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四篇

时间:2023-08-07 14:5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四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四篇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4篇

【篇1】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三班 41007153 李丽

【摘要】 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规律 观念 课程文化

【正文】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
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基础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基础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 拿来主义” 。

第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基础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 相反, 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 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共存。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教育问题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 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基础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而不能一刀切。

遵循了发展规律再来考虑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到底是什么?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系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问题。可见,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那从基础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观念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管理结构体系,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观。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固步自封,与时俱进地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

但教育观念的改变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管理者与教师的自身原因阻滞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做法,认为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各种领导体制中较好的一种,因为它可以原领导体制的很多弊端做到职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率。但管理者的观念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赶潮流,争报试验点,以取得利益的分享,他们看重的是新课改带来的附加利益和上级的重视。因此,在管理中就出现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课改组织实施不得力、总结经验不认真、穿新鞋走老路、管理的错位等多种弊端,结果引发了教师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难怪部分教师说,新课改是“老师出力,领导得利”,结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共同应付。

对于在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而言,自满、守旧心理是导致转变观念困难的根本原因。让他们舍弃轻车熟路的教学方法而进入未知的不确定状态,使他们感到惶恐,再加之平时的斐然成果,这种放弃既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做法使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甚至痛苦,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由此导致了教师新课改的意识淡漠,新课改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造成新课改意识与守护心理的悄然置换。

形式化的培训是导致不能转变观念的直接原因。培训是领会新课改精神、诠释倡导者意图、组织宣传发动的最佳途径。可是,由于参训人员层次单一、培训过程形式化、阶段性培训运作缺失等原因,导致对新课改精神理解的缺位。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认同,没有认同的理论观念就是没有活化的抽象符号,而没有实践意义的抽象符号是不可能转变为指导实践的观念的。

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

重视培训管理,促成教育者对新课改理念的心理认同。首先,参训人员层次要全面。不能只侧重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培训,对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更重要,他们直接关系到对新课改的指挥和保障,关系到新课改理念能否被正确、深刻地阐释和传播。此外,也不能忽视对教辅、后勤人员的培训,他们也是化解社会压力的一支生力军。只有统一认识,才能聚成一个力量核心,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业内环境。其次,镶嵌问题意识,对新课改理念正本清源。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自觉性的指导原则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其实际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和反思,这种剖析和反思立足于现实教育实践;
进而阐释新课改的理念,这种阐释的根基源自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有精湛的理论素养和宽厚的实践基础,能深能浅。为此,培训者要清楚培训是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培训者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收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归位于理论,才能帮助教师处理好上位理论与下位实践的关系,让教师得到他们想要的,使理论不再抽象。如果理论培训仅狭隘地界定其任务导向,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再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要侧重阶段性总结和反馈,介绍经验、纠正重大偏差;
不定期培训要侧重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为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理论支持。所以,管理者要建立畅通的反馈运作渠道,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因而,随着全球多元化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民族教育的研究备受关注。民族教育改革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民族统一和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在传播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要适当讲授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因素。民族教育不但要考虑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少数民族特色,适应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

如果说教育知识反映了优势阶层的价值观与利益,那么自上而下的改革行动更能让人接受,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动员起来的行动者借助国家力量所展开的改革行动,使得教育知识的建构过程与秩序格局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具备改革资格的行动者,在生存的考虑与策略的选举中,既有对已有秩序的屈服与妥协,又有充满激情的困惑与努力。知识的变革过程把不同的社会力量拉入了教育知识建构的舞台,这些因素和力量不是一致性,统一性,而恰恰是混杂性,矛盾性甚至荒谬性,社会因素的作用与改革现实之间既有问题与危机也可能同时包含着希望与新意,它们以一种近乎悖谬、充满张力的关系推动实践的展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法改革的热潮再次掀起。新的实验层出不穷,外国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此时大量传入我国,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研讨法,目标教学法等。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在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逐步单纯模仿的局限,教学法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总之基础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金志远 2008.11

