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6篇

时间:2023-07-15 11:08: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加强老龄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切实加强新时代

  老龄工作,现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

  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抢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

  机遇期,促进全区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协调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疆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L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立分布式、多功

  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用

  地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城市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

  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老旧城区、已建成居

  住(小)区基本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社区养老服务

  设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基本服务的能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

  设施用途管理,支持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低偿或无偿用于普

  惠型养老服务。组织开展城镇配套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治理。

  2,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各类社会力量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医疗和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支持社区养老服务

  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探索“机

  构+社区+居家”模式,发挥县市城区公办养老机构或医疗机

  构“基地”优势,在承担兜底养老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础

  上,利用富余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专业服务,实现养老服

  务资源的整合利用。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项目。推动构建城市“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到2025年底,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不低于90%o试点推行“物

  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鼓励物业服务

  企业组建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配置智慧养老服务设施,丰

  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支持乡镇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

  (敬老院)增加养老服务指导功能,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至

  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和居家老年人。构建城乡老年

  助餐服务体系,试点一批标准化村(社区)老年食堂(助餐

  点),重点补齐农村、远郊等助餐服务短板。

  .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加强光荣院建设。深化公

  办养老机构改革,突出公办养老机构兜底和示范功能,在满

  足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接收经

  济困难的失能(含失智,下同)、孤寡、残疾、高龄老年人

  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并提供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养老服务设施通过承包经营、委托运营、联合经营等方

  式,引入企业或社会服务机构参与运营管理。支持社会力量

  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建立

  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

  的监管。完善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对预付费

  的资金监管机制,严防借养老机构之名圈钱、欺诈等行为。

  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聚焦满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

  服务的刚性需求,支持养老机构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到

  2025年底,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虬

  推动

  养老机构综合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

  覆盖,加强抽查检查结果分析和应用。

  .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在县(市、区)、乡镇

  (街道)范围推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县级养老服

  务机构建设改造、将具备条件的乡镇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

  施(敬老院)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拓展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以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为依托,健

  全辐射辖区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村级养老设施健康

  运行服务体系。到2025年底,力争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乡

  镇(街道)的覆盖率达到60%。

  5?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并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行

  动态调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国家标准,开展全区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工作,实现

  评估结果在全国范围内跨部门互认。

  6?健全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贯彻落实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整退休

  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保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

  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健康有序发展。创新商业养老保险

  产品与服务,支持商业保险机构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

  加强商业养老保险监督检查,规范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秩序。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通过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等

  增加农村老年人收入。

  (二)建立并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

  7.提高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把

  好个人、家庭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第一道关口,组织开展老

  年健康宣传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扩大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发挥中医

  药在老年养生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和长期照护中的重

  要作用。将失能、重病、高龄等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重点人群,扩大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优化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到

  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

  达到65%,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o8?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建立自治区

  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在医疗机构推广多学科合作诊疗模

  式,提升老年重大疾病治疗水平,促进老年医学发展。加强

  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

  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鼓励医疗资源

  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大力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到2025年,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5%。

  .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和保障。完善从专业机

  构到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

  度试点工作,完善现有试点,在进一步明确参保和保障范围、持续健全多元筹资机制、完善科学合理的待遇政策、健全待

  遇支付等相关标准及管理办法、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等方面

  加大探索力度。在试点城市建立统一、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

  保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按照国家安排部署逐步扩大

  试点范围,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稳步扩大安宁

  疗护试点,建立自治区安宁疗护质量控制中心,促进安宁疗

  护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

  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

  康服务。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充分发挥自治区医疗卫生与养

  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进医疗卫生和

  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开展

  签约合作,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重

  点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依托彩票公益金等多渠道筹资机

  制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和鼓励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利用现有资源,建成一批社区(乡镇)

  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向已建成的社区、乡镇养老服务机构覆盖融合。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有1所以上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

  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和医养结合机构

  示范创建活动。

  (S)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IL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研究制定老年教育发展政

  策举措,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

  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

  给。推动新疆开放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搭建自治区

  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部署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和直播资源,逐步构建覆盖全疆的老年教育体系。鼓励有条

