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六篇】

时间:2023-08-08 13:48: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六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六篇】

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6篇

【篇1】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

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

目录

第一篇: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

第二篇: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第三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言

第四篇:县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言

第五篇:县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言

正文

第一篇: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

集团公司董事长刘荣耀

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摘要

这次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很丰富,胡-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过去相比有新的特点,总结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史,着重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干部问题,二是群众问题,三是腐-败问题,四是党建问题,分析了这最重要的四个重大问题,做了深刻地论述,对当前党的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股份公司李长进董事长、白中仁总裁在这次股份公司干部会议上,做了十分精彩、非常具体的讲话,其中提到一个海外项目的重大失误,不仅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而且给企业信誉带来严重危机,反映出对市场的判断能力、战略上的决策能力、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对复杂形势的把握能力严重不足,必须深刻汲取这方面的教训,努力加强我们的干部能力建设。此外,还提到了三级企业的亏损问题。去年,股份公司亏损项目767个,占总数的11.8%。决策上的失误,项目上的亏损,风险上的失控,暴露出干部在能力素质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更好地做好工作。

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上半年的工作成效

上半年,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在形势判断、方针制定、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的推进上,把握准确,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经营指标上。今年上半年,在铁路市场建设速度放缓的不利条件下,集团公司通过主动出击、调整策略、高端经营,在非铁路市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营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经营任务完成过半,完成比例在股份公司排名前三。

二是工作效率上。集团公司连续两年被股份公司评为“四好班子”,得到股份公司褒奖,兄弟单位的厚爱;“双标共建”成效显著,白总裁、姚书记到集团公司调研,兄弟单位来集团学习交流,体现出集团公司的工作状态和业绩得到了股份公司上下的充分肯定。

三是在重大决策上。年初的集团公司“三会”,对全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要调整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的“xx”发展战略,提出的目标和股份公司保持了一致。春节过后,面对铁路市场的变化,集团公司领导对形势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对铁路市场变化对集团公司的“滞后、放大、叠加”的效应做出了充分估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举措,为企业应对铁路市场放缓、资金链紧张、项目回款困难等奠定了基矗

四是在重大举措上。面对铁路项目形势,对全集团铁路在施项目、待决算项目进行调研,摸清资金缺口和家底,有的放矢,为铁路项目决算打好基础;针对铁路项目的被动局面,集团公司领导主动出击,开展高端经营,大力开拓卢崴市场,自班子组建以来再一次高层次、高密度地对各铁路局、铁路公司、地方业主进行走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南宁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基础;针对铁路项目回款困难、贷款融资紧张的情况,加强对资金链的监管,提出把融资作为我们的重点工作,加大融资力度,争取占有更多的资源推动企业发展,还提前召开了清欠清收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责任到人,落实到各个分子公司;集团公司党政联合发文,要求开源节流,增收节支,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对企业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有关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做出刚性的规定;此外,要求全集团眼睛向内,重心向下,大力加强现场管理和项目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把“双标共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真抓实干,服务基层,无论是集团公司领导还是二级单位领导,在这个问题上都做到了无愧于心。所有这些举措,都为企业上半年取得不错成绩奠定了良好基矗各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尽心竭力,在此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二、对当前市场形势的判断

当前, 集团公司时间过半指标完成过半,总的来看下一步发展具备了一个好的基础,但从国家宏观形势和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年初“三会”对形势的判断依然在延续,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层面,“xx”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抑通胀、调结构、保民生的主线不会变;

二是中央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两次加息,六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使我们融资难度更大,资金更加紧张,这样的形势将延续到下半年,真正的冬天还不是现在;

三是铁路建设市场迅速放缓,中国建筑市场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重点项目开工明显减少,地方建设项目也明显放缓,由资金紧缩带来的调控效果显现;

四是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冬天正在到来。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推进好已决策的项目,保证资金供应;

五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后高铁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已经到来,通胀预期的压力与日俱增,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心不可质疑,市场的不确定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将继续。

三、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是关于安全质量问题。这次温州动车事故,必须引发我们深刻思考。事故带来的不仅是生命和经济的损失,对整个民族心灵的震撼、对铁路系统职工的震荡是巨大的。国际舆-论把质疑直接指向了中国高铁,对高铁技术输出的成熟度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这将严重推迟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步伐。尽管这次事故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但事故代价惨痛,教训深刻,对所有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在重大事件面前决不能掉以轻心。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企业高速、稳步发展的时候更要牢记安全生产。

二是股份公司出台的十个办法。关于干部管理出台了十个办法,最核心的是对企业领导人员和高管的考核办法、加强董监事会的管理办法,既有对过去干部管理成功经验的总结,有国务院国资委对企业干部管理的要求,又结合股份公司领导干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布置和要求,要很好地学习贯彻。集团公司机关各有关部门在日常制度规范的制定和管理中、在具体的做法上,要融合这十个管理办法,将其作为集团公司两级班子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制度依据。

三是坚定发展信心, 推动“xx”战略落到实处。要切实转变发展模式,抓住发展的主线,坚持产品和产业链的延伸,朝着施工、房地产、海外三大板块发展,三分天下,各有其一。目前来看,虽然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如能真正做到,企业发展就会基业长青,职工生活会更有保障,各方面才能更加平稳地发展。

四是生产经营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件事。要把住经营龙头不放松。近期召开的经营工作会议,对下半年经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要求,要继续立足铁路,不过度依赖铁路,坚持房建主业,积极拓展产品领域,拓宽经营思路;要加大力度、有序推进海外市常今年国际公司市场在扩展,项目管理在规范,人心在凝聚,整体上具备了向外扩展的能力。根据当前国内整个经济形势,短期内房地产板块都不会放开,要积极依托海外市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

要加强现场的管理。以现场管理为基础,安全质量绝不能放松,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杜绝亏损项目,对出现的亏损项目要分析原因和责任,努力提高发展质量,这在资金紧张的形势下非常重要。

要高度关注下半年资金链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度过难关。集团公司被股份公司首次列入b级风险单位,到年底能否重回c级,目前来看难度很大,这一问题反应了集团公司在当前市场形势下资金链的风险,b级风险单位的帽子多久才能拿掉,要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认真考虑。落实到具体工作上,财务指标的管理、资金链的管控,要采取措施,消除减缓不利影响,控制风险;铁路项目的回款要纳入下半年工作重点,通过上半年的调研摸底,下半年要认真落实,把钱实实在在地收回来;房地产销售25个亿的预计指标要保证,争取多回款,弥补资金链的不足;董事会通过的房地产项目要占用大量资金,要研究策划延缓付款、减少付款量的可行性,缓解资金压力;要继续压缩企业各项开支,对各分子公司也要提出要求;加大融资力度,加大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利用政策和各类金融产品,确保企业资金链的安全;要搞好半年考核对标和经济活动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不太好的单位,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奋起直追;要加大对铁路项目清算调概的领导,努力规避重大经营风险,其中最重要的是成都东站的决算、那曲物流中心的清欠,有的公司资金链已处于断裂的边缘,成都东站的决算遇到了巨大困难,决算是重大风险,决不亚于海外项目的失误,京沪线、哈大线、六沾等各大项目都存在这方面的风险,要高度重视起来。

总的来说,要通过中心组学习和交流,发挥集体智慧,把问题看透、想好,做出正确决策,采取得当措施,为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发展打好基矗此外,要将此次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和成果与各分子公司进行交流,统一全集团上下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搞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第二篇: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发言人----政治处主任马桂琴

各位学习成员:

按照党委中心组的统一安排,此次学习由我来对《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学习发言,下面我就结合我对《意见》的学习情况,把我的一点学习心得与大家交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我的发言题目是:

