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5-22 17:08:02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之年、转型之年,也是困难之年、压力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丰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广丰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之年、转型之年,也是困难之年、压力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三保一弘扬”的总体要求,集中要素主攻工业,克难攻坚狠抓项目,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8.01亿元,增长13.3%;实现财政总收入13.76亿元,增长21.7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05亿元,增长17.2%

去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入春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面显现,经济发展面临严竣形势。在县委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帮扶重点企业16条、发展再生资源产业5条、扶持物流业6条、稳定房地产业12条、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28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由于我们应对及时,精心谋划,行动迅速,工作到位,力促工业经济逆势上扬,招商引资项目数量、质量和科技含量等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去年,城市发展遭遇到非法用地、非法建设和非法交易土地愈演愈烈的严竣形势。我们从维护城乡规划、城市形象和法律尊严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打了一场“三非”整治的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19日,我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强对流天气灾害,在自然灾害面前,全县干群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去年3月,我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的荣誉称号,这是一个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继2000年我县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称号后又一个意义重大的国家级荣誉。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调整促转型,效益质量显著提高

工业经济逆势而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96.31亿元,增长21.1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74.12,提高了11.62%,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82.7%。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总数达到137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达36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3.08亿元,增长24.12%。大力扶持东海食品、明华铜业等12家重点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改。精心培育三大“百亿产业”。新能源产业集聚了中投、宇博、华能等10多家重点企业,我县荣获“2009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称号;循环经济再生资源成功引进了浙江乐迪电子、江苏盛洲铜业等10多家回收企业,实现税收3.3亿元;黑滑石产业基地建设已拉开架势,与多家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展开合作洽谈。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跻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行列,改造中低产田4000亩;大力实施“万亩粮食高产示范”项目,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4.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2.3万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了马家柚、白耳黄鸡、天桂梨三大主导产业。马家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县被列为省现代柑橘项目(马家柚)实施县,新建马家柚生态示范园5000亩。白耳黄鸡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天桂梨标准化示范区列入国家林业局项目库。

服务行业全面推进。旅游业发展迅速。铜钹山旅游公路累计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60公里路基建设。发展农家乐720家,解决就业人数2981人。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总量达6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成功引进了肯德基、嘉百乐等知名品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扎实开展,实现销售总额7230万元,财政补助金额达892万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7亿元,增长20.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2.97亿元,增长29.76%;贷款余额40亿元,增长59.88%

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1.96:53.29:34.75。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10.75%,比上年提升了0.6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完成12.33亿元,增长25.4%,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9.6%,较上年提长了2.6个百分点。基层财政实力大幅提高,23个乡(镇、街道)共完成财税收入7.1亿元,增长39.2%;有21个乡(镇、街道)财税超千万元以上,较上年增加7个,继永丰街道财税过亿元后,洋口镇在2009年也实现财税过亿元的跨越。

二、抓项目促投入,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实施百个重点项目、百亿投资的“双百工程”,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县项目投资累计达250个,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就有71个,已完工31个。全力以赴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共争取到中医院整体搬迁、廉租房等国债扶持项目22个,获得资金支持5455.76万元;国家分四批累计安排我县中央投资项目62个,获得中央补助资金7678.51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7.3亿元,增长41.02%,投资规模、项目数量均创历史之最。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大力实施“招商提升年”活动,在加快引进实体经济项目的同时,重点突出了以贸易、物流等零土地项目。全县新引进、开工(扩建)项目162个,实际引进市外资金45.6亿元,增长54.6%;新批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4659万美元,增长11.41%;新引进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38个,其中引进了冷轧薄板、乳胶制品、戴蒙医疗器械、吉意豪实业等亿元项目13个。投资3亿元的隆森金属材料生产项目和投资1200万美元的东海食品新上鱼糜生产线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技术空白。

工业平台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对“一园四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修编,逐步实现园区“自谋发展、自求平衡”。工业园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0.81亿元,增长70.24%;新增投产项目16个,实际开发面积达7.8平方公里,入园投产企业达168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占工业园区企业总数的65%以上,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江西省著名商标和130多个省部级名特优产品。工业园区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2亿元、利润总额7.07亿元、税金总额9.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7.09%55.6%71.83%,被评为全省一类园区、省级民营科技园和全省先进工业园区。