  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学

  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新疆老年大学(协会)统筹指导全

  区各级老年大学开展教学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继续

  探索在老年人集中居住地、活动学习场所、志愿服务组织、社团组织中建立基层党组织或临时党组织,广泛开展主题宣

  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

  12.提升老年文化体育服务质量。各地(州、市)、县

  (市、区)整合现有资源,设置适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优待服务。开发老年旅游产

  品和线路,提升老年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各地公共体育场

  所向老年人提供免费体育健身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街道社区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高

  文体活动参与率和质量,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

  13.引导老年人践行积极老龄观。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

  作用,探索老年人灵活就业模式,做好老年人精神关爱和思

  想引导工作。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

  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便利和服

  务。以推进“银龄讲学计划”“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

  等活动为示范引领,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以

  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加强离退休干部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组

  织引导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

  矛盾化解、扶贫帮困、服务基层发展等方面工作。组织开展

  “奋进新时代”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增

  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引导老党员传播好声音、发

  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以“敬

  老文明号”创建和“敬老月”等活动为载体,结合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评选,积极选树表彰孝亲敬老先进典型,加大对

  孝亲敬老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与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敬老社

  会氛围。

  (四)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14.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

  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和识骗能力,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

  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老年人

  法律援助工作,倡导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

  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按规定为老年人减免法律服务费用,为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开辟

  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加大公证公益

  法律服务,实现为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

  免费服务。加快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

  益条例》修订工作,全面落实家庭子女护理假制度,老年人

  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享受各项优待政策。加强养老服务立法

  工作,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工作法治化水平。

  15.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实施全国示范性老年

  友好型社区和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创建活动,将老年友

  好型社区建设纳入文明社区评选内容,将加强养老服务、无

  障碍设施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内容。到2025年,自治区

  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60个、全国无障碍环境市

  县村镇7-9个。实施老年人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工程,聚焦特殊困难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需求,以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形式,支持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

  改造。

  (五)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16.培育康养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康养园区规划和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康养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康养机构

  做大做强,实行集团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鼓励各地在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同步考虑运营,确保发展可持续。支持

  地(州、市)打造养、医、研、产融合的康养产业示范基地。

  加快自治区级医养康养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金秋湾医养康养

  中心,建设集养老、医疗、休闲、健身、康复于一体的大型

  综合医养康养产业园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医养康养服务。

  依托白鸟湖医养康养中心,建设聚集医药研发和生产、健康

  产品制造、国际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康养产业园区。

  1.促进智慧养老产品发展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物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

  用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推广普及用于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

  的智能监测、康复、看护设备,提供紧急呼叫、环境监测、行为感知等服务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

  发面向老年人医疗、饮食、清洁、出行等生活场景的监测提

  醒APP。指导各地依托互联网平台、手机APP等,向老年人

  提供助餐、助医、助急、助浴、助洁、助行等居家上门养老

  服务。力争到2025年,列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

  务推广目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机构分别达到5个和7个。

  三、组织保障

  1.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

  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

  总责,将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

  范围。要充分发挥各地老龄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健全

  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形成工作合力,整体推

  进新时代老龄工作。各级老龄委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职

  责,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把老龄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1.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积极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完善

  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支持社会福

  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发展,大力支持居家和社

  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

  和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各地要统筹老龄事业发

  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相关部门要用好有关资金和资源,积极支持老龄工作。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

  服务制度,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承担照护服务。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适应新时代老龄工作

  需要的养老护理、老年健康管理、老龄产业等领域的技术、服务、研究和管理人才队伍,推进为老服务人力资源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规范职业院校养老护理和医疗护理课

  程设置,建立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联动机制。将养老护理、医疗护理职业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项目和培训目录,组织

  开展养老护理员、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对在养老

  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中工作的医务人员,可参照执行基层医

  务人员相关激励政策。

  21.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加大社会宣传动员力度,充分

  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和老年人相关社

  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作用,结合各自职能推进老龄工

  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共建共享的大老龄工作格局,构

  建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老龄工作供给体系。充分发挥

  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新疆老年保健协会、新疆老龄事业

  发展基金会、新疆老年学学会、新疆老年大学协会、新疆老

  年体育协会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各类公益性

  社会组织或慈善组织加大对老龄事业投入。科学引导社会各

  方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及时总结推广老龄工作先进经验。

  22.加强监督落实。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将

  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研究制定“十四五”老龄工作重点任务台账。加强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分