赛场上“驯马跑马” 阳光下选人用人

为政之道,在于用人,关键在人。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以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我省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任务措施,对进一步加强我省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部署,既体现了中央精神,又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要求,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推进我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广辟途径培养干部,实践岗位锻炼人才。

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 1

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这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意见》结合贵州实际,从德与才两方面强调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素养,提出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实抓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尤其是突出抓好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三个方面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以更好地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

《意见》提出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手段,注意满足不同岗位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实施培训实效考核评估制度,严格干部培训纪律,加强学员管理,树立良好作风。以此调动干部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意见》十分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干部,要求要强化实践锻炼,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探索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逐级遴选干部制度;
加大从农村、社区、企业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
鼓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二、拓宽视野选拔干部,比武上岗开门纳贤。

如何选拔领导干部、选拔什么样的干部是干部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这次全会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明确提出了要完善正确的用人导向、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评价、干部管理、干部交流“五大机制”。变“论资排辈”为“比武上岗”、变“闭门选官”为“开门纳贤”、

变由少数人决定的“伯乐相马”为能力业绩和群众评定的“赛场跑马”。

《意见》提出,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策、原则和标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期盼的,符合党心民意。

在扩大选人用人民主,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上,这次把提名制度作为一个重点提了出来,要求建立问责制度,着力解决“谁提名、如何提名、提名责任谁来承担”的问题。为积极创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三、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全面客观考察干部。

考察是识别干部的关键。考察失真导致识人不准,识人不准产生用人失误。考察干部要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要以德为先。常言道:有德有才,优先使用;
有德无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谨慎使用;
无德无才,绝不使用。因此,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全面客观考察干部,对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所以十七届四中全会才提出“延伸考察”干部。为此,《意见》提出,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基础上,按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属高等院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省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三个类别,建立我省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政策体系,丰富考核形式、完善专项考核,增强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转变作风落实责任。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对党政机关和领导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尤其需要全省各级干部具有过硬的作风。《意见》就切实改进我省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出了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集中整顿为载体、严肃纪律为保障”。只要真正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我省干部队伍作风才能够得到大幅的整体推进。

五、对我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针对监狱基层工作特点和干部较为分散的状况,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坚持管理工作经常化,实行量化考核。把干部管理融入于日常的工作监督、检查、考核,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制。采用打考勤、汇报工作,组织定期考核、检查工作,群众监督、评议工作等方式,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管理。结合实际加强干警“八小时以外”的动态监管,要以负责的态度随时掌握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的活动情况。

(二)多措并举,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重点和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着力于复合型、多元化的知识专业培训,以及创新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培养,切实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

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培训手段上可实行轮岗、交流、挂职、外出学习、引进师资等方式,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培训资源,要整合拓宽培训渠道,要使有限的培训发挥无限作用。

(三)严格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符合新时期各项工作需要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增强科学性和真实性。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标准,落实领导干部任用延伸考察办法,增强考察准确性。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

(四)落实激励保障制度,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认真贯彻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逐步落实保障措施,提高干部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职业声望,增强我监对社会人才的吸引力。

第三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言

过去的XX年是我县经济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一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比XX年增长了15%,新上了一批大项目,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但在高兴之余,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今天我们安排这个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目的是让同志们了解现在的实际情况,戒骄戒躁,争取今年夺取更大的丰收!

、要认清形势

xx现在处在什么样的位置?XX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初步排名299位,在全国中部百强县中排名第56位,较XX年分别前进了42位和5位,距全国百强还差199位。这意味着今后四年每年都要前进50位。完成今年的年度目标任务,我们还要付出很大努力,任务艰巨而繁重。看看庐江、巢湖,只要看过2月初的合肥晚报报道,大家就会感到如坐针毡。庐江县今年提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亿,财政收入增长50%以上。巢湖和庐江今年已实施“十大工程”。今年1月3日,xx县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既有重点工业项目,也有居民安置房等基础设施项目,而这些项目只是合肥市支持庐江县实施的“十大工程”中的一部分。总投资129.5亿元的巢湖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即道路通达工程、入口整治工程、山体公园工程、活水靓城工程、小街小巷整治工程、景观美化工程、安居保障工程、公益设施工程、生态截污工程和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将让巢湖城市面貌“两年大变样”。庐江对外的口号是“三年赶超xx”,对内的目标是XX年底赶上xx。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强。我们和庐江之间财政收入只有几个亿的差距,他们只要上两个大项目就能超过我们。看过巢湖、庐江的市容绿化,真正感受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氛围。杨公路目前在xx是最好的,但是和他们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这说明别人的投资环境不比xx弱,甚至还比xx优越。现在一大批企业都在与巢湖、庐江洽谈,有的即将落户。如果我们不居安思危,不玩命地干,很快就会被巢湖、庐江超过。再看看肥东、肥西,肥东县今年提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规上工业总产值700亿,财政收入增长40%以上,中盐、红四方等一批大项目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肥西县就更没法比了,与经开区、高新区合作发展,仅一个联想(合肥)产业基地项目,就可以达到500亿的产值。面对这样的态势,xx路在何方?这是我们应该感到非常焦虑的事情。从目前来讲,xx中北部得到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不大,大项目没有、小项目不快,也不优。巢湖、庐江作为合肥“大家庭”的新成员,本身又拥有那么好的环境,再加上市里的支持,投资项目自然而然会往那里积聚。我们自己与自己相比,能进入到这样的位次,确实是长足的进步,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xx刚刚脱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脱了贫,但还没致富。我们现在要的不是面子,而是底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力决定地位,落后就会被人看不起。因此,我们要多在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上找突破口。

(一)大局意识要进一步增强。要为创新叫好。在目前这么严峻的形势下,要争先进位,超过别人,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绝对不行,必须改革创新,敢想敢试,敢走新路,走自己没有走过的路,走别人也没有走过的路。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创新也肯定会有不足之处。对新生事物和创新做法,要求大同存小异,以对xx事业发展负责的态度,对xx人民利益负责的态度去看待。这就需要大家为改革创新叫好,不要品头论足,不要发出杂音。去年我们实施战役式推进工作机制,这是符合xx实际的。否则水能来吗?路能通吗?灯能亮吗?速度能这么快吗?战役式推进就是要以时间赢得空间,以速度缩小距离。打个比方说,如果发展用温度去衡量,巢湖、庐江现在就处在赤道上,在热带地区,热得很;
而我们是在温带地区,顶多是在亚热带地区,如果我们自己不为自己叫好,谁为我们叫好?谁为我们的发展升温?要为环境叫好。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是讲到xx的事情,就一定要维护xx的形象。只要见到不利于xx发展的人、不利于xx发展的事,听到不利于xx发展的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必须要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扞卫xx的荣誉。全县领导干部都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能自己讲自己不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什么错误指出来,大家帮着改正,千万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但目前,有极少数人在这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说话口无遮拦,随意品头论足,必须坚决纠正。

(二)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一是要做数字型干部。作为主要领导,主政一方,作为分管领导,分管一块,都必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跟工作有关的数据要能“一口报”。现在有的干部只知道“123”,“456”就不清楚了,“789”就根本不会答了,这是工作作风漂浮的表现,这样的干部肯定适应不了

第四篇:县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言

现就县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培植壮大通道经济,加快**边疆老区发展,作如下发言:

一、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

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十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是我们谋划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强国富民宏伟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全会讨论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明确了“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我认为重点是把握和领会好“五个一”、“五项要求”、“五大目标”和“十大任务”。“五个一”即:“一个结论、一个判断、一个思想、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五项要求”即:主攻方向、重要支撑、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点和强大动力。“五大目标”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大任务”即:扩大内需,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个保障”即: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对**县“十一五”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以来,**县认真按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实施“六大”战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值有较好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市场活跃,财政收入增加,各项指标预计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具体数据见附表)

(二)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是坚持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