三、抓统筹促协调,城乡面貌继续改善

城市品位稳步提升。扎实开展“三非”清理整治,依法成功拆除违法建筑329户,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县城总体规划面积拓宽至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20万人,城市绿地率达39%。城建17项重点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西溪河改造工程、铜钹山大道一期、中大街和园丁路改造、污水处理厂、民心小区第三标段、二水厂扩建等工程基本完成,三官殿大桥、大塘路等项目扎实推进。开展了交通秩序、摆摊设点、环卫保洁、城区河道等集中专项清理,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14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共完成新增道路硬化269公里,自然村内道路硬化率达100%;完成拆除危房及“空心房”5.9万平方米,改水改厕1.5万户。全县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形成了106个产业发展专业村,其中省级一村一品示范点86个,年产值达2亿多元。完成了16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了饶丰灌区一期1000万元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了28处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了7.98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开工建设了14座农村改渡建桥项目,下拨县级配套补助资金621万元。一年来,全县财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407万元。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绿化面积7.54万亩,占省下达任务数的176.2%,荣获全省先进县称号;污水处理厂建设基本完成,并在全省建设调度会上作典型发言;大力实施农村新型沼气能源工程,新建沼气池643户,普及太阳能2196户;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在40个村开展试点取得成功,投入资金1630万元。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新进项目环评率达100%。加强重点能耗企业监控管理,依法关停三条水泥立窑生产线,取缔关闭14家塑料粒子加工企业。全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1.87%2.8%,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四、抓改革促创新,区域活力不断提升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深化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完成了月兔集团、民政福利公司等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耕地7.03万亩。对国有资产产权进行统一划转,初步构建起“大国资”框架。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完善了“一窗受理、联合办证”和“绿色通道”等办事机制。

要素制约有效缓解。积极破解融资难。组建了城投集团公司,城建项目融资2.05亿元;与江西国际信托开展战略合作,融资5000万元;在全省第一批设立了广丰县仁恒小额贷款公司,直接为中小企业融资4000多万元;组建了在全省第二批,全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做好土地报批,共获批项目建设用地556.7亩,争取各类用地指标601.7亩。工业园区土地进行了全面清理,共依法清理盘活了17家企业778.52亩工业用地。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建成了铜钹山、虎形235KV变电站,完成农网改造工程投资1513万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一年1000名、三年3000名”大学生创业就业计划,共吸纳大学生1168名。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千企万岗”就业百日帮扶活动,成功举办多场人才招聘会,缓解企业用工难题。

全民创业氛围浓厚。传统建筑外包市场繁荣发展,“广丰铁甲军团”走向全国,有建筑企业80家,其中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3家,实现总产值48.4亿元,增长36.3%。变农民工返乡潮为创业潮,组成了288名专职代办员的县、乡、村三级“代办员”服务网络队伍。积极放贷创业资金,发放金穗惠农卡6413户,发放联户担保小额贷款1.92亿元;小额担保贷款存放贷比例提高到全省最高的18,发放贷款5658万元,是省市下达年计划数的3倍。整合县内12家培训机构,组建“农民学院”,培训农民工7367人。全县新增创业人员8960人,新注册企业258家;全县民营企业纳税5.8亿元,增长65.7%;年纳税过百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72家,比上年增加7家。

五、抓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年初确定的六方面5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全年累计拨付县财政配套资金6500万元。积极实施就业扶持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306人,城镇就业率达9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08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4.9万名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5828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5.88万名城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2.3万名城镇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低保、城镇低保人数分别达到26527人和12470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积极开展“光明·微笑”工程,实施了白内障手术1840例,唇腭裂手术88例。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65元,净增454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达22378元,净增438元。