  析,综合运用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评价结果,做好老龄工作

  综合评估,各成员单位每年12月20日前向自治区老龄工作

  委员会书面上报年度工作总结,确保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篇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共识实施方案

  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精准施策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全民行动,构建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的基本格局,确保老年人依法共享发展成果。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旅游、体育、教育、金融、地产等融合发展,建设共建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一、增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共识

  将人口老龄化国情、、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培训内容,纳入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开展主题宣讲和集中宣传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二、构建多元老年文体教育供给体系

  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持续开展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建立老年大学学习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实现老年大学县级全覆盖。推进建设“学分银行”。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老年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加强专兼职教师、志愿者等老年教育队伍建设,拓展师资来源。创新老年教育形式,整

  合资源,推动部门、行业企业、院校举办的老年大学(学校)向社会开放,发展老年远程教育、“互联网+老年教育”,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能力。

  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鼓励各地新建、改扩建一批老年文化活动场所,增加城市书房、小剧场等适合老年人的休闲空间,鼓励学校、书店、商场、公园等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务空间,构建10分钟文化生活圈。鼓励编辑出版适合老年人的大字本图书,加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的艺术作品创作,推出养老相关公益广告。推进基层单位和社区的老年活动平台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进乡村、进社区,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加强老年文化队伍建设,培养服务老年人的文化骨干,为老年人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提升生活品质创造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老年体育健身事业。加强老年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在城市改造和新建体育场馆时,统筹考虑安排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盘活城市空闲地、边角地等资源,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推进农村地区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支持老年人体育协会建设发展,大力开展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组织举办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和丰富多彩的体育交流、培训活动,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优秀老年运动员组队参加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年度体育健身交流活动和培训活动。倡导主动健康意识,建立集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为一体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加强运动防护师、运动营养师等人才培养,完善运动处方库,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

  三、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科学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对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和老龄化趋势较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强化规划实施,落实养老服务设施与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机制,鼓励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适老化户型。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社区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盘活空置的公租房、闲置的非商业区公有用房、培训疗养机构搁置用房等资源,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支持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居家上门服务。鼓励连锁化大型养老服务机构集中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扶持培养一批以照护为主、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加快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专业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功能,在满足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计划

  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加大土地、用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支持力度,盘活存量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探索多样化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不断提高照护能力。到2025年,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虬建立部门协同、各司其职的综合监管体制,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养老服务质量管理,促进养老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供给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完善县、乡、村三级衔接的养老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继续实施县乡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动特困供养机构和失能照护机构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建设村级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发展互助养老模式,健全老年人巡访、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建立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伍。

  四、提高老年社会参与水平

  践行积极老龄观。通过主题宣讲、媒体宣传等形式,倡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环境;引导广大老年人树立终身发展理念,保持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加强老年人科教资源建设,增加老年人科普资源供给,推进科普内容适老化,开展形式多样、精准多元的老年科普活动,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

  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老有所为的良好环境、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老年人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支持有能力的老年人在农村就业创业。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合理延长工作年限,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推动用人单位与受聘老年人依法签订书面协议,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基层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老年科技协会等涉老组织规范化建设,促进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发展老年志愿服务。扶持培育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广泛开展各类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健康、文化科普、精神慰藉、法律援助、智能技术培训等服务。推进“银发人才库”建设,支持老年人发挥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和“传帮带”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基层公共事务、矛盾纠纷调解、科教文化宣传、关心教育下一代和公益慈善等活动,贡献智慧力量、服务人民群众、助力改革发展。鼓励引导“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积极参与“银龄互助”活动,为高龄、失能、残疾等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常探视、生活照护、健康、精神慰藉和应急救助等服务。建立志愿服务激励评价机制,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发展。

  五、基本原则

  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精准施策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全民行动,构建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的基本格局,确保老年人依法共享发展成果。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旅游、体育、教育、金融、地产等融合发展,建设共建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创新引领,科技助力。把科技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为老服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老龄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加强政策统筹,促进不同部门老龄政策、老龄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衔接协调;加强资源统筹,实现对人才、资本、土地、科技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为老服务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城乡统筹,着力补齐农村、基层服务短板,推进老年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统筹,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六、发展基础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逐步提高,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三是养老服务体系不断