(三)找到了矛盾问题。经济总量小,财源建设后劲不足,税源结构单一,财政自给率低;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困难;
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一批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仍然存在,云桂铁路、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仍较突出,高速公路、库区移民、普阳煤矿等遗留问题尚未完全消除,维稳工作压力大;
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够,农村贫困面大,城乡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够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总体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机遇与挑战,长期持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三、**县“十二五”期间的机遇条件、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分析

(一)对自身发展历史方位的判断。**县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始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艰难迈向工业化中期的时期,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农业齐头并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过渡的阶段,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强烈需求与落后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十二五”是**县进一步缩小与全州全省差距、与全州全省同步迈进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改善民生、巩固建设、安宁边境、和谐社会的促进期。

二)对机遇与挑战分析。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版图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正在深度调整,世界经济可能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创新加速、竞争加剧等多种特征并存的时期。从国内看,国家实施新十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一步完善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

对边境地区、民族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发展力度,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县山瑶扶持发展作出的重要批示,为我县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群体贫困问题、帮助特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和**州“新高地”的深入推进,为**融入区域化发展和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机会。从县内看,我们经过艰辛的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工业、农业、生态以及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等水陆大通道的逐步形成,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承载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也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对**发展的指导性方针的初步设想。谋划好**“十二五”,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全县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以及**州推进“新高地”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基础设施为载体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将我县建成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边疆安宁、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和谐新**。

(四)未来五年发展奋斗目标设计。基于我县现有的物质基础条件和内外发展环境,未来五年,我县的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应该而且具有实现翻番的条件,即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XX年翻一番,为XX年与全省全州同步迈向小康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XX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0亿元以上,年均两位数的增幅,实现人均达到1.6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3.3亿元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达到280亿元;
边贸进出口总额平均递增12%,达到6亿元以上;
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二是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到XX年城镇化率争取达到30%,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15%,达到35亿元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综合能耗下降9%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是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215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达4500元,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四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失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广电体育旅游等事业长促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创新创业活力得到充分迸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对**十二五规划中的几个重点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支柱产业培育的问题

1、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按照州委提出“一三四七”的发展思路,立足实际,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发挥**港优势,积极推进**港保税区争取设立的各项工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加快油茶、甘蔗、核桃、八角、速生林、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等产业基地建设。把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集群。依托周边地区冶化工业基地和市场,重点抓好与昆钢等企业的项目合作,在冶金、化工、建材以及生物资源加工等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把**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产业聚集、要素集中、充满活力的经济合作区。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更富有自身特色。坚持一手抓扩大总量,一手抓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我县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之一。力争建成120万亩油茶、100万亩八角、100万亩速生桉、60万亩核桃、60万亩甘蔗生产加工基地和畜牧业、渔业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特色产品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的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加大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3、工业经济的发展要有新的更大的进步。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立足**谋发展、跳出**看**,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以及沿海城市联系,打破区划界限,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按照“一区四片”工业发展思路,积极加快推进**港综合保税区争取设立和建设工作,加快头塘物流片区、归朝生物资源加工片区、板仑冶金建材产业片区、普阳煤化工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品牌战略,着力突出产业选择性,做强做大生物资源加工、矿冶加工、新型建材、化工产业和能源开发等工业产业,努力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4、支柱产业的培植要取得新的成效。充分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突出品牌与特色的打造,加大油茶、八角、甘蔗、三七药业等产业精深加工,推进特色产业链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培育煤、金、铁、锰、铅、锌等矿冶加工产业,形成探、采、冶,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形成产业与消费良性互动发展,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体育休闲、餐饮文化等消费,引导消费升级。大力打造民族风情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带动就业扩展和产业发展。充分依托口岸和边境优势,适应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走工贸结合之路,积极培育壮大外贸企业,迅速提升对外进出口规模和水平。

(二)关于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基础要先行。以“建设大通道、促进大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云桂铁路**段等重大工程建设协调服务,研究我省实施边境开放带动战略,认真开展蒙百铁路和**至瑞丽两条沿边铁路以及其他出境、出省公路前期工作,争取立项建设。积极推进**港与云桂铁路的对接以及**港和深水航道建设进度,抓紧打通云南通向东南沿海地区的黄金水道。积极推进公路路网建设,重点抓好高邦至那坡高速路、**至田蓬口岸二级公路建设,争取立项建设县城至火车站一级公路。构建“两纵两横一弧线”公路网络,完善通畅、通达工程的后续工作,逐步实现乡村公路硬化。探索建立科学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提升村组公路通畅能力。到XX年,乡至行政村之间公路硬化达1000公里,修通农村砂石路4057公里。

2、水利条件要改善。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普厅河流域治理,加大重点乡镇防洪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的水利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扎实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和新建,重点抓好新桥水库、平耶水库、光辉水库、平老水库等10座水库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源地保护,抓好水源点建设规划和实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抓好13个乡镇供水水源点建设力度,解决好乡镇饮水困难问题,新建农村五小水利工程4.45万件,解决13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电力建设要完善。扎实抓好农村电网建设和工业用电保障,优化布局好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输变电站,切实加强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到“十二五”末期,全县广大农村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解决群众用电难、用电贵问题。

4、信息化进程要推进。加快通讯网络建设、电子信息化建设,围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等电子信息基础,加快3g网络建设进度,大力实施城乡网络一体化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继续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开展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的深入探索和实践,提高群众与外界的网络沟通基础条件和能力,推动农产品销售的网络化、农产品市场电子信息化。

(三)关于城乡统筹发展

1、关于城镇功能区化和布局的问题。按照“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设施为基础、以管理为保障、以文化为灵魂”的城镇发展基本思路,认真谋划**城镇化的推进。一是理清城乡统筹的思路。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
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镇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镇基础设施的益处。二是明确城镇的功能定位。结合城乡产能空间布局,按照“一体、两翼、两圈、多极”的梯级开发思路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县城为“一体”,根据“山水园林城市”、“柔情**、休闲壮乡”的定位,以老城区、头塘、林兰、那平、玉林片区为开发建设重点,到XX年县城规模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以剥隘、田蓬为“两翼”,加快剥隘港区经济、田蓬口岸边境贸易发展。以归朝、板仑为“两圈”,着力推进归朝生物资源加工区和板仑重化工业区、普阳煤化工区建设。以其他乡镇为“多极”,按照“各具特色、同步推进、以财建镇”城镇开发模式,提高城镇开发水平。

2、关于城镇的建设与管理。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抓紧完成小城镇总规修编,特别是要在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为本地农民和外来人员进城镇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快产业发展,坚持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城镇经营新模式、新途径,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创新投融资方式,多方吸纳民间资本,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和头塘片区、林兰片区、那平片区、玉林片区开发进程,加强集镇车站、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干部队伍和服务设施“三大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社区自治、服务、管理、维稳和文明传播“五大功能”为核心,着力构建和谐社区、文明城镇。

3、关于乡村规划建设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问题。遵循 “统筹城乡、整体推进、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科学编制”的原则,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超前、留有余地、体现特色”的要求,优化村庄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步伐,引导和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和顺利实施,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把小城镇建设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

(四)关于贫困人口加快脱贫

1、山瑶等特困民族的扶持发展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对山瑶扶持发展的批示精神,全力推进山瑶等特困群体和特殊地区脱贫进程。按照“搬家、种树、办教育”的基本思路,坚持“着眼长远、试点先行,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合资源、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公平公正、量力而行,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温饱、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民生保障”等六大工程,按“县内跨乡安置、进县城或集镇安置、就近就地扶持发展”三种扶持方式,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从根本上解决山瑶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到XX年,基本实现山瑶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学上、有低保、有医疗、有产业的目标,使其收入接近或基本达到周边地区群众的收入水平。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山瑶等特困群体加快融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高特困群体的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特困地区的物的市场化程度,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符合县情、突出特色的特困群体扶持发展路子。