社会稳定有效加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重点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建立了干部见事管事等十项信访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继续落实县领导包案制度,信访各项指标明显下降。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完成了社会公共安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设,刑事案件立案率下降14.3%。扎实做好全省第二轮烟花鞭炮行业整顿提升,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和粮油等监管工作得到加强。成功举行学校火灾事故应急演练,切实加强了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振兴教育四大工程文件,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公推公选校长、债务化解和异地重建等措施,省重点中学广丰中学开始焕发新貌。广丰一中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学校,启动新建芦林学校、丰溪学校,永丰中学、永丰小学、萃始小学被评为省、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县高考二本上线人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试点工作,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获得国家立项批准。不断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获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完善,共有62.73万人参合,参合率达96.01%,共筹集资金6272.95万元,补偿金额6107.55万元。残疾人事业不断加强,顺利进行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换核工作。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成31家“农家书屋”,启动了县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群众性体育协会活动日益丰富。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了区域经济合作,成功举办第二届浙闽赣边际县域经济协作区会议。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物价、统计、保险、邮政、电信、石油、档案、地方志、消防、气象和新闻出版等工作继续加强,老龄、妇女、儿童、慈善等各项事业均有了新的发展。

六、抓服务促优化,行政效能稳步提高。

政府行为严格规范。推行政府工作精细化管理,改进综合考核办法,形成较为完善的政府工作责任体系。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253件,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100%。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全年审计项目160个。

行政效能切实提高。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建设,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对县本级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保留县级行政许可项目240项,精简103项。进驻行政中心大厅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67项,进驻率超过85%,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平均缩减了67.6%。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率达到100%。完善“县长热线”办理制度,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63件(次),办结率达100%

企业帮扶成效明显。针对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出台企业帮扶解困政策,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服务企业行动,由县级领导干部牵头、57名干部结对联系帮扶56家重点企业,23个乡(镇、街道)结对服务本辖区企业,对企业进行“一企一策”帮扶。加强企业融资服务,举办政银企对接恳谈会,成功对接项目56个,到位资金3.84亿元。规范涉企服务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全面落实涉企收费公示制和收费罚款备案制,开展涉企收费项目清理整顿,减轻企业负担达1000多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同庆祝了新中国60华诞,共同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共同分享了改革发展的喜人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政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武警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广丰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困难仍然很大,要素制约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群众利益诉求仍然难以满足,部分群众在上学、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维稳任务艰巨;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改革和发展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0年是巩固发展成果、战胜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年,是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收关年,也是为“十二五”和新一轮经济繁荣发展打基础的重要一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年份,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弘扬广丰人精神,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和拼搏勇气,一刻也不懈怠,一天也不耽误。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两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163”发展思路,根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策应后金融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全面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力争在保增长、调结构上有新突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新举措,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有新作为,在惠民生、保稳定上有新成效,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再创广丰新辉煌。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生产总值150.5亿元,增长17.6%;财政总收入16亿元,增长16.3%,力争达到16.5亿元,增长1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5亿元,增长4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6330元,增长8%;城市化率47.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5.3%,化学需氧量降低1.9%,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9%。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完成上述工作目标,具体要强化九大工作举措:

一、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惠及当代、泽被子孙的大工程,是引领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快崛起的大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的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内的重要一员,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内涵,积极策应,精心组织,加快推进,全面融入,争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排头兵。

做好产业规划对接。加强与省直有关厅局专项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省直厅局在规划、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突出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加快构筑生态工作体系。

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围绕通道绿化、城区绿化和农村绿化三个重点,扎实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造林绿化任务3.58万亩。继续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和“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村”创建,建设生态优美、人文和谐的现代乡村。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三同时”制度,对高污染、不可控、难治理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加快污水处理厂后续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截流治污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置。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充分发挥省级民营科技园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研合作,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搞好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力争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省级新产品10项。

二、以项目建设为总揽,增蓄经济发展后劲

超前谋划备项目。紧紧围绕项目引进和项目推进,努力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的新突破。积极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超前谋划一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项目。要准确把握国家的投资导向,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精心筹划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努力做到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建设一批。2010年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过百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要超过200个。

