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六篇】

时间:2023-08-11 14:08: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六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六篇】

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6篇

【篇1】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研究
作者:赵科宁
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7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课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学生认知体系的有效转换,这个转换过程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把握力、建构力和适应力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39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增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者的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包括的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再到学生认知体系三个重要环节的分析研究,探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实现路径。

        1 把握力

        所谓把握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中实现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作为教师教学备课的第一个环节,能否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顺利有效转换,是对教师是否把握教材和教学之间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考验。具有把握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所要求的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关系,也即具备一定的把握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把握力,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教材体系的统一性真正把握好,授课教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性质、目的、要求、内容及意义有着明确清晰的认识,对教材体系要把握其要义,掌握其精神,在把握教材基础上,在教学体系中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具体授课方式,都能将课程大纲有效的贯彻施行,保证课程性质不改变,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功能,做到授课即使形散但不神散。二是授课教师要恰如其分的发挥主体性功能。从教材统一性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专业特长和自己专长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授课方式,争取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中掌握好统一性和主体性的辩证关系。

【篇2】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计划

班级:……

地点:
……

主持人:……

参加人数:……

目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班会计划:

(开场)主持人:国际国内的形式时刻变使大化,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优秀人才却流失到国外,大学生毕业后想的不再是投身祖国建设,而是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现状,所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借这次的班会学习,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首先允许我介绍此次到来的领导和老师:

……

活动过程

(一)提出议题

1.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包括就业形势、考研、考公务员及相关问题的阐释;

  2.分析总结学生对我国国内社会形势、国际热点、敏感问题的看法,以及教导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抱有的态度和思想境界;

3.征集学生对我国涉日、涉美、周边安全形势等外交形势的看法并作出相关点评,在增强学生思想境界的同时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

  4.调查学生对大学生就业、食堂伙食、宿舍管理得看法以及诉求和主要愿望,关心同学的日常生活,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作出努力。

(二) 学生阐述观点

  对于议题,学生积极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力配合参与本次主题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1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看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请你分析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

  1、珍惜生命,每一条小鱼都是一个生命,每一条小鱼都会在乎自己的生命。

  2、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不能做到全部,尽自己的所能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3、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主持人引导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首先向同学们解释什么样的思想是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针对“主流”,提出,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个词“非主流”,然后讨论非主流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主: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  非主流指年轻人打扮穿着方面到了难以被大众接受地步,故用非主流称呼。也就是说人们随着生活发展,追求的物质也因此改变了观念。人们对吃喝穿着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后,从此便对自己进行了物质上的战争,身体上的物质需求不断的在增加。从实际方面讲这个变化我们叫做发展,因为这种不断在变化,所以我们就必须要用一个名词代替,因此才说成非主流。当一个自诩为非主流卫道者去模仿其它非主流时候,他就不再非主流了,他不再个性了,他只是众多非主流的复制版本,非主流也是现在青年用来表达内心的孤独的一种手段

二、

要发挥党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学生党员的发展,提出团学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浅谈自己的收获。

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较好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现状,较为全面地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以及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新的形势和教育对象变化的新特点为高校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政治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不仅仅是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更重要的是思考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篇3】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思政教育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作为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思政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思政教育;爱国主义;重要性;方式方法。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政工作,200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思政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完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学校教学中实施德育、不放松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是学校的育人目标,更是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工作的中心。胡锦涛主席也曾指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就深刻的阐述了思政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
  
  一、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爱国主义是强大的凝聚力,她使得56个民族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56个民族同仇敌忾,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是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为建设祖国贡献全部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的进入,年轻人包括大学生群体也可能会出现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个人利益的不良思想。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迫切的任务。21世纪的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健康、向上。但在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江泽民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情况》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我们高职院校,很多学生认为前途渺茫,比不上本科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毅力,他们认为,毕业之后找不到好工作,充其量也只是个高级技工,因此许多学生比吃、比穿,不好好学习,荒废了学业。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更要弘扬爱国主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还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21世纪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会作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一、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向同学们多讲解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学习爱国者的先进事迹,组织学生看专题片,如《恰同学少年》、《钱学深的爱国故事》等,还可向同学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课外读物,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牢固的爱国思想 ,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日,让学生深入城市、乡村、工厂搞一些调查研究,写一写调查报告,讲一讲自己家乡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喜人变化。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怎么学习"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高品位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 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讲演、摄影展、歌咏比赛、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电视、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
  