2、关于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是着眼于基本扶贫模式下的扶贫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扶贫投入,稳妥实施扶贫易地搬迁,认真抓好产业发展、小额信贷、“兴边富民工程”、对口帮扶和老区建设等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继续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二是着眼于脱贫思路的转变。坚持统筹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尽快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专项扶贫为龙头,以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智力扶贫为支撑,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强贫困人口内在的发展动力和能力,更加注重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着眼于扶持方式的转变。对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地区,采取就地整体推进的扶持方式,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奠定坚实的可持续的脱贫致富基础。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等就地难以可持续解决温饱的地区,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必要的政策、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就近安置一部分,在城镇安置一部分;
对有一定转移能力的劳动力,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幅度增加转移输出规模,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增加群众收入。对土地等要素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积极探索推进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的扶贫开发,结合农村土地经营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采取承包、租赁、转包、参股等方式,加大土地集约化经营力度,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是着眼于扶持政策措施的改变。以资源整合、社会参与、发动群众、连片开发为主要方式,以规划为龙头,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地区特困村、特困村贫困户档案,瞄准贫困群体进行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确保最贫困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众优先得到扶持。积极推进特困互助资金试点,探索以产业为支撑的互助资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联结模式。

(五)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资源的节约与管理。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严格落实政府节能采购制度,对节能型、环保型产品给予优先采购,大力推广使用自然能源、新型能源和节能环保型家电产品。建立和完善项目用地控制制度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继续加强对生物质能开发,以木本油料、水源林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增加森林碳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的“两低三高”产业。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各项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等参与投资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发展,有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加大废弃物的无害化循环处理,探索建立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推进资源再生利用系统化。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强化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严格降耗减排指标的考核,切实承担起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3、做好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公平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加快解决饮用水不安全、空气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建立以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为主的污染防控体系,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示范村”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水源林基地建设、石漠化治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加强各工矿企业污染的治理和监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地震、地质、火灾、植物病害、重大动物疫情等灾害监测、预报等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全面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

(六)关于民生保障

1、关于就业与收入分配。健全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推进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加大失地农民、退役军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山瑶群众等转移就业扶持,推进再就业援助工作。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劳动力供需双方建立合法、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探索建立符合实际,企业、政府、劳动者多方都愿接受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区域、行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

2、关于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接轨,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险一体化。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完善社会救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中心福利院等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3、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按照**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努力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和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力推行食品、药品诚信工程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保证医疗秩序正常。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创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综合服务水平。

4、关于加快文化体育广播等事业的发展。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以“坡芽歌书”为引领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云南省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早日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强全民健身运动,确保民间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加大广播电视基础投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所有村组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

(七)关于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

1、加大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和县城区中学扩容项目,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逐步实现集中办学的目标。继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水平,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普及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积极探索和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重视抓好包括山瑶孩子在内的特困民族、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执行绩效工资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大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科技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健全和完善科技普及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普及和推广,着力提高全民科技应用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推广普及投入机制。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应用,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大科技研发,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研发中心,重点抓好油茶、八角、甘蔗、速生丰产林、核桃以及金泰得三七药物等生物资源产业种植、加工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明创造。

3、加大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与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围绕油茶、甘蔗、核桃、八角、矿电产业发展要求,加大人才培养锻炼力度。健全完善激励和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培育好、使用好县内各类人才,大力引进县外人才,逐步建立层次合理、种类齐全的人才队伍,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八)关于增强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紧紧抓“两强一堡”、“新高地”建设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东大门”意识,强化与东南亚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培育、人才科技、生态环保、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合作与开发。建立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布局专业市场,加快培育物流平台,实施面向农村市场的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乡镇集贸市场改造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项目、资金、技术引进,提高引进的质量。打造旅游服务名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旅游线路、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驮娘江、坡芽村等的开发与保护,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民俗体验、生态康体旅游,构建面向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深化各领域改革。积极稳妥地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展多种模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规范林权和林业产权交易,改革林木采伐政策,确保产权市场有效运行;
逐步创新农村金融合作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探索建立以资源、土地等形式入股机制,鼓励群众以农村水能资源使用权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取得企业股份,构建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健全投融资体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创办企业,建立农工贸各方利益协调和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利益共同机制。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优化政府职能职责,健全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完善行政执行力考核,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改革。

(九)关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1、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全县各族人民热爱**、建设**的社会氛围。始终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紧扣发展主题,围绕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坡芽歌书”为载体,加大“坡芽歌书、文字之芽,坡芽情歌、天籁之音,坡芽文化、壮家文化”等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宣传,推出更多的民族文化精品,全力打造我县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柔情**、休闲壮乡”文化内涵与影响力。

2、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的血肉联系。

(十)关于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和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加强党的领导。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和群众制度,广泛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促使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切实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加强行风建设,加大对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资金的管理、发放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2、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县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健全党代表常任制、“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公开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大力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建立睦邻友好的发展环境。主动加强与广西百色等周边县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及越南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与周边地区的友谊,使**在区域化中谋求更大发展。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打造优势行业、优势环节的区域性中心。完善接边地区矛盾调处和社会治安共建机制,营造和谐环境。

第五篇:县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发言

现就县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培植壮大通道经济,加快**边疆老区发展,作如下发言:

一、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刻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十二五”时期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战略部署,是我们谋划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强国富民宏伟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全会讨论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明确了“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我认为重点是把握和领会好“五个一”、“五项要求”、“五大目标”和“十大任务”。“五个一”即:“一个结论、一个判断、一个思想、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五项要求”即:主攻方向、重要支撑、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点和强大动力。“五大目标”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大任务”即:扩大内需,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个保障”即: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对**县“十一五”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以来,**县认真按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实施“六大”战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值有较好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市场活跃,财政收入增加,各项指标预计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具体数据见附表)

(二)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坚持科学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是坚持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

(三)找到了矛盾问题。经济总量小,财源建设后劲不足,税源结构单一,财政自给率低;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困难;
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一批带动作用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
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仍然存在,云桂铁路、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仍较突出,高速公路、库区移民、普阳煤矿等遗留问题尚未完全消除,维稳工作压力大;
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不够,农村贫困面大,城乡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够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与加快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总体上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机遇与挑战,长期持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三、**县“十二五”期间的机遇条件、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分析

(一)对自身发展历史方位的判断。**县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始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艰难迈向工业化中期的时期,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农业齐头并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过渡的阶段,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强烈需求与落后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十二五”是**县进一步缩小与全州全省差距、与全州全省同步迈进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改善民生、巩固建设、安宁边境、和谐社会的促进期。

对边境地区、民族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发展力度,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县山瑶扶持发展作出的重要批示,为我县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群体贫困问题、帮助特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和**州“新高地”的深入推进,为**融入区域化发展和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机会。从县内看,我们经过艰辛的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工业、农业、生态以及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等水陆大通道的逐步形成,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承载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也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对**发展的指导性方针的初步设想。谋划好**“十二五”,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全县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以及**州推进“新高地”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基础设施为载体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将我县建成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边疆安宁、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和谐新**。

四、对**十二五规划中的几个重点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支柱产业培育的问题

1、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按照州委提出“一三四七”的发展思路,立足实际,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发挥**港优势,积极推进**港保税区争取设立的各项工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加快油茶、甘蔗、核桃、八角、速生林、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等产业基地建设。把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集群。依托周边地区冶化工业基地和市场,重点抓好与昆钢等企业的项目合作,在冶金、化工、建材以及生物资源加工等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把**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产业聚集、要素集中、充满活力的经济合作区。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更富有自身特色。坚持一手抓扩大总量,一手抓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我县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之一。力争建成120万亩油茶、100万亩八角、100万亩速生桉、60万亩核桃、60万亩甘蔗生产加工基地和畜牧业、渔业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特色产品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的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加大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3、工业经济的发展要有新的更大的进步。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立足**谋发展、跳出**看**,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以及沿海城市联系,打破区划界限,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按照“一区四片”工业发展思路,积极加快推进**港综合保税区争取设立和建设工作,加快头塘物流片区、归朝生物资源加工片区、板仑冶金建材产业片区、普阳煤化工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品牌战略,着力突出产业选择性,做强做大生物资源加工、矿冶加工、新型建材、化工产业和能源开发等工业产业,努力实现工业强县目标。