破解要素上项目。一要强化用地保障。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县城80平方公里规划发展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报审。实施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742.33亩挂钩周转指标土地的开发复垦整理。二要强化资金保障。抓住国家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积极用好项目向国家争资金,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化操作,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民间资金量大活跃的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创业,聚集民资;做好经营土地、盘活资产等工作,充分运用BTBOT等模式,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三要强化环境保障。加快芦林22万伏变电站建设,争取博山11万伏变电站开工建设。抓好征地拆迁工作,采取市场、行政、法律、教育等措施,加大组织、协调和推进力度。

强势推进建项目。按照“建成一批、续建一批、加快开工一批”的要求,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及时研究落实推进项目建设的对策措施,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提高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列入2010年竣工投产计划的项目能全部按期建成。

三、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发展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我县工业发展比较优势,促进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不断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要立足于传统五大支柱产业,努力打造“三大百亿产业”,即以精深加工、应用产品为重点的黑滑石产业,以集废旧物资收购、贸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再生资源产业,以锂电池、硅材料开发应用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工业产业升级,全力破解产业“低、小、散”难题。

加快扶大育强。引导企业通过资本经营、企业重组、嫁接合资等途径,进一步做强做大,真正形成产业和区域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水平。要继续鼓励扶持精元电脑、京新药业、台鑫钢铁、康鑫铜业、明华铜业、九洲铜业、新世纪铜业、东海食品等骨干企业扩张壮大,大力推动新落户的瑞丰型材、隆森金属、国铝实业和金联管业等企业做强做大。提高资本运作水平,积极扶持中投新能源、同欣机械等企业上市融资。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6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以上企业过50家,工业总产值力争达250亿元。

拓展园区平台。大力实施工业园区“12345”工程,即:利用三年时间,全力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新增从业人员两万人,培植三大百亿产业,精心打造湖丰壶峤、收费站、博山和霞峰四个项目区,力争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五百亿元。大力推进集约利用土地,探索建立项目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加大工业用地整合力度,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抓好转而未供土地的清理和处置,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工业园区要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30亿元,实现税金13亿元。

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再掀全民创业高潮

加大招商力度。一是理清招商思路。要按照“工贸结合,以贸促工”招商理念,抓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机遇,突出长三角、港台澳等招商重点区域,积极融入海西经济区发展大潮。二是提升引资成效。坚持招商选资,强化项目亩产税收意识,把项目创税纳入招商项目决策。注重引进投资强度大、项目用地少、科技含量高、亩均税收多、能耗排放小的“五好合一”项目,继续抓好建筑、物流、贸易等零土地项目的招商,争取在引进产业群项目上有突破。三是打造引资环境。扎实推进部门服务承诺、行政服务中心“一条龙”服务体系,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全程代理、限时办结。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在加深理解、加深感情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并帮助介绍相关客商来我县投资兴业。力争全年引进市外资金60亿元,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确保50个,其中落户亿元企业20个以上。

突出产业特色。一是要突出产业发展定位。突出工业园区招商载体作用,围绕“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定位,立足现有产业的龙头项目、配套项目和上下游产业链项目,重点招引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财政贡献率大的项目。二是要突出地方优势资源。要充分发挥我县在挖掘机市场、黑滑石资源、马家柚品牌、循环经济产业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对这些优势产品的产业链要认真梳理,集中策划一批与之相关的配套项目,做好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增强招商吸引力。三是要突出招大引强。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寻求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要力促中铝集团与福丰化工合作投资10亿元的氟化铝生产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项目的签约、落地。要对接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企业,力争在5亿元、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新的突破。

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全面落实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门槛,提供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的创业扶持力度。完善民营企业支持服务体系,多方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实现产能提升、规模扩张。