  完善。全省各类养老设施达L4万个,建设省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17个,实施敬老院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医疗康复“五大工程”,兜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迅速,机构养老服务稳步发展,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启动实施,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建立并落实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给予护理补贴。四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老年医疗资源配置更加丰富,医养结合服务有序发展,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普遍设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群,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五是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老年人优待政策全面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持续加强。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新业态持续涌现。“敬老月”、“敬老文明号”创建等活动持续开展,敬老爱老助老蔚然成风。

  七、指导思想

  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健全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加快构建敬老爱老助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动全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篇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

  -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中国成立至世纪之交,随着经济开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方案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人口年龄构造从年轻型过渡到成年型再转变为老年型。1999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到2016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亿,到达%,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

  问题与挑战

  与兴旺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五个显著特征:一是绝对规模大。预计老年人口2025年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到达峰值亿,分别占届时亚洲老年人口的2/5,全球老年人口的1/4。二是开展速度快。2000—2050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升到22%,上升12个百分点,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升到34%,上升24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速度的倍。三是高龄化显著。2050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到达1亿,是2016年的5倍,占老年人口总量的%,占世界高龄老年人口总量的1/4,高龄化现象历史上少有。四是开展不均衡。受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城乡流动影响,本世纪农村老龄化程度将始终高于城镇,-

  -word.zl-

  -

  -

  差值最高的2033年到达个百分点。社会总抚养比已经超过50%,到本世纪中叶将翻一番到达100%。届时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抚养70个老年人口和30个少儿人口。加之,中国老年人口长寿不安康现象突出。

  与“边富边老〞,甚至“先富后老〞的兴旺国家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开展,属于比拟典型的“未富先老〞,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持续〞:

  一是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人口老龄化不仅改变劳动力供应构造、提高经济运行本钱、降低国民储蓄率和资本积累,而且对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国家税源构造、产业构造、金融市场稳定、实体经济开展活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预计在2016-2050年期间,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照料、福利与设施方面的费用占GDP的比例,将由%增长到%;如果应对不力,人口老龄化可能使我国经济年均潜在增长率压低约个百分点。

  二是代际利益矛盾持续加深。在社会开展领域,社会抚养构造的改变将深刻改变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格局。目前我国约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年人,2035年2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年人,2050年将出现3个劳动力抚养2个老年人的局面,这一变化容易诱发代际利益分配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兴旺国家在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中,普遍面临提高中-

  -word.zl-

  -

  -

  青年群体社保缴费负担和降低退休老年人养老待遇的困难抉择。

  三是统筹城乡协调开展的难度持续增强。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交互推进,大量农村年轻人口迁往城镇,加速了城镇化开展进程,缓解了城镇老龄化压力,给城镇开展带来活力,但加剧了农村老龄化程度。到40年代中后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高达40%,农村居民中位年龄到达岁。这将深刻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开展活力,加大了统筹解决

  “三农问题〞的难度。

  四是养老保障压力持续增加。伴随老年人口的大幅增长,预计我国养老金支出占届时GDP的比例,2020年到达%,2030年到达%,2050达%。全国养老保险财政资金需求量占财政收入的比例,2020年到达9%,2030年到达%,2050年到达14%。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共财政的兜底责任都面临比拟大的挑战。

  五是医疗卫生效劳负担持续增重。人口老龄化带来社会医疗卫生效劳需求和疾病经济负担大幅增加。预计老年人口疾病经济负担占GDP的比例,2020年为%,2030年为%,2050年为%。这将导致医疗保障和医疗卫生效劳两个体系双双承压。

  六是社会养老效劳需求持续增长。据测算,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将超过1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

  -word.zl-

  -

  -

  人将到达7900万左右,均比现在增长近4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将到达1亿左右,比现在增长近2倍。社会养老效劳需求将大幅增长,健全养老效劳体系任重而道远。

