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规划】长春市“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整文档)

时间:2023-05-17 15:48:02 来源:网友投稿

长春市“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根据《长春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3)》和《长春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制定本专项规划。一、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规划】长春市“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科技规划】长春市“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整文档)


长春市“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长春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长春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长春市启动了产业人才高地建设,通过采取整合人才工作资源、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夯实长春人才基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制定了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为吸引、培养和使用好人才,长春市先后出台了《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关于建立长春市高级人才服务快速反应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的配套政策》、《关于加快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畅通了创新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

(二)科技风险投资在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中作用日益明显

通过实施“双百工程”积极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制定了专项支持风险投资的激励政策,引导开发区、城区搭建科技风险投融资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通过风险投资实现资金放大10倍多。

(三)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通过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长春中俄科技园等已吸引了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位海外留学人员,其中博士160余人,领办创办了近2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企业,注册资金折合人民币10多亿元,这些在国外获博士学位的一批科技精英,已成为知识型、专家型企业家群体的典范。

(四)充分发挥院校、科研单位及离退休科技人才作用

通过启动长春市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将院校、科研单位有技术特长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有效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聘请部分离退休科技人员参加了“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技活动。

(五)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鼓励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贡献的各类科技人才,在长春市科学技术奖中增设了长春市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对个人或团队奖金额度达到了50万元;在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增设了特等奖,奖金额度达到10万元。“十一五”期间,长春市先后奖励应用类科技成果近400项,投入奖励资金800余万元,奖励科技人员达5000人。

  二、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一是长春市域内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逐年增加。目前,长春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近105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0%。其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及其它人员比例大约为72865;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为: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占27.2%;卫生技术人员占8.4%;工程技术人员占17.3%;农业技术人员占2.1%;经济、财会和文体人员占45%

二是集聚人才的载体(学科及研究机构)有新的发展。以新兴学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形成了汇集人才及智力新途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生物制药、信息技术和光电子等学科迅速发展。

三是创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一批高科技创业园区迅速崛起,汇集了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各个园区、基地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为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融合搭建了平台。

四是市场主体培养人才力度加大。企业研发基地建设取得突破,促进“政、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专利申请及授权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全社会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主要问题

产业科技人才与综合管理人才缺口较大。现有的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财会、经济等传统专业领域,而高科技和支柱产业及重点发展行业的科技人才所占比例不高,信息技术、光电子、汽车、医药及农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通晓国际市场运作规律和各项规则的经济贸易谈判人才、法律人才、财务金融类人才等国际型科技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人才流动不畅与人才流失并存。每年科技人才总量增加部分多为初、中级人才,而流失掉的却都是高层次人才,加上每年有一定量高层次人才退离工作岗位,造成了人才断层局面;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载体建设不够完善。在引得进、留得住方面长春市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引进和留住的载体相对不足。各类科技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人才载体不足,导致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承载、吸纳能力严重不足。

  三、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整合资源、平台集聚、创新驱动、服务科技”的指导方针,以长春市主导与新兴产业人才高地建设为突破,发挥现有人才资源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紧缺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产业承接、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重要环节,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形成能够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重点培养科技与经济发展急需的杰出青年人才、学科带头人、高新技术企业中高级经理人才、科技服务体系人才等。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营造良好环境,千方百计集聚各类科技人才,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人才为本、养用结合、创新机制、服务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是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做到人尽其才。总体目标是: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设一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长春市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智力保证。

1、科技人才总量及结构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市科技人才总量由目前的105万人增长到130万人,在各个产业中的科技人才由目前的38万人增长到60万人。

2、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发目标

到“十二五”末,与长春市主导产业相关领域院士、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持有核心技术的归国科技人才增长到80人,创新型人才增长到5.5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由目前的9.5万人增长到10万人以上。

3、科技人才支撑发展效能目标

到“十二五”末,产业万名人才贡献率由目前的100.2亿元提高到120亿元,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率力求实现突破。

4、科技人才工作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每万名劳动力中有研发人员45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15%以上,主要人才指标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实现争先进位。

(四)主要任务

1、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高层次科技人才

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内外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在长春科研机构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领军科技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2、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科技人才

在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产业、光电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的紧缺科技人才;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中各类专业科技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人才结构趋于合理。指导帮助在长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科技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有组织地开展重点领域专门科技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3、统筹协调推进各重点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产业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集聚战略,加强开发区、创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孵化器”和“蓄水池”建设,搭建平台“筑巢引凤”。按照“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原则,通过项目承担、兼职指导和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到国内外科技人才密集区通过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引才引智。

  4、创新科技人才管理体制

1)完善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技人才工作新格局。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用事业凝聚科技人才,用实践造就科技人才,用机制激励科技人才,用法制保障科技人才,提高党管科技人才工作水平。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2)改进科技人才管理方式。围绕用好用活科技人才,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改进宏观调控,推动政府科技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方面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健全科技人才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人才的有序流动。

3)加强科技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坚持用法制保障科技人才,推进科技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涵盖科技人才安全保障、科技人才权益保护、科技人才市场管理和科技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各个环节的科技人才法律法规。