4、支柱产业的培植要取得新的成效。充分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突出品牌与特色的打造,加大油茶、八角、甘蔗、三七药业等产业精深加工,推进特色产业链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培育煤、金、铁、锰、铅、锌等矿冶加工产业,形成探、采、冶,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形成产业与消费良性互动发展,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体育休闲、餐饮文化等消费,引导消费升级。大力打造民族风情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带动就业扩展和产业发展。充分依托口岸和边境优势,适应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走工贸结合之路,积极培育壮大外贸企业,迅速提升对外进出口规模和水平。

(二)关于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基础要先行。以“建设大通道、促进大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云桂铁路**段等重大工程建设协调服务,研究我省实施边境开放带动战略,认真开展蒙百铁路和**至瑞丽两条沿边铁路以及其他出境、出省公路前期工作,争取立项建设。积极推进**港与云桂铁路的对接以及**港和深水航道建设进度,抓紧打通云南通向东南沿海地区的黄金水道。积极推进公路路网建设,重点抓好高邦至那坡高速路、**至田蓬口岸二级公路建设,争取立项建设县城至火车站一级公路。构建“两纵两横一弧线”公路网络,完善通畅、通达工程的后续工作,逐步实现乡村公路硬化。探索建立科学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提升村组公路通畅能力。到XX年,乡至行政村之间公路硬化达1000公里,修通农村砂石路4057公里。

2、水利条件要改善。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普厅河流域治理,加大重点乡镇防洪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推进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的水利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扎实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和新建,重点抓好新桥水库、平耶水库、光辉水库、平老水库等10座水库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源地保护,抓好水源点建设规划和实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抓好13个乡镇供水水源点建设力度,解决好乡镇饮水困难问题,新建农村五小水利工程4.45万件,解决13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3、电力建设要完善。扎实抓好农村电网建设和工业用电保障,优化布局好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输变电站,切实加强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到“十二五”末期,全县广大农村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解决群众用电难、用电贵问题。

4、信息化进程要推进。加快通讯网络建设、电子信息化建设,围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等电子信息基础,加快3g网络建设进度,大力实施城乡网络一体化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继续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开展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的深入探索和实践,提高群众与外界的网络沟通基础条件和能力,推动农产品销售的网络化、农产品市场电子信息化。

(三)关于城乡统筹发展

1、关于城镇功能区化和布局的问题。按照“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设施为基础、以管理为保障、以文化为灵魂”的城镇发展基本思路,认真谋划**城镇化的推进。一是理清城乡统筹的思路。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
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镇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镇基础设施的益处。二是明确城镇的功能定位。结合城乡产能空间布局,按照“一体、两翼、两圈、多极”的梯级开发思路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县城为“一体”,根据“山水园林城市”、“柔情**、休闲壮乡”的定位,以老城区、头塘、林兰、那平、玉林片区为开发建设重点,到XX年县城规模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以剥隘、田蓬为“两翼”,加快剥隘港区经济、田蓬口岸边境贸易发展。以归朝、板仑为“两圈”,着力推进归朝生物资源加工区和板仑重化工业区、普阳煤化工区建设。以其他乡镇为“多极”,按照“各具特色、同步推进、以财建镇”城镇开发模式,提高城镇开发水平。

2、关于城镇的建设与管理。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抓紧完成小城镇总规修编,特别是要在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为本地农民和外来人员进城镇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快产业发展,坚持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城镇经营新模式、新途径,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创新投融资方式,多方吸纳民间资本,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和头塘片区、林兰片区、那平片区、玉林片区开发进程,加强集镇车站、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以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干部队伍和服务设施“三大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社区自治、服务、管理、维稳和文明传播“五大功能”为核心,着力构建和谐社区、文明城镇。

3、关于乡村规划建设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问题。遵循 “统筹城乡、整体推进、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科学编制”的原则,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适度超前、留有余地、体现特色”的要求,优化村庄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步伐,引导和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和顺利实施,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把小城镇建设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

(四)关于贫困人口加快脱贫

1、山瑶等特困民族的扶持发展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对山瑶扶持发展的批示精神,全力推进山瑶等特困群体和特殊地区脱贫进程。按照“搬家、种树、办教育”的基本思路,坚持“着眼长远、试点先行,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合资源、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公平公正、量力而行,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原则,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居温饱、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民生保障”等六大工程,按“县内跨乡安置、进县城或集镇安置、就近就地扶持发展”三种扶持方式,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从根本上解决山瑶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到XX年,基本实现山瑶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学上、有低保、有医疗、有产业的目标,使其收入接近或基本达到周边地区群众的收入水平。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山瑶等特困群体加快融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高特困群体的人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特困地区的物的市场化程度,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符合县情、突出特色的特困群体扶持发展路子。

2、关于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是着眼于基本扶贫模式下的扶贫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扶贫投入,稳妥实施扶贫易地搬迁,认真抓好产业发展、小额信贷、“兴边富民工程”、对口帮扶和老区建设等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继续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二是着眼于脱贫思路的转变。坚持统筹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尽快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专项扶贫为龙头,以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智力扶贫为支撑,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强贫困人口内在的发展动力和能力,更加注重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着眼于扶持方式的转变。对具备生存发展条件的地区,采取就地整体推进的扶持方式,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解决温饱并奠定坚实的可持续的脱贫致富基础。对基本丧失生存条件、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等就地难以可持续解决温饱的地区,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必要的政策、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就近安置一部分,在城镇安置一部分;
对有一定转移能力的劳动力,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幅度增加转移输出规模,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减少贫困地区人口,增加群众收入。对土地等要素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积极探索推进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的扶贫开发,结合农村土地经营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采取承包、租赁、转包、参股等方式,加大土地集约化经营力度,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是着眼于扶持政策措施的改变。以资源整合、社会参与、发动群众、连片开发为主要方式,以规划为龙头,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地区特困村、特困村贫困户档案,瞄准贫困群体进行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确保最贫困的地方、最贫困的群众优先得到扶持。积极推进特困互助资金试点,探索以产业为支撑的互助资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联结模式。

(五)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资源的节约与管理。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严格落实政府节能采购制度,对节能型、环保型产品给予优先采购,大力推广使用自然能源、新型能源和节能环保型家电产品。建立和完善项目用地控制制度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继续加强对生物质能开发,以木本油料、水源林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增加森林碳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的“两低三高”产业。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各项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等参与投资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物循环利用,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发展,有效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加大废弃物的无害化循环处理,探索建立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推进资源再生利用系统化。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强化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严格降耗减排指(转载请注明来源)标的考核,切实承担起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3、做好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公平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加快解决饮用水不安全、空气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建立以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为主的污染防控体系,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示范村”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水源林基地建设、石漠化治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加强各工矿企业污染的治理和监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地震、地质、火灾、植物病害、重大动物疫情等灾害监测、预报等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全面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

(六)关于民生保障

1、关于就业与收入分配。健全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推进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加大失地农民、退役军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山瑶群众等转移就业扶持,推进再就业援助工作。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劳动力供需双方建立合法、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探索建立符合实际,企业、政府、劳动者多方都愿接受的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区域、行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

2、关于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接轨,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险一体化。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做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完善社会救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中心福利院等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3、关于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按照**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努力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和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力推行食品、药品诚信工程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保证医疗秩序正常。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创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综合服务水平。