  开展与机遇

  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人口老龄化也给我国开展带来机遇,主要表达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老龄化和数量的下降,在短期有利于减缓就业压力长期看,有利于倒逼企业寻求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促进产业构造优化升级。二是老年群体消费需求迅速增加,为老龄产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特别是效劳性的需求刚性增加,有利于开展生活性效劳业,带动就业增长。据测算,到2020年,老年群体消费总量占GDP比例可上升到9%-13%,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15%-23%。三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人寿保险基金等金融型养老资产的增加,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长期资金供应,有利于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壮大资本经济。四是老年人力资源增量可观,2030年60-64岁低龄老年人口达亿人,占老年人口总数%,其中不乏拥有丰富知识、技术、经历的老年人,是经济社会开展可资利用的潜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五是农村人口老龄化使我国农村地区长期面临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逐步缓解,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六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

  -word.zl-

  -

  -

  政治参与群体,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政局稳定。

  探索中国之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展中国家,与先期进入老龄社会的兴旺国家不同,我国同时面临开展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开展与亿万老年群体福祉改善的双赢。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努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成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加强“一项顶层设计〞: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老龄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有关方面在推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障碍,亟需发动全党全社会力量切实加强。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始终的根本国情。总书记明确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联盟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开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被?中华人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立为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但是从应对准备来看,无论是思想认识、制度建立,还是效劳体系、老龄工作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缺乏,整体呈现出“未备先老〞局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具备了上升为根本国策的实质条件。

  实施“二轮驱动〞:就是要坚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公益性老龄事业与营利性老龄产业协同开展。一方面,-

  -word.zl-

  -

  -

  继续发挥好政府在制定规划、健全制度、出台政策、引导投入、规市场、营造环境等老龄事业开展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能够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领域,特别是在老龄产业开展上,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放宽准入、加强监管,调动好、保护好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多元主体办产业、多种形式促开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对产品和效劳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做到“三个积极〞:一是要积极对待老年人。把老年人看作经济社会开展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尊重和接纳老年人,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气氛,引导老年人继续为社会开展做奉献。二是要积极对待老年生活。引导全体公民积极面对老年生活,提前规划老年生活,乐于安享老年生活,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终身开展。三是积极对待人口老龄化。引导全社会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各种挑战,又要看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利条件和开展机遇,树立成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最终要使当下的老年人过得舒心,中青年人对自己将来的养老放心,全体人民对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有信心。

  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把解决老年人群体的问题提升到解决全体公民老年期的问题上来,确保全体公民进入老年期后能够享有更有尊严、更加体面的幸福生活。二是把解-

  -word.zl-

  -

  -

  决单纯的养老问题提升到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开展各个领域全面作出安排。三是把被动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提升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导向上来,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全局规划和战略准备。四是把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到全面激发社会开展活力上来,从调整经济构造、转变增长方式、培育人力资本、扩大社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公共效劳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开展、繁荣稳定。

  把握“五个关键〞:一是必须抓住“开展〞这一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上来,同时综合采取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等“组合拳〞,冲抵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保持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开展,有效破解“未富先老〞矛盾,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展老龄事业提供坚实物质根底。二是必须抓住“保障〞这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改善老年群体民生的结合点。健全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分担机制,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立健全“全覆盖、保根本、-

  -word.zl-

  -

  -

  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养老效劳体系,为全体公民进入老年期后抵御贫困、疾病、失能三大风险提前做好制度安排,破解“未备先老〞矛盾,确保开展成果更加公平、更加充分惠及广阔老年群众。三是必须抓住“安康〞这一实现人的全面、终身开展的根底。实施国民安康促进,推动全民医疗保障向全民安康保障转型,增强医疗卫生效劳体系的为老效劳能力,加快开展老年保健事业,提高老年人的安康寿命,破解“长寿不安康〞矛盾,实现低本钱应对人口老龄化。四是必须抓住“参与〞这一激发老龄社会在活力的关键。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形成老龄工作大格局,统筹发动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部门力量共同参与开展老龄事业。拓展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搭建老有所为平台,使老年人更高程度、更大围、更加有序地参与经济开展和社会公益活动,推动形成老龄社会“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五是必须抓住“治理〞这设和谐老龄社会的重要保障。创新老年群体社会治理体制,统筹谋划未成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三大年龄群体间的责任分担、利益调处、资源共享和权益保障,增强代际文化融合和社会认同,提升老年群众组织开展活力,实现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的目标。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统一意志、集中力量、齐-