五、以共建共享为目标,精心打造魅力城市

拉开大框架。大力实施“1+6”发展战略,高标准、超前位、大手笔地描绘城市发展规划,县城中心向北转移、深度开发下溪片区。要做好县城综合交通、教育布局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下溪、东关等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按照“完善老城区、优化工业区、建设新城区”的思路,今年要投入资金7.6亿元,加快年初规划的续建、新建的34项城市重点工程的推进力度。要抓好中环线、迎宾大道(快速通道)、铜钹山大道(二期)、裕丰南大道、芦洲大道延伸等工程建设,拉大城市发展框架;通过建设竹航山人防隧道、竹航山大道、西广路延伸等工程,完善县城南北通道;推进沿河北路、大塘路东西延伸、西广路延伸、白鹤大道改造、桑园南路和北路延伸工程等工程,着重解决“断头路”问题;推进养村山、竹航山公园和汪洋大市场等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城市配套功能。

深化大经营。要突出城市经营,通过盘活城市资产,解决城市建设资金,实现自我滚动发展。一是经营好城市建设用地。做好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对入市土地进行计划控制,适量推出。要加强土地的包装策划,对项目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明确项目名称、主题、功能及目标市场等,挖掘土地价值。二是盘活存量土地。通过抵押进行融资缓解城市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大力倡导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注入城市建设的资本,拓宽城市建设投资渠道,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三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力度。城市可利用的资源,如道路、桥梁、候车亭、公交车等使用权和经营权,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公共汽车线路经营权等推向市场,解决公益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等问题。

实现大管理。大力推进县城“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巩固“三非”整治成果,加大城乡规划执法力度。严格落实人防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要深化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坚决杜绝乱搭乱建、出店占道经营,实行依法治城的常态化管理。加强月兔广场,丰溪河、西溪河两岸景观和养村山、竹航山公园等群众休闲健身场所的管理,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突出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处理、停车泊位设置和市政设施维修维护等工作重点。扎实开展“示范街、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切实消除垃圾乱扔乱倒、车辆乱停乱放、广告乱贴乱挂等现象。

六、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推进二十万亩马家柚产业规划发展,今年马家柚基地要扩展到5万亩,力争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要着力做优白耳黄鸡、天桂梨地方特色品种,做精洋口农业特色园、千亩葡萄、千亩西瓜、千亩果蔬种植园、万羽肉鸽养殖场等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构建流转平台,有序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积极发展规模经营,新建杨梅基地3000亩、绿竹笋基地2000亩。深入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重点抓好1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省“双十”企业东海食品,省“双百”企业镇世堂、白云淀粉,力争东海食品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推动洋口镇、五都镇、湖丰镇等传统中心集镇列入省“百镇示范工程”,实现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要以生态建设为目标,以旧村改造为重点,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为契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快143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建设步伐。要全面实施乡村垃圾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好河北防洪堤及3座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精心组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饶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严禁违法违规用地。加快农村宅基地管理创新,坚持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科学选址、依法建房。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一大批草席、山药、山羊、茭白、夏布、大棚蔬菜和花卉苗木等各种专业村。鼓励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农村来料加工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等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提高返乡农民再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劳务增收。严格执行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钱粮补助等惠农措施,逐步减少低收入农户,促进农民政策增收。

七、以商贸流通为重点,培育经济增长亮点

繁荣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强中央扩大消费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宣传,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加快商城大市场改造,盘活王洋大市场和芦林大市场,巩固提升永利酒店、广丰宾馆等星级酒店管理服务水平,支持家友、嘉百乐、肯德基等大型超市、综合商场和专卖店的发展,着力打造鸟林新街、新东街、时代广场等商业特色区域,进一步繁荣城市经济。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整合镇区和农村商贸业布局,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利废贸易税收突破5亿元。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湖丰物流基地,扶持发展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

开发培育旅游业。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全国旅游强市”目标,我县要确立长三角、海西区“后花园”品牌定位,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重点,加强浙闽赣边际县域旅游资源合作。构筑完善两条旅游线路:以铜钹山旅游公路建设为抓手加快铜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形成以九仙湖假日休闲为中心,以“红军岩”、“红豆杉”、“铜钹湖”和“悟道尖”等景区为重点的铜钹山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六石岩”、“王家大屋”、“灵鹫寺”、“博山寺”的特色旅游线路,争取“王家大屋”国家级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亿元。

