开了。”

不久,齐桓侯果然生病了。他的病情越来越重,没一个医生能治好。临终前,他后悔地说:“要是听扁鹊的话该多好啊!”

扁鹊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望气色、闻气味、问病情、把脉,为祖国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篇3

大家好!

高尔基,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 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夜。在劳累一天之后,他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谢谢大家!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篇4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

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

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篇5

李大钊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由爷爷一手抚养长大。爷爷非常重视李大钊的教育。“从五六岁入私塾,到从日本留学回国,他前后上了18年学。”李亚中说,李大钊从小便树立了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远大志向。

李亚中说,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时工资是140块大洋,后来任教授涨到200块大洋,再加上他在别的大学兼课,每月收入至少有250块至300块大洋。“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由于没钱安葬,只好举行公葬,也就是向公众募捐的形式安葬。”1921年,中共北京支部成立后,李大钊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80块大洋作为活动经费。此外,他还会向穷学生仗义疏财。每到发工资时,李大钊就会领回来一把欠条。后来,为了不让李家断炊,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好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交给李夫人。

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感染了许多人。在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募捐中,就连政见相左的汪精卫也捐了1000块大洋。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仅38岁。

李亚中说,“祖父被杀害后,一家人颠沛流离。父亲李葆华为躲避抓捕,在友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考取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化学系,还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李葆华中断学业,愤然回国,并未获得学位。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篇6

大家好!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谢谢大家!

摘抄历史名人故事篇7

1874年,某个十六岁的德国青年中学毕业,成绩在全班23人中也只排在第八,老师们对他的印象是该生除过人品好之外,实在看不出其他任何的才华和天赋,聊以自慰的是他有一手保命的技能——弹钢琴。

但是,青年却抛弃了键盘系这个很有前途的专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物理这个苦逼专业,就连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都劝他:这个学科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完了,后面来的人连个酱油都没得打了。

的确,当时的物理学家确实有资格这个么说,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大厦宣告建立,它是这样的接近完美而自洽,以至于大神开尔文爵士形容它时说俺们物理学现在是晴空万里,除过偶尔飘出的几朵小乌云。当然选个物理专业也就算了,有个牛逼导师带着也算有点前途的,然而青年的老师们却是当时科研上牛X闪闪但是讲课却其烂无比的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之流,这类老师的统一特点就是经常在课堂上要停下来提醒前面大声说话的同学不要吵醒后面睡觉的同学们。青年在如此恶劣的学术环境下熬了过来,完成了一个物理学家的自我修养,青年名叫普朗克,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时间再往后推二十多年,来到1900年,出国留学网此时另外一个德国青年正从小国瑞士大学毕业,当然,专业依然是伤不起的物理学,由于成绩平平青年留校担任助教的愿望宣告破灭,找工作也四处碰壁,穷困的时候连房租都付不起,他老父亲一度腆着老脸给朋友写信要给他儿子找份工作,这里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泡到了大学班里唯一的女生,并很快升级成了老婆,两口子一度以给人做家教糊口。

这期间,青年就写过一封信给大学留校念博士的同学吹牛逼说:我不知道你现在怎么样,反正哥现在手头有几篇待发的论文,个个震撼,一块发出来的话绝对可以改变整个物理学的面貌。

当然了,牛逼不是你想吹,想吹就能吹,青年名叫爱因斯坦,后面的情节大家都很熟悉了,1905年,青年一口气发表了五篇划时代的论文,这其中包括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百年以后,每当物理学家们深情的回忆起那个年代,都会把这一年叫做“爱因斯坦奇迹年”。

再往后推二十多年,让我们来到神奇的亚洲土地印度,达卡大学有一个青年讲师,平时代代课教教学生实验,闲暇之余在一个叫《哲学杂志》的烂刊物上发发论文灌灌水,1923年,他同样写了一篇《普朗克定律和光量子假说》寄给这家杂志,但是很快被拒,青年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打击,所幸就玩大的,于是就给当时已经贵为大神的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并且附上自己的论文,爱因斯坦在众多女粉丝的来信中翻到了这封信,给了极高的评价,很快这篇论文被翻译成德文,发表在了牛逼的德国《物理学期刊》上。

受到青年这篇论文的启发,爱因斯坦马上发表了论文《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在青年论文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量子统计学中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忘了告诉大家,这个青年,就叫玻色。

此时,正在阿尔卑斯山同情人度假的风流青年薛定谔看到了这篇论文,结合前不久另外一个叫做德布罗意的贵族青年憋了好几年憋出的几篇关于物质波的论文,利用度假的闲暇时间,悟出了传说中的薛定谔方程,开启了量子力学中的波动力学时代。

让我们回到青年玻色身上,两年后,达卡大学物理学评选教授,苦逼青年由于没有博士学位而不敢申请,于是又一次写信给爱因斯坦求教,爱因斯坦大惊君牛逼至此竟何以不是教授,遂推荐信一封致达卡大学,达卡一看这尼玛大神推荐的人你伤不起啊,于是苦逼青年顺利当上教授。

当然,这不是最悲催的,七十年以后的1995年,两位美国青年由于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它的提出者——玻色,却至死都没有获得过。

如你所见,几个苦逼青年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而更多的苦逼青年正走在这条道路上,这条道路漫长而又没有方向感,而他们头顶的天空也早已是乌云密布,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面总会还有一个地下室苦逼青年,头顶的智慧之光有那么开启的一瞬,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而你走的那一条路,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呢?

推荐访问:摘抄 历史名人 故事 摘抄历史人物故事10则 名人故事摘抄大全 历史故事及主要人物摘抄大全 摘抄一篇历史人物故事作文 历史故事摘抄大全 摘抄一篇历史人物的故事三百字 关于历史人物的摘抄 历史典故摘抄 摘抄一篇历史人物的故事 摘抄一则历史人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