4、关于加快文化体育广播等事业的发展。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以“坡芽歌书”为引领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云南省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早日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强全民健身运动,确保民间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加大广播电视基础投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所有村组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

(七)关于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

1、加大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县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和县城区中学扩容项目,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逐步实现集中办学的目标。继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水平,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普及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积极探索和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重视抓好包括山瑶孩子在内的特困民族、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整合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执行绩效工资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大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科技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健全和完善科技普及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普及和推广,着力提高全民科技应用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推广普及投入机制。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应用,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大科技研发,建立符合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研发中心,重点抓好油茶、八角、甘蔗、速生丰产林、核桃以及金泰得三七药物等生物资源产业种植、加工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发明创造。

3、加大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与有关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围绕油茶、甘蔗、核桃、八角、矿电产业发展要求,加大人才培养锻炼力度。健全完善激励和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培育好、使用好县内各类人才,大力引进县外人才,逐步建立层次合理、种类齐全的人才队伍,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八)关于增强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紧紧抓“两强一堡”、“新高地”建设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东大门”意识,强化与东南亚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培育、人才科技、生态环保、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合作与开发。建立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布局专业市场,加快培育物流平台,实施面向农村市场的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乡镇集贸市场改造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项目、资金、技术引进,提高引进的质量。打造旅游服务名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旅游线路、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驮娘江、坡芽村等的开发与保护,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民俗体验、生态康体旅游,构建面向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深化各领域改革。积极稳妥地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发展多种模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规范林权和林业产权交易,改革林木采伐政策,确保产权市场有效运行;
逐步创新农村金融合作模式,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探索建立以资源、土地等形式入股机制,鼓励群众以农村水能资源使用权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取得企业股份,构建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健全投融资体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创办企业,建立农工贸各方利益协调和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利益共同机制。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优化政府职能职责,健全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完善行政执行力考核,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社会事业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改革。

(九)关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1、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全县各族人民热爱**、建设**的社会氛围。始终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紧扣发展主题,围绕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坡芽歌书”为载体,加大“坡芽歌书、文字之芽,坡芽情歌、天籁之音,坡芽文化、壮家文化”等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宣传,推出更多的民族文化精品,全力打造我县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柔情**、休闲壮乡”文化内涵与影响力。

2、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继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的血肉联系。

(十)关于为“十二五”规划编制和执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加强党的领导。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和群众制度,广泛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促使领导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切实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加强行风建设,加大对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资金的管理、发放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好[chazidian.]

2、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县有机地统一起来,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健全党代表常任制、“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公开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大力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3、建立睦邻友好的发展环境。主动加强与广西百色等周边县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及越南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与周边地区的友谊,使**在区域化中谋求更大发展。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打造优势行业、优势环节的区域性中心。完善接边地区矛盾调处和社会治安共建机制,营造和谐环境。

上一页 [1] [2]

本站向你推荐以下相关范文:

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发言

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廉洁从政教育读本

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发言

XX.7党委中心组读书会学习发言

十七届三中全会学习体会-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

【篇2】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

党委中心组研讨会发言材料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围绕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可以见得精准改革是落实新发展理念重要法宝。

一是要干部职工上下齐心,要把改革思想深入人心。改革应以公司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聚焦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要在公司 “一重两翼”精准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那些不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要立即调整、坚决纠正,在改革中形成有利的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转变中实现发展理念革新,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赢得发展新机遇。更要做好职工的宣贯工作,形成向下传导,让职工更好的与公司同一面旗帜、一个号角,这个旗帜树立起来了,心往一处想,这个号角吹响了,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把智慧、力量和行动凝聚到振兴公司发展的事业上来。

二是干部是推进改革的决定因素,要把改做风有敢抓的狠劲。作风建设需要“刮骨疗毒”,实际上,地勘单位在面对行业下滑、环保要求的提高等挑战时,有一些人存在不适应、甚至不适合,消极情绪对待工作。习总书记曾指出:“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
作风不正,则人心散、事业衰。”树立好的政治生态,必须从“人”开始,从干部作风抓起做起。树立崇尚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末尾淘汰的体制,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拔出来,让讲政治、敢担当、谋的准、动的勤、推的快、做的实的干部有舞台。通过改进作风,形成积极的干事生态环境,打造一重精而强,两翼专而活的干部队伍。

三是改革不能止步于思想,创新可以更好的学新。创新应该更好的学新。充分运用好对标管理这个工具,每次到别的企业拜访学习,总能有学习到的地方,提高综合能力,开通中层管理星期天课堂 公司产业方向上的专业培训 从业执照的培训 考证联盟等。比方说环保产业的发展在资质建设方面可以统一组织有意向学习的职工,公司购买一份培训视频,统一学习,通过短时间的坚持。


模板仅供参考

祝您工作顺利!

【篇3】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

( 会议发言稿 )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4197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一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得益于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丧失文化,等于丧失中华民族之根。
  当前,中国面临着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素以文明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华民族,目前却面临着起码的诚信危机,丧失道德理想后的人格成了培育贪腐的温床,人们普遍为道德信仰的沦丧而苦恼。
  而儒家思想强调“礼之用,和为贵”,道家倡导“天人合一”,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作用。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开放精神,会通中西的包容精神,可以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互相交流,提供成功的典范。
  现在,对于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宣传,最大限度地利用传统文化为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国学的基本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是一种人文精神,它的特点是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以及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屈原的浪漫热烈的精神气质。它是一种多元与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它的精神价值与思想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即讲究阴阳和合,对立统一,开放包容,这决定了她能够吸收外来文化,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宣传与普及,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经典文化是国学的主流形态。经典也是历史地变迁着的,过去只有四书五经能称作经典,诸子学说不能称作经,现在则不然。因为国学是一种新的视野与角度。
  当然,国学的教育除了读经之外,还可以采用展示的方法进行,向青少年展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陶冶其性情,提升其道德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二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孕育发展出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存在于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明成果中,存在于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中,存在于民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中。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民族品格,滋养了中国精神,陶冶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上承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出的不甘屈辱、不甘沉沦、不甘落后的发愤图强梦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于中国梦的全过程,构成了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复兴梦。能够把两岸同胞、海内外华人连接在一起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民族文化渗入血脉、薪火相传,文化认同支撑起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中华儿女的民族文化熏陶积淀为不能割舍的爱国情感。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何地,或大陆或海外,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中国梦是一个伟大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情怀,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中华儿女“位卑未敢忘忧国”,渴望国家的强大统一,坚决反抗外国侵略,坚决反对国家分裂。
  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复兴梦。把56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精神的一个富矿,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进程中有着重要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中华历史上儒、道、墨、法等学派,有许多精辟思想仍然在传播,为大众所诵读熟记,发挥着教化作用,是民族的精神营养,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三
  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恢复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开始一样,欲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必须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因为一个中断了历史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仅仅依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而再现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则是认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其共同载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但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层。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高远、丰富、精彩,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这部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即主要由口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等。
  在传统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子弟,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甚至没有名字。但是,他不但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道勤俭持家,还知道孝顺父母,知道精忠报国。为什么?他听说书,他看戏,他过传统节日。他就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建立了深层的道德感,有了一个“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今天能让我们骄傲的本钱;120xx年来对旧传统的“反叛”让我们得以暂时离开家园眺望山那边的风景,有了比较和开阔的视野,也留下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新传统”;30年的改革开放,既为复兴传统文化打下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把传统视为陈旧、落后、“土”的东西迅速抛弃、抹掉的现象。只有把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充分认识,认真总结,才能找到我们自信与自豪的支点,抛弃自卑与自残的思想与行为,在不断的反思中前进,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四
  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协调发展、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体推进的新时代。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明传统的问题,成为当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xx大以来,xxxx对于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生命力和活力源泉,在于既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又不断地推动基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长期历史实践证明,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既来源于人民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
  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与良性互动中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决不能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
  中国近代和当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部努力,汇聚到一点,就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亮丽而坚固的底色。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
  如今,要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须唤起全民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正如xxxx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五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一个梦牵神绕的期盼。何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着力汲取和挖掘的重要思想资源宝库。
  实现中国梦,须历史地、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无论主张全盘复原传统文化的文化保守主义还是倡导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问题皆在于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科学的研究和理性分析。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摆脱那种一切皆好或一切皆坏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不能及时调整对待传统文化的心态,就不能建立起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与机制。
  今天,我们一边要致力于研究、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一边要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不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在人民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相汇通。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篇4】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