全面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加强和扶持物业管理,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今后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要达到100%。要注重发展金融、中介、房地产、信息等服务业,在金融服务方面,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区域融合,吸引重要的金融、保险机构落户县城。在中介服务方面,以开展商务、会展、咨询、设计、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为主体,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机构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八、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构建完善保障体系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政府的最大责任。

积极扩大就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力度做好农民工、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2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692人,城镇就业率98.5%,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4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44万人。让就业是民生之本方针,在更多的政策措施上得到落实。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推进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做好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工作,力争参保人员达5万人,实际缴费职工人数占参保职工总人数的92%以上;继续巩固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工作,力争收缴率达95%;及时做好工伤人员认定和伤残鉴定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努力使广大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并相应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人均补助水平;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60元。进一步提高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补助、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未参保退休职工补助、国有农林水困难企事业单位未参保退休职工补助、有关企业军转干部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标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适当提高农村“两老”人员补助标准。让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为具备手术适应症的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年人均100元提高到15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住院补偿比例在去年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对农村孕产妇实行住院分娩补助;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提高到120元。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覆盖面,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提高教育保障和公共文化福利水平。继续完善“奖、贷、补、助、免相结合,大、中、小学校全覆盖”的济困助学体系,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杂费;继续支持“农家书屋”、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群众体育综合健身场所建设,继续免费为农民群众送演出、送电影,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继续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住房600套,改造棚户区危旧房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和渡改桥建设,全年完成新建水泥(油)路面59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行政村2个,全面完成14座渡改桥项目,抓紧实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抓好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扫尾和验收。努力让广大低收入家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让农民群众都能走上平坦路、喝上清洁水。

九、以和谐稳定为主题,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全力打造教育强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启动教育振兴“四大工程”。推动广丰中学异地重建,大力扶持省级重点中学广丰中学提高质量重塑品牌,优化全县高中教育布局,推进高中教育规范稳步发展。加快县城芦林中学及丰溪中学的建设进度,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及初级中学达标工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支持鼓励职业教育,规范促进民办教育。

协调推进各项事业。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做好各种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血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坚决兑现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努力实现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升三降”目标。深入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运行机制,推进农民学院、吴俊发艺术馆、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积极争取县域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统筹安排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主动应对复杂环境和大建设、大发展形势下有增无减的稳定重压,畅通信访渠道,超前化解各类矛盾。要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加大烟花爆竹、煤矿、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化工和非煤矿山以及人员聚集场所等重点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力度,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范围之内。要开展多层次应急演练,着力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务必要更加坚韧、更为勤勉、更重自律,不断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一、增强顺势应变、破解难题的攻坚力。复杂的形势引发多变的难题,艰巨的任务带来多重的压力。要善于捕捉压力背后蕴藏的机遇,善于发掘夹缝之中延展的空间,把调结构、促转型的各项政策利用好,把夯基础、增后劲的重点项目实施好。要纵深推进投融资、城管、国企、商务、卫生、人事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注重学习研究,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注重制度推进,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资源整合等多个层面进行制度设计;注重科学统筹,对大事要事和急事难事,落实攻坚责任,抓重点,带全局。

二、增强大局为重、令行禁止的执行力。好的执行力,来源于大局的把握和政令的畅通。及时准确地落实县委各项决策和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注重听取并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大力建设法治型政府。深入推进“效能建设”,完善狠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

三、增强践行宗旨、甘为公仆的亲和力。亲和力要体现在为民谋利的责任上。坚持以人为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社会管理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亲和力要体现在基层一线的服务上。更加注重一线工作法,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体的工作和最微观的环节,把政策服务送上门,把意见需求带回来,增强决策科学化和服务实效性。亲和力要体现在勤俭节约的作风上。坚持与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的思想,带头压缩开支,带头厉行节约。

四、增强坚守原则、勤政廉政的自控力。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端品行、修美德、树正气,坚定原则立场,恪尽职业操守,不为利益所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非议所动,不为人情所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健全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的制度体系,形成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行为,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力营造政务规范、政事清明、政风端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端正律己为民的心态,鼓足只争朝夕的干劲,保持克难奋进的锐气,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广丰经济社会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广丰县 政府工作报告 广丰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