  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组织学生参观美丽的红海滩、辽阔的苇厂,壮观的辽河碑林,辽河油田矿区,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参观辽沈战役纪念观、田庄台甲午战争遗址,使他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他们为建设美好的家乡,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发奋图强努力学习。
  

总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让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篇4】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黔西六中常规班会教案

主题名称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目的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名族的希望,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培养行为习惯,确保中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更多了解、更深刻地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时 间

地 点

班 级

人 数

指导教师

主持人

活动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摘自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新课探讨:你所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社会和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现今社会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 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任务,要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首先必须做到思想政治素质合格。多年以来,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近年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为全面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面对这些改革,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以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理想目标,只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保证学生的思想稳定、健康成长。所以,重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3.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因此,当代中学生要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讲求全面发展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思想道德素质

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吃苦奉献精神的毕业生成了首选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的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等方面。

(1) 较高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立场、观念方面的远见和洞察力,还表现为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敏锐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预测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

(2) 事业心和责任感。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强调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希望并要求毕业生把选择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入的事业,要与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惟有敬业的大学生才能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才能开发蕴藏在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性,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这是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曲折和坎坷,这就需要毕业生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干才,能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识的今天,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 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贮备。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愈来愈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不仅要具备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业者的知识程度高、内容新、实用性强。

(2) 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要做到围绕自己选择的就业目标,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组合、恰当调配、形成知识系统。

(3) 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4) 要有创新能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当前,在社会就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味地指望找到一个理想的就业位置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有不少大学已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科技创业。

3.身体、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人们普遍认为德、才、学、识、体是人才的内在因素,而体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同时,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不协调等,无不冲击青年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也不利于就业求职。因而大学生必须加强心性修养,提高心理素质,要能正确评价自我,胸襟开阔、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要正确对待挫折,克服期望值过高的心理,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要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心理调适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高素质人才必然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这里所说的专业基础是全面的,全面的专业基础应是指融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于一体的广博的学科基础知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透彻地研究高深学问,这本身就是一种素质。精神是素质的内在本质。大学生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必须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规范,没有政治和道德的专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会和人所处的群体不能容许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形成科学的的基础,坚定的政治目标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素质高必能力强,在一定意义上讲,能力是衡量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人的才能与从事的活动的关系表现在,如果人的才能与活动要求相符,并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事某种活动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反之,才疏学浅、能力较差的人,做事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吸收,但决不是知识的堆砌,而在于知识的运用。

4.全面的文化素质

全面的文化素质,要求大学生具有人文修养,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还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素养,了解现代着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对待国外的先进文化,要兼收并蓄,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要求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自己思想理论学习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改造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从而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

四、知识拓展:

说一说:关于爱国名言

1.凡是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都不会爱。(拜伦)

2.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林肯)

3.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拿破仑)

4.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5、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教师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当代中学生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
同时,意识到“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培塑的,思想品德代表人的素质,能够反映人的生活本领;
意识到一个完善的人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把它付诸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列宁曾经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中学生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科技、金融、法律,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知识,丰富头脑,拓宽视野,开启心扉,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这有助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活动总结:

【篇5】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赵增全;;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质的变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挑战。但无论世事怎样变迁,爱国主义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与时俱进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总页数】2页(P.31-32)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赵增全;;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马列部;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激励——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从激励理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J], 马春来

2."三主义"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J], 冯涛

3.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J], 霍功

4.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J], 胡志萍

5.爱国主义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J], 刘彦玲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6】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

激励——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作者:马春来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02期

        【摘 要】 激励主要是从人的精神需要等方面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激励方式包括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道德激励和奖惩激励等。在实践中,激励教育要求教育者应具有真诚性、持续性、敏感性,认识激励时机具有隐蔽性、短暂性、时效性的特点,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激励;
思想政治教育;
方式;
注意问题

        

        运用激励一词源自英语(motivation),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通常指激励主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在教育实践中科学的运用激励及其理论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激励及其理论,做好新时期复杂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一、激励的相关理论

        激励作为管理学及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关于其的理论众多。按照研究层面的不同,激励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容型激励理论与过程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其代表主要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动机的产生以及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其代表主要有弗詹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以及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二、激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方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大学生现实思想及其形成、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合理地运用激励法,我们就必须得了解,有哪些激励法可以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指的是奖学金、奖品等等,而精神激励则更多的是关注大学生渴望被肯定、被赞扬的内心,相比物质激励,其作用和效果更明显,而且实施也较容易,因此,精神激励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激励手段。精神激励法又可以分为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道德激励和奖惩激励。这些激励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推荐访问:新思想 政治 三力 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六篇】 新思想主题教育政治三力