[2] 《共用知识空间 新课程改革行动案例研究》高永红 2008.1

[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叶澜 2009.08

[4]《基础教育---思考与探究》杨显社 2009.05

[5]《中国教育改革30年 基础教育卷》王炳照 2009.1

[6] 《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教育论坛综述》中国教育学刊 2012.01

[7]《基础教育改革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2.01

[8]《基础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差及反思》中小学电教(下)2011.02

[9]《公平与质量: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教育发展研究 2011.01

[10]《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科教文汇(中旬刊)2102.01

[11]Lian Zhang, Xiaoqian Hu and Shan Li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2012, Volume 108,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2]Dan Zhao and Bruno Paroli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1, Volume 6, Number 2, Pages 248-278

[13]Karin Brodie

2010, Teach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Classrooms, Part 2, Pages 87-101

[14]Continuous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our expectations

Siddharth Lakhotia

Indi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8, Volume 70, Number 3, Page 152

[15]Dropout and Completion in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in Finland

2011, School Dropout and Completion, Part 2, Pages 215-232

[16]Intercultural Bilingual Education Among Indigenous Peoples in Latin America

Luis Enrique López and Inge Sichra

2008,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art 5, Part 18, Pages 1732-1746

【篇2】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学习心得体会

高新区第二小学 商丽津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建设学习型学校

构建学习型学校,锻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建设学习型学校,要以校本研训为突破。

校本研训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它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它将教学研究和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它主张问题即课题,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研训的形式主要有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辅导、合作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手段使研训工作落到实处。它的初级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终极目标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民族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学习型学校是指通过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学校的学习气氛,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校的共同愿景而创造性工作的学校。学习型学校根据知识经济的社会特征,提出了创造“成功文化”,与统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学习型学校中,每个教师充分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发展目标,全心全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奉献。并把学习作为生存和工作的方式,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吸收新技术和新知识。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促进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学校组织的主体是教师,造就一个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团体,是建构学习型学校的关键。

创建学习型学校,是校本研训的一项内容,校本研训又有力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形成,两者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创造成功人生。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利用多种方式教研,探索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能够突出地解决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改进我校教师教学方法,很好的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使我校的教学达到一种良好的境界,即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

二、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而过去的课堂中听到的只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忽视学生存在,课堂教学成了的教师单方面活动,学生就成了“配角”和“观众”。过去的课堂中,过于注重对学生的训练,学生的课堂表现是超量地做习题,把训练等同于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忽视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创造性,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很好结合起来。

作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情境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展学生的智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要搭建一个“师与生、生与生”对话的平台,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激动不已,师生将在对话的课堂中共同发展。

三、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表述:”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教学方式以教定学,教师的教学是“教教科书”,而学生则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来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然后再通过考试测试教科书上的知识,却不管这些知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了多少。这教学方式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课堂上则多半是学生在猜测观摩教师的言行,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为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把握学习语文的本质,抓住语文教学的主旨,营造轻松民主的探究氛围,整合教材,创设更具探究价值的情境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开放时空。在此基础上,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实践,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重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学放在主体地位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方法,从而保证教法和学法的有机同步进行。

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还要给学生创设流动式的课堂,把学生带进广阔天地这个大课堂去。这大课堂有更生动的教材,有更丰富的知识,有更易挑起学生的兴趣、鼓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课程每门学科设计了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载体,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功能和教学信息反馈功能,要保证教学活动优质高效,必须发挥教学评估的杠杆作用,构建一个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教。

新的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评价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注重发展性评价,逐步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篇3】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