  -word.zl-

  -

  -

  心协力应对重大问题的政治优势和经历;经济建立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深厚的物质根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统筹配置国外资源,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我国是开展国,腹地经济纵深大、根底深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盘旋余地很大,并且能够汲取兴旺国家的经历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一定能够确保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位公民年老后都能够享有尊严、体面、多彩的人生。

  -

  -word.zl-

篇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推动老龄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顺利推进,老龄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智慧健康养老、中医药养生养老、森林康养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科技助推老龄健康事业发展的动力强劲。截至2020年底,全国设有1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642个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有老年医学科,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院510个,全国安宁疗护试点扩大到91个市(区),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5857家,床位数达158万张。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9岁。老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推动老龄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

  推动老年健康与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动老年健康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支持新兴材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在老年健康领域的深度集成应用与推广。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医工协同发展,研发老年人医疗辅助、家庭照护、安防监控、残障辅助、情感陪护、康复辅具等智能产品和可穿戴设备,提升产品的适老化水平,推进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发展健康管理与服务、健康检测与监测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

  范老年用品和为老服务市场。加大监管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

  二、“十四五”时期的形势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增龄伴随的认知、运动、感官功能下降以及营养、心理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失能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加。相比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健康老龄化相关的机构、队伍、服务和政策支持不足。

  老年健康促进专业机构缺乏,老年期重点疾病防控力量薄弱。老年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充分,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数量严重不足,存在较大的城乡、区域差距;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友善程度不高,老年人就医体验有待改善;老年医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滞后,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管理和多学科诊疗等老年健康服务基础薄弱;老年健康服务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缺乏,老年人居家医疗以及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不足,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发展不充分;老年健康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稳定的长期照护费用支付机制尚未全面建立。

  三、“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等部门砥砺创新,积极推进老龄健康事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启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个环节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稳步发展。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顺利推进,老龄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智慧健康养老、中医药养生养老、森林康养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科技助推老龄健康事业发展的动力强劲。截至2020年底,全国设有1个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642个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有老年医学科,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院510个,全国安宁疗护试点扩大到91个市(区),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5857家,床位数达158万张。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9岁。老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

  提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面向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发挥中医药在老年预防保健、综合施治、老年康复、安宁疗护方面的独特作用。鼓励中医医师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

  个性化中医药服务。不断丰富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的内容,加强老年人养生保健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

  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加快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提升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各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制订相关标准规范,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

  加大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文化宣传。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积极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以及药膳食疗科普等活动,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培养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五、以连续性服务为重点,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

  增强老年疾病诊治能力。在医疗机构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老年综合征管理,对住院老年患者积极开展营养不良、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高风险筛查,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优抚医院、护理院、医养结合机构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诊治能力,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服务。推进老

  年医学专科联盟建设,通过专科共建、教育培训协同合作、科研和项目协作、中医与西医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老年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康复和护理服务。充分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作用,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促进老年患者功能恢复。鼓励各地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服务。增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到2025年,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5%以上。推广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辅具配置人员团队协作模式。建立覆盖老年人群疾病急性期、慢性期、康复期、长期照护期、生命终末期的护理服务体系,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日间护理服务。

  发展安宁疗护服务。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定位,推动相应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开设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按照“充分知情、自愿选择”原则,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发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建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相衔接的安宁疗护工作机制和转诊流程。建立健全安宁疗护服务涉及的止痛、麻醉等药物配备和监管制度。

  创新连续性服务模式。鼓励康复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纳入医联体

  网格管理,建立畅通合理的转诊机制,为网格内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加大居家医疗服务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有医疗服务需求且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疾病康复期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健全居家医疗服务的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价格等相关政策。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空间和内容。

  六、完善身心健康并重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能力。建立综合、连续、动态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鼓励各地整合老年人健康体检信息,优化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提升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能力。推动地方积极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将失能、高龄、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拓展签约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

  完善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依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全三级预防体系,构建慢性疾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推动老年人高发

  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实施老年口腔健康行动,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和老年口腔健康公益活动。实施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制定老年人营养健康状况评价指南,指导各地制定为老助餐机构营养健康相关标准,启动老年人营养风险筛查试点。鼓励各地开展老年人视觉、听觉、骨骼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失能(智)预防与干预工作,减少、延缓老年人失能(智)发生。