  01汉服社“血液失活”的原因

  既然我们宣传“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那么当一个汉族人主动加入汉服社,他的期待绝不会只是做个围观群众,为少数受欢迎的帅哥美女、元老大咖喝彩,他一定也会期待自己能成为汉族服饰文化的主角,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主人。

  汉服和汉服社必须回应这种期待,因为中国有很多传统文化,但只有汉服掀起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门槛很低,不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类的精英文化,绝大多数人只能和老外一样坐在舞台下或屏幕前被动围观,而是让最广泛的民众真正参与其中,这既是现代汉服文化的重要魅力,也是我们复兴汉服的初衷之一,相信也是很多汉服社建立的初衷之一,所以让每一个社员都能成为主角,并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汉服社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在同袍人数喷井式增长之后,这是留住人心的关键环节。

  但眼下,各地多数汉服社仍然继续着千篇一律的走秀、展示、解说、同袍聚会、小众研习等既有活动模式,这种为应对汉服运动早期推广普及需求的活动模式,能照顾到的方面是很有限的,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人数不多的时候,活动效果还可以,人数一旦暴涨,这类活动中的大多数参与者都会被边缘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红红火火,实际上绝大多数同袍都只能默默围观,感觉充实、忙碌、兴奋、难忘、有趣的只有少数核心人物。

  如果一个很喜欢汉服的人恰好不善交际,颜值又很一般,还穷困潦倒,且身无长技,就算每个月都去参加汉服活动,都可能一直被当成空气,时间一长,他一定会感到无聊,感到失望,然后不再抱有这种期待,选择沉默,甚至退出,你办再多礼仪展示、排练再多歌舞,他都没有动力再去关注。

  所以这类活动显然不足以回应我前面所说的从"文化观众"向"文化主角"转变的期待,社团社团,回应不了社员的期待还怎么团在一起呢?这就需要我们稍微更新一下活动模式了,从知识灌输式的程式化活动向有针对性地引导社员对汉服"知而善用"转变。

  02知而善用

  所谓“知”就是知道汉服是什么?

  所谓“用”即明白汉服怎么应用?

  前者只是必要准备,后者才是最终目的,也是让每个穿上汉服的人都能真正成为文化主角的重要途径。

  我们既有的活动模式都在科普什么是汉服的知识性问题上竭尽所能,所以汉服推广的速度能够不断加快,但在如何正确应用汉服的问题上态度非常模糊。

  所以大批新鲜血液涌入汉服运动后,在“用”方面得不到明确的引导,将汉服乱穿一气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导致汉服难以得到家人的认可,难以融入实际民俗生活场景,不得不过度依赖汉服社刻意提供的展示平台。

  前面说了,汉服社的平台是有限的,只能让少数人做主角,大多数人都只能吃瓜围观,要突破这一局限,汉服社应该教会社员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穿汉服,而不是如何在汉服社的汉服活动中穿汉服。

  大多数人在汉服活动里都只是观众,在自己的生活里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主角,哪怕只是去菜市场买个菜,他都是自己的主角,所以汉服社直接告诉他平时买菜的时候可以穿什么汉服,可能比办一百场活动给他展示汉服都更有用。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买菜的时候如果想穿汉服,可以穿什么汉服呢?短打可以么?襦裙可以么?褙子可以么?听起来好像都可以啊!

  但是如果短打是用云锦做的呢?如果襦裙是广袖的呢?如果褙子是长及脚面的呢?它们还适合穿出去买菜么?显然非常怪异了,路人不会觉得你是穿着民族服装出来买菜,只会觉得你是穿着奇装异服出来瞎晃。

  由此可见,按照款式划分的既有汉服体系,对最广泛民众的实际生活应用并没有多少引导价值,这种体系要求穿汉服的人必须熟背每一种款式名称分别对应何种具体形制,然后经过多次错误尝试,渐渐区分每种款式可以用在什么场合,如果想穿对汉服,首先得把自己培训成半个服饰史研究专家,这么一来,汉服的门槛也不亚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了。

  这种体系知识性很强,可以适应汉服运动初期明确区分“什么是汉服”的需要,但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汉服受众扩大到一定规模后对于明确“怎么用汉服”的需要,相比之下,琥璟明提出的另一种汉服体系,更能适应这种新需求。

  03善用汉服新体系

  琥璟明将现代汉服分成四大类:便装、正装、盛装、礼服。

  这四个词非常直观地指引了“用”的方式。不需要知道任何朝代,不需要知道任何款式名称,看到那几个词就能立马知道怎么“用”。

  买菜的时候穿便装,相亲的时候穿正装,订婚的时候穿盛装,结婚的时候穿礼服,每一种衣服都和每个社员的生活密切相关,比介绍哪一种汉服叫直裰、哪一种汉服叫道袍、哪一种汉服叫直身的机械模式更具人情味,也更容易引起普通社员的共鸣。

  至于这四个词分别对应什么样的具体形制,琥璟明的《当代汉服定义及体系框架2.0版》已经解释得比较详细,这里暂不赘述。

  鉴于广大汉服同袍、汉服商家已经习惯使用款式名词区分汉服种类,汉服社在做走秀、展演、展览等活动的时候,可以暂时借助款式名词简单解释什么是便装、正装、盛装和礼服,比如最常见的交领齐腰衫裙:

  汉尚华莲家的苍术,简便,朴素,耐穿,耐洗,可以归为便装;

  重回汉唐家的千枝,因为绣花比较多,裙子做得略复杂一点,不适合从年头穿到年尾,天天拿洗衣机蹂躏它,所以比较偏向于偶尔穿一下的正装;

  天衣坊的夜宴同款如意茶花衫裙,全身都是娇弱华美的真丝,穿一次心疼一次,当之无愧属于难得穿一次的盛装;

  如果上衣做成广袖,那就只会在婚礼、祭礼等重大礼仪场合作为礼服出现了。

  这样可以帮助社员在了解汉服具体形制的同时,更合理地将汉服文化融入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相应场合,真正做到知而善用,恰到好处地向自己的家人、同事、亲戚、朋友展现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汉服之美、民族之美,让汉服的展示平台向自己身边的晚会、家宴、婚礼等触手可及的场景拓展,才有机会摆脱对汉服社小众聚会的依赖,在自身的生活领域里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当每一件汉服有了明确的用处,更适应生活实际的需要,社员的参与感才会更强烈,热情才会更加持久,对于汉服社举办的各种示范活动才会更有动力去关注和学习。

  不过这种"用"仍然是停留在一般的个人层面,对于社团中某些不太一般的个人,比如在某些领域才华特别出众或者特别有野心的社员,社团可以试着引导他们把汉服应用到自己的领域。

【篇5】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

第2.4.2课 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一、教材分析
木框内容承接第一框,主要阐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联系具体事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结合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提高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中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能承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关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学生易于理解,身边事例较多:关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可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关于教育方式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学生更有直接的感受,可以作为教学资源。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体验感触法

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利用网络收集能体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辩证关系的实例;


2.观察身边生活,体验现代信息技木对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的影响。

教师准备
1、利用网络收集能体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辩证关系的实例并制作课件;