摘要:中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究竟如何定位?乡村是否存在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农村基础教育的“受益者”参与政策生成的程度如何?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村 基础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在贫困地区实施的一项以民为本的“民心工程”,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决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到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截至目前,仍有10%的地区尚未“普九”,还有0. 9%的儿童没有学上, 11. 4%的少年没读初中,而他们绝大部分为农民的孩子。即便在已“普九”的地区,农村中小学上学难问题还依然严重。不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艰苦,学校的教室、宿舍大多是年久失修的危房,课桌、板凳、讲台破旧,教室阴暗,师资短缺且质量偏差,教学理念陈腐,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更令人忧心的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因贫困而中途辍学。虽然自2003年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一费制”后,上学难和辍学问题略有好转,但对于农村许多贫困家庭来说, 这仍是个沉重的负担,义务教育对他们来说徒有虚名,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

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新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进入本世纪,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现,农村教育得到加强。但是,“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农村教育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引起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客观上造成了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教育管理落后、教育目标错位,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农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加强社会发展,推动农村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这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想,都必须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深入到农民兄弟的内心,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必须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教育优先得到发展。

【篇4】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教育
浅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三班 李丽
【摘要】 影响根底教育改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教育的背景,理念,政策,课程文化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应该考虑其历史背景,而教育理念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转变教育观念较为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内部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根底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字】 根底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规律 观念 课程文化
【正文】 根底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根底性和先导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根底教育,在很长的时期又叫普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谓“根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根底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根底阶段;
二是从人的发展方面说,根底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生存与发展,应当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根底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学校和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把传授根底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战略重点,这既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对人们追求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回应,也是有特色社会主义根底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根底教育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但当我们站在"十二五"的门槛边时,还需冷静自问:形势研判清楚了吗?下一步该怎么办?为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显得尤其必要。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是必须遵循和处理好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落实到根底教育上来, 处理好教育与杜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是要求根底教育发展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要求作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根底教育改革必须正视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此要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 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必须择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把自己融入世界, 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成功的教育实践, 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中国对国外理论的吸收借鉴从来都应是一个择适而从、研究消化、取其精华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 拿来主义” 。
第二, 中国根底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中国根底教育的特色也是世界公认的。即使在根底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新观念的今天, 扎实的学科专业根底依然是我国学生的一大优势。因此, 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而盲目地谈理想化的教育, 相反, 必须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去构建新世纪根底教育发展的蓝图。
第三, 要保持一元与多元的共存。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教育问题差别巨大。仅就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而言, 就面临着多元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冲突。根底教育改革要适应不同地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而不能一刀切。
遵循了发展规律再来考虑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到底是什么?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观念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相当广泛的概念系统,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问题。可见,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那从根底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观念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管理结构体系,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自主发展能力的学生观。教育观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在继承的根底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固步自封,与时俱进地创造新的理论与实践。