  实施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制定《国家应对老年痴呆行动计划》,推动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干预试点工作,建立老年痴呆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综合防控机制。建立老年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老年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住宅适老化改造。推动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完善精神障碍类疾病早期预防及干预机制,扩大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覆盖范围,针对抑郁、焦虑等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早期识别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鼓励设置心理学相关学科专业的院校、心理咨询机构等开通老年人心理援助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推进体卫融合。加强城乡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健身设施建设,提高适老化程度。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方式和方法,发布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将运动干预纳入老年人慢性病防控与康复方案。充分发挥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指导老年人科学健身,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

  完善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依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全三级预防体系,构建慢性疾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推动老年人高发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实施老年口腔健康行动,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和老年口腔健康公益活动。实施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制定老年人营养健康状况评价指南,指导各地制定为老助餐机构营养健康相关标准,启动老年人营养风险筛查试点。鼓励各地开展老年人视觉、听觉、骨骼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失能(智)预防与干预工作,减少、延缓老年人失能(智)发生。实施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制定《国家应对老年痴呆行动计划》,推动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干预试点工作,建立老年痴呆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综合防控机制。建立老年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老年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住宅适老化改造。推动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完善精神障碍类疾病早期预防及干预机制,扩大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覆盖范围,针对抑郁、焦虑等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早期识别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鼓励设置心理学相关学科专业的院校、心理咨询机构等开通老年人心理援助热线,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推进体卫融合。加强城乡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健身设施建设,提高适老化程度。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方式和方法,发布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将运动干预纳入老年人慢性病防控与康复方案。充分发挥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指导老年人科学健身,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赛事活动。

篇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管理,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效益,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

  712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45号令)、《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7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绩效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9〕2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安排方式及项目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0〕518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年度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相关项目。

  第三条

  本专项覆盖范围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为简化表述,以下所列省级部门工作要求,除特别说明的以外,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均参照执行。

  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编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工程总体目标、具体建设任务和内容、项目筛选条件、资金安排标准等,作为安排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主要依据。主要支持方向包括:

  (一)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能力提升项目;

  (二)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

  (三)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四)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和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建设项目。

  其中,(一)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民政部实施;(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实施;(三)(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实施。

  第二章

  支持标准

  第五条

  本专项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可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等方式安排资金。

  第六条

  对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能力提升项目、公办托育服务能力等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原则上按照东、中、西部地区(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享受中、西部政策的地区)分别不超过床均建设投资或平均总投资(不含土地费用、市政费用,仅为工程建设投资)的30%、60%和

  80%的比例进行支持(设备包等按定额方式予以支持);对于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投资按照床位或托位定额补助的方式予以支持。

  第七条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的养老、托育服务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现有建设任务暂未覆盖的,可另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统筹实施。

  第三章

  计划申报

  第八条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商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根据《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做好本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根据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工程建设进度、工期等情况,合理确定项目储备库,并及时将项目储备库中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第九条

  项目遴选基本条件包括:

  (一)项目建设申请要符合《方案》规定的遴选要求。

  (二)项目要符合事业发展规划需要,与当地实际状况相适宜,选址布局科学合理。

  (三)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规定。

  (四)项目要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有关规定,落实前期工作条件,建设资金足额落实。

  (五)项目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储备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246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使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项目储备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5〕2942号)要求,做好与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的衔接,并录入重大建设项目库。

  第十条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商同级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上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项目年度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一条

  各地人民政府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地方项目负主体责任,要根据中央投资安排要求和地方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合理申报投资计划,地方建设资金不落实的不得申报。各地申报投资计划必须符合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严格防范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鼓励各地依法依规、综合利用“补贷债基购保”组合投融资模式筹措建设资金。

  第四章

  资金下达

  第十二条

  申报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建设内容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前期工作完备,具备开工条件。不符合条件的项目或项目单位依法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不予受理其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年度资金规模、有关政策因素等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积极支持;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奖励督促有关规定,根据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可适当调节中央投资分省额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相关项目采取按项目直接下达或切块方式下达。

  第十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各省资金申请报告,并按程序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对直接下达到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各省发展改革部门须在收文后10个工作日内转发下达;对切块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各省发展改革部门须在收文后20个工作日内落实到具体项目并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同时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库)中分解备案。