2、收集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影响的实例制作课件。

3、收集教育方式变革对文化传承影响的实例并制作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达标:
【来自生活的报吿】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 "君于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本意是指各种学说都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温家宝总理推陈出新,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在2004年10月10日法国文化年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时,就国家关系又提出了 "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见课本44页虚框内容,“如何看待针对我国古代教有思想的两种不同观点”。

思考问题:
(1)分析温家宝总理对"和而不同"思想赋予了什么新的时代内涵?
(2)材料一中对传统文化引用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如何正确继承传统文化? (3)结合两则材料思考,文化传承中,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
―、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板书)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思考两则材料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学生:就上述三个题目进行探究。
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探究的结果,并对"如何正确继承传统文化"、"如何成为自觉的文化 传承者和享用者"问题进行归纳。
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板书)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接收和享有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地继承,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而,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的。

2、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板书)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 精神的新文化。
3、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板书)
在文化传承中.要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样.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过渡语:文化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而,文化传承中既要有所扬弃地继承,更 要不断推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那么,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影响 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呢?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板书)
展示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课件,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课本44页"相关链接" 材料二:
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已历经三代,而这三代文明,都有一个明显的技术标志。第二代和第三代文明的技术标志和推动力则分別是纸和印刷术,它们的发明都来向中国。

纸张发明之后,中国迅速成为文明的中心、技术和文化的主要捐献国。印刷时代的到来, 则给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并迅速普及,它将文化从教会和 贵族手巾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丙为印刷术的催化而人放异彩:
贵族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因为印刷术的催化而大放异彩。
材料三:为了永久保存,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能享有文化遗产,我国已将"数字图 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形态。如 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宜传网页,"故宮文化遗产数字化应有硏究"和"敦煌数字化虚 拟洞窟"计划己启动。
材料四: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亊业也迎来新的春天,得到了繁荣发展。

问题思考:

(1)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说明从殖民地旧中国田到新民主主义中国,我国文化形态的变化及说明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承文化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3依据材料四,说明思想运动是如何影响文化发展的? 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枒出正确的结论。

1、社会制度更替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板书)
学生:学生分组对问题展开探究,探究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汇报探究的情况。

教师:对学生分析进行评价,并归纳以下观点:社会制度发生更替,文化形态也会经历―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歩。

2、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板书)
教师:请学生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自身的感受,畅谈科技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并对分组交流情况进行指导。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针对上述问题二进行归纳,明确科技进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推动了人类衧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人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
3、思想运动会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板书)
学生:根据材料四,思考问题三,并结合课本内容自主学习本木部分内容。
教师:归纳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材料四有力地说明了思想运动对社会变革以及文化发展的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的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过渡语:总之,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对文化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现代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人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另外,除了上述因素对文化传承有重要影响,在文化传承中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其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板书)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出现过短暂的一段国学研究的黄金期,如 1922年北人文科学研究所创办的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创办&学研究院。而80多年后,在 商业文化、网络文化、通俗文化充满我们生活,为我们大肆追捧的时候,最近人民人学将组 建国内高校中的第一个国学院,首期国学班2005年9月就要开班了。

材料二:教材47页漫画"教育方式的沿革":
问题思考:
(1)结合身边生活,就人大最近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国学班,掀起新一轮"国学热",谈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据材料二,说说古今不同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有何不同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展开争论。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行归纳。(1)国学是我们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民族智慧的精华。没有了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根。教育的发展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2)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尤其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九、板书设计
(一)、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而 1、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关系 2、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 3、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丙素 1.社会制度更替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2、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思想运动会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三)、教育在文化中传承中

十、课后反思
本框内容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定要理解透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学生能比较好的掌握本框内容,但在运用实例时,可以再充实一些。比如祖国大陆为台湾打造的巨轮"中华和平"号下水,连战夫人到场,引一句唐诗相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引得很对景,可是上海一家媒体的报道却离了谱,这句唐诗,成了"连战大人自己糟心拟就"的"原创",还堂而皇之地上了大标题。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论上述现象。


【篇6】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

全文共计2503字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全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关键时期,是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全省上下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对于西宁市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新征程上更加努力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王国生书记代表省委所作的报告,是一个紧扣中央要求、符合青海实际、契合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的好报告,是一份宣示政治立场、表明政治态度、彰显政治意志的“宣言书”,是一堂把握省情特征、明确发展战略、指导未来工作的“公开课”。一是充分体现了“尊崇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坚定态度和政治自觉,表达了对总书记的衷心爱戴,展示了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权威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体现了学用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突出强调了“党代会议党”的分内职责和基本定位,把“党领导一切”贯穿全文,引领全省上下把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社会主义的性质、党和人民的意志体现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三是深刻阐释了“四个转变”的省情洞察和青海方略,以“四个扎扎实实”为根为纲为魂,体现了对“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创造性落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的重要判断,体现了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战略性研判;抓住影响青海繁荣发展、长治久安的突出因素和关键问题,体现了对青海省情和比较优势的科学性把握。四是全面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价值立场和为民情怀,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等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充分体现了省委和国生书记对全省各族群众的朴素情感和赤子之心。五是明确提出了“勤学实干”的鲜明导向和作风要求,倡导了勤于学习、崇尚实干的优良作风和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振奋、凝聚了精气神。

1
全文共计2503字

国生书记在参加西宁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是对我们学习领会省委报告的专题辅导,是对我们巩固提升工作成果的全面动员,是对我们运用科学思想方法的现场教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报告和国生书记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像国生书记和省委那样去思考、认识问题,提高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政治站位、视野眼光和实际成效,一门心思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一个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幸福西宁。一要深刻理解“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深刻内涵,清醒认知自身存量较小但分量不小、地理较偏但区位不偏、基础较弱但优势不弱等条件,不一味追求传统发展要素的由小变大,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抓住生态优先、发展率先两个关键,把握绿色发展由静态保护向动态保护升级的趋势,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强化和保持生态定力,积极推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加快实施“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等建设行动,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在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二要深刻理解“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的深刻内涵,高度重视影响发展的政治、社会等因素,积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持续改善民生,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强化“西宁稳则全省安”的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要深刻理解“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的深刻内涵,更加主动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搭上国家发展快车,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势能、带动效应,加快从首位度高向影响大、辐射远、带动强转变。四要深刻理解“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的深刻内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打好“生态牌”,念好“草木经”,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幸福的有机统一。


省纪委工作报告,与省委报告一脉相承,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剖
2
全文共计2503字
析问题深入透彻、指向精准,提炼体会理实交融、深入深刻,工作建议切中要害、务实管用。报告讲的是纪检监察工作,彰显的是省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念,反映的是省委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体现的是省委立足新起点、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智慧。一是充分体现了“忠”的政治品格,通篇贯穿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思践悟。二是全面彰显了“高”的政治站位,通篇贯穿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三是突出强调了“严”的政治要求,通篇贯穿了落实“六个从严”的思路措施。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省纪委工作报告精神,高标准续写全面从严治党的西宁篇章。一要把加强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让党员、干部、党组织践行好忠诚干净担当的使命责任,努力实现信仰力量与道德力量的支撑叠加。二要把强化纪律约束作为治本之策,不仅要管“反腐败”,还要治“不忠诚”“不老实”,让党纪党规在西宁具有铁的质地、钢的硬度,努力实现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良性互动。三要把改善传导效应作为攻坚重点,让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和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见效,努力实现干净做人与干净做事的有机统一。四要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创新党内文化建设的载体和路径,让党员干部震撼一阵子、铭记一辈子,努力实现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刚柔并济。

全市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学习领会,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营造浓厚氛围,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推动省党代会精神在西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好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的排头兵。


3

推荐访问:传承 省委 中心组 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六篇】 省委中心组文化传承发言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