但教育观念的改变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管理者与教师的自身原因阻滞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做法,认为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各种领导体制中较好的一种,因为它可以原领导体制的很多弊端做到职权责统一,提高管理效率。但管理者的观念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在利益的驱使下,赶潮流,争报试验点,以取得利益的分享,他们看重的是新课改带来的附加利益和上级的重视。因此,在管理中就出现了诸如搞形式主义、课改组织实施不得力、总结经验不认真、穿新鞋走老路、管理的错位等多种弊端,结果引发了教师对新课改的抵触情绪,难怪部分教师说,新课改是“老师出力,领导得利”,结果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共同应付。
对于在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而言,自满、守旧心理是导致转变观念困难的根本原因。让他们舍弃轻车熟路的教学方法而进入未知的不确定状态,使他们感到惶恐,再加之平时的斐然成果,这种放弃既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做法使教师感到难以适应甚至痛苦,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理上都是难以接受的,由此导致了教师新课改的意识淡漠,新课改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进而造成新课改意识与守护心理的悄然置换。
形式化的培训是导致不能转变观念的直接原因。培训是领会新课改精神、诠释倡导者意图、组织宣传发动的最佳途径。可是,由于参训人员层次单一、培训过程形式化、阶段性培训运作缺失等原因,导致对新课改精神理解的缺位。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认同,没有认同的理论观念就是没有活化的抽象符号,而没有实践意义的抽象符号是不可能转变为指导实践的观念的。
由此可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两个层面着手,具体策略如下:
重视培训管理,促成教育者对新课改理念的心理认同。首先,参训人员层次要全面。不能只侧重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培训,对管理者、培训者的培训更重要,他们直接关系到对新课改的指挥和保障,关系到新课改理念能否被正确、深刻地阐释和传播。此外,也不能忽视对教辅、后勤人员的培训,他们也是化解社会压力的一支生力军。只有统一认识,才能聚成一个力量核心,为新课改创造有利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业内环境。其次,镶嵌问题意识,对新课改理念正本清源。增强教师参与新课改的自觉性的指导原则是: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其实际做法是先改变教师对传统教育的看法,对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剖析和反思,这种剖析和反思立足于现实教育实践;
进而阐释新课改的理念,这种阐释的根基源自对现实教育实践的观照。这就要求培训人员有精湛的理论素养和宽厚的实践根底,能深能浅。为此,培训者要清楚培训是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培训者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收集一线教师的意见,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归位于理论,才能帮助教师处理好上位理论与下位实践的关系,让教师得到他们想要的,使理论不再抽象。如果理论培训仅狭隘地界定其任务导向,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再次,培训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培训要侧重阶段性总结和反馈,介绍经验、纠正重大偏差;
不定期培训要侧重及时解决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为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及时、准确的理论支持。所以,管理者要建立畅通的反馈运作渠道,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化与一体化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因而,随着全球多元化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民族教育的研究备受关注。民族教育改革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民族统一和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在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根底上,也要适当讲授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因素。民族教育不但要考虑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国家的发展和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少数民族特色,适应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和发展需要。
如果说教育知识反映了优势阶层的价值观与利益,那么自上而下的改革行动更能让人接受,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动员起来的行动者借助国家力量所展开的改革行动,使得教育知识的建构过程与秩序格局让人浮想联翩:这些具备改革资格的行动者,在生存的考虑与策略的选举中,既有对已有秩序的屈服与妥协,又有充满激情的困惑与努力。知识的变革过程把不同的社会力量拉入了教育知识建构的舞台,这些因素和力量不是一致性,统一性,而恰恰是混杂性,矛盾性甚至荒谬性,社会因素的作用与改革现实之间既有问题与危机也可能同时包含着希望与新意,它们以一种近乎悖谬、充满张力的关系推动实践的展开。
改革开放后,我国根底教育教学法改革的热潮再次掀起。新的实验层出不穷,外国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在此时大量传入我国,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探究研讨法,目标教学法等。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在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逐步单纯模仿的局限,教学法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总之根底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根底教育课程改革》金志远 2008.11 [2] 《共用知识空间 新课程改革行动案例研究》高永红 2008.1 [3]《中国根底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叶澜 2009.08 [4]《根底教育---思考与探究》杨显社 2009.05 [5]《中国教育改革30年 根底教育卷》王炳照 2009.1
[6] 《深刻认识和把握根底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教育论坛综述》中国教育学刊 2012.01
[7]《根底教育改革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02.01 [8]《根底教育改革下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现状调差及反思》中小学电教(下)2011.02
[9]《公平与质量:根底教育改革的时代强音》教育发展研究 2011.01
[10]《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根底教育改革的启示》科教文汇(中旬刊)2102.01 [11]Lian Zhang, Xiaoqian Hu and Shan Li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2012, Volume 108,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2]Dan Zhao and Bruno Paroli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1, Volume 6, Number 2, Pages 248-278
[13]Karin Brodie
2010, Teaching Mathematical Reaso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Classrooms, Part 2, Pages 87-101
[14]Continuous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our expectations
Siddharth Lakhotia
Indi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8, Volume 70, Number 3, Page 152
[15]Dropout and Completion in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in Finland 2011, School Dropout and Completion, Part 2, Pages 215-232 [16]Intercultural Bilingual Education Among Indigenous Peoples in Latin America
Luis Enrique López and Inge Sichra
2008,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art 5, Part 18, Pages 1732-1746

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 改革 综合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四篇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