  第五章

  项目管理

  第十五条

  中央预算内年度投资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应按照投资计划调整、存量资金调整的有关规定及时调整。

  第十六条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项目的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和后续监管工作。

  第十七条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商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分别做好各领域内项目实施工作。地方民政、卫生健康有关部门要加强各自领域内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及建成后规范运行,发挥建设效益。

  第十八条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督促项目实施主体建立中央预算内投资台账制度,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第十九条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和同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做好组织协调,统筹配置资源,及时落实投资计划,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项目所属地方政府要对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应当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建设管理法规,项目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需具有相应资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各地要加强项目竣工验收,适时将年度投资计划竣工验收情况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二条

  各地发展改革委要商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下大力度抓好中央投资项目的公开透明。对于切块方式下达的非涉密敏感投资计划,要将分解落实情况按规定予以公开。

  第二十三条

  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应当遵循专款专用原则,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确保安全有效。

  第二十四条

  各地发展改革委要商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做好年度投资计划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的衔接,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库),每月10日前对项目实行按月调度,及时填报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工程形象进度等数据,对未按要求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库)报送项目信息的,或录入信息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的,要采取惩戒措施。

  第二十五条

  各地发展改革委要商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落实年度投资计划,要定期对项目的质量、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商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项目,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其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并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

  (四)项目建设规模、标准和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而不及时报告的;

  (五)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的;

  (六)拒不接受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的;

  (七)未按要求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库)报告相关项目信息的;

  (八)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规定的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

篇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应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过去几十年间,全球的老龄化现象明显加剧,这并非单纯是一个数字上的问题,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情况。本文将探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劳动力短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口增多,而劳动力人口则减少,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的供应减少,特别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劳动力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生育速度。

  2.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由于老年人的数量增加,需要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服务大幅增加,因此社保支付压力大幅加大,给社会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财政压力。

  3.经济发展下滑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于新兴的国家经济来说尤其如此,弥补短缺劳动力人口,增加生产的成本,从而限制了经济发展的大规模增长。

  4.社会结构恶化

  在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恶化,对于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居民老龄化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动力和竞争力。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的措施

  1.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社会保障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如加强社会福利,通过提高退休金、医疗保障和居民养老金的标准,让老年人更有保障,可以更好地应对老年人口的增加。

  2.鼓励生产、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生产、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尤其是在新兴国家中,推动产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以此

  来弥补劳动力的缺口。

  3.政策引导

  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引导来鼓励年轻人成家立业、生育并提高生育率。同时,政府还应有序地规划老年人的就业和退休问题,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就业权益。

  4.重视老年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也越来越重要。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践行公益、提高文化素养和享受文化生活,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应对。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下,加强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适应老龄化的社会环境,才能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当人们降低出生率,提高寿命时,老龄化问题就会愈加明显,进而给人口组成、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等各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和应对,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手段。

  1.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

  由于老人普遍缺乏经济收入来源,而且生活和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较大,因此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的完善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直接手段。需要建立起完善、可持续、普及化的社保和医疗服务体系,以满足老年人口需求。

  2.发挥老年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老年人不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技能,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政府应该发挥老年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鼓励并支持他们在经济、文化、志愿等各个领域积极活跃和参与。

  3.培养和吸引年轻人才

  为了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需要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鼓励生育、优化教育体系、加速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培养和吸引更多年轻人才,增加劳动力人口的供给,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也成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新方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可以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和高质量的生活及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应对老龄化问题需要各界通力合作,实施多重策略,并注重长期性的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老年人生活优质、经济可持续、社会安稳。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5.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照顾

  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政府应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照顾,通过加大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疗费用补贴,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服务。

  6.探索灵活退休制度

  老龄化社会中,延长退休年龄是一项必要措施,但并非唯一可行的方案。

  政府也可以考虑实施灵活退休制度,让老年人可以选择短暂的退休时间,然后重新加入工作岗位,保持经济和社交活动的稳定。

  7.鼓励社区参与和社交活动

  社区参与和社交活动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减少孤独和情感失落感。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8.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和保障

  老年人往往更加脆弱和易受攻击,需要加强生活安全和保障。政府应该加大扶贫力度,为贫困老年人提供社会救助和经济支持,加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社会权利和尊严。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合作,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推荐访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应对 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