  5、创新科技人才工作机制

1)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科技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2)科技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科技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科技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科技人才。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拓宽科技人才评价渠道。

3)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各类科技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科技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能够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4)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推进科技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科技人才自主择业的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健全科技人才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进一步促进科技人才供求主体到位。大力发展科技人才服务业。

5)科技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科技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活力和维护科技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各类科技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科技人才激励体系。

  四、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推进人才制度改革,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政策环境

  1、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政策法规

组织专门力量,对近年来吉林省及长春市出台的人才工作的有关法规、制度进行全面审定,需要完善的予以修改完善,应该废止的坚决废止。加快法制化进程,制定颁布《长春市促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业发展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

  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的虚拟机构

组建长春市应用技术研究院,搭建人才虚拟服务平台,打破人才的部门、单位壁垒,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拓宽就业渠道,提倡新的就业观念,将“单身份固定单位人”变成“多身份自由长春人”。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转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向本行业经济建设一线相对均衡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鼓励有技术专长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以长春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开发创业,对以各种形式到农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政策上予以更为优厚的支持。

(二)创新机制,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

  1、创新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机制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探索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手段。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区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层次和专业,依据其生长、发展的规律,细化各职各类人才在品行、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方面的要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推荐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责任制和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促使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发挥其最大效能。

2、创新高层次创新型领军科技人才选拔机制

采取切实措施,构建高层次专业技术科技人才队伍(领军人才开发工程),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统筹规划优势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根据《长春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在长春市城市发展重要的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以及相应的细分领域进行重点培养建设。在高层次专业技术科技人才培养中,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依托在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聚集和培养科技人才;集中抓好几个“高级人才创业孵化器”。

2)借力国家相关部门实施的“千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探索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新途径,形成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体系。

3)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营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各领域、各地区专家的沟通与合作。

5)建立各个专业领域专家人才库,研究完善突出专家人才政府保障机制,重点在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进行突出专家人才开发的试点探索,完善优化专家人才“国家队”、“地方队”、“后备队”的梯队结构。

3、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与地方税收指标挂钩、鼓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鼓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允许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兼职兼薪。

4、创新科技人才工资分配机制

试行以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增设基础岗位津贴、关键岗位津贴和绩效津贴等充分体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劳动价值。要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股权激励、咨询服务、科研项目招标承包、兼职兼薪、设立特殊岗位、实行协议工资等方式体现技术参与收入分配的重要性。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奖励可以通过一次性重奖、设立特殊津贴、补充商业保险等分配方式激励。

(三)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1、培养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根据长春市产业结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科技人才资源重组,使科技人才产业分布、行业分布、专业分布趋于合理。实施“长春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长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重点面向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培养对象给予资助。

在第一产业,加强基层和农民科技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培养乡土科技人才队伍,支持他们积极开展农村科技示范和科技创业工作。在第二产业,一方面通过定向培养、调整重组、竞争择优等方式,改善优化产业内部科技人才构成;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转岗培训、开辟就业渠道、创办领办新的企业实体等方式,调整、引导富余科技人才进入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大量开发、培养、引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环保、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各类科技人才。在科研领域,重点培养掌握科技前沿技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积极推动科技开发人才向企业转移,壮大企业研发人才力量。

2、拓宽科技人才培养渠道

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研究生、博士生培养模式,强化科技人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升长春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能力,使之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心。适应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有计划地选拔一批高校优秀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企业学习进修,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实施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高层次人才流动通道,为“政、产、学、研”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3、加强科技人才创新载体建设

1)认真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长春市“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科研工作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并以此为纽带,采用聘请顾问、交流讲学、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方式扩大智力流动力度,实现人才和智力的有效引进。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建设,在风险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提升水平。

2)吸引、支持域外国家级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世界500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到长春设立分支机构。针对高层次人才短缺又存在基层经验不足的问题,组织实施“研究生、博士生到基层挂职锻炼计划”。同时,应将中央驻长春单位高层次人才纳入服务范围,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吉林籍和曾在长春工作过的高层次人才库,并进行跟踪了解和服务,加强公关,号召他们为长春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通过各类创业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探索建立各级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载体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融合互动机制。在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服务的软件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服务资源在载体内的集聚,把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载体建设成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

(四)加大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

  1、设立“长春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

尽快建立包括留学人员专项资金、引进国外智力专项经费和创业扶持资金、小额贷款、优惠担保在内的资金扶持体系。鼓励海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来长春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活动,扶持留学人员来长春创办企业和进行科技成果的示范和规模化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加快建立归国人员扶持政策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留学归国人员项目资助、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子女入学等各项扶持政策, 瞄准前沿科技与市场需求动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长春创业。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吸引人才和智力的激励、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人才的聪明才智,使长春成为海外高层次科技留学人才归国创新创业的热土。

(五)努力营造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

要制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政策的配套衔接,整合资源,形成支持合力。市级财政要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政府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以及有关部门的产业化项目要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倾斜。

  2、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加强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科技支撑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注重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辅导,做好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训工作,加强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境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为吸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3、着力提升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取得重大成就、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创新型杰出科技人才,进一步激发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为长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推荐访问:长春市 规划 科技人才 【科技规划